一、七律·步韵 [明]吕高 《望海楼》
几欲销魂望海天,心如飞絮系游仙。
幽情登上风云阁,闲步亲临浪月悬。
近水惊涛舟放荡,远山着彩岸无边。
羞于明汉书清墨,愧对唐诗句杳然。
二、七律·步韵[明·邑人]刘应兆《登望海楼》
踏遍千程风雨游,今来一望海光浮。
青山竞入云怀抱,碧水悄流月梦柔。
旭日一轮仙境照,烟霞满渡水舟头。
吾身胜似空中鹤,君意犹如趣未休。
三、七律·步韵 [明·邑人]任文献 《登望海楼》
身临海岸杖兴征,风雨楼头傍马陵。
几树新红春蕴画,一竿翠绿碧波腾。
飞云过壁虹天彩,流水穿山蜃市凝。
舟起扬帆巡远去,还乡告老几回登。
四、七律·步韵 [明·邑人]张景华《登望海楼》
画意难描地势幽,诗情不禁写春秋。
沐阳浴月涤心曲,望海登楼碧水流。
云捧金乌飞锦地,风衔银浪荡无休。
三春入梦桃花雨,四季如歌涯岸由。
五、七律·步韵[明·邑人]张景华《登望海楼》
乘春三十风流路,胜地离郯望海遥。
芳草青云连碧影,红花绿叶水天娆。
看穿世界归山隐,洞见炎凉抱醉宵。
问是春风何放浪,客游四海荡渔樵。
六、七律·步韵[清·邑人]王恒《海楼云影》
风吹海峭壁成楼,日上云天平峭头。
碧水风流波浪远,青山落彩色清悠。
夕阳西下千帆尽,明月东升万里浮。
笑看海潮长变幻,夜观落鹤在瀛洲。
七、七律·步韵[清]鲁贞吉《登望海楼》
我与青山望梦收,风和远岸目登楼。
小船撩得瑶裙起,大浪推波戏九州。
峭壁清辉知日月,天涯海水晓春秋。
观斯美景心难定,阅我疮痍意上浮。
八、七律·步韵[清·邑人]冯可参《题望海楼》
雨在云端日令晴,情藏心上看山横。
风吹海市浑无迹,月到蜃楼虚有名。
海浪掀开千里梦,清凉送入万家荣。
今生登此神仙地,望景观天水韵生。
七律郯城古人《登望楼》八首
望海楼
[明]吕高
独上高楼望海天,烟波何处接神仙。
桑山吞吐云霞结,蜃阁虚无日月悬。
白雉不传洲岛贡,浮槎欲上斗牛边。
皇秦武帝俱黄土,元圃丹邱梦杳然。
登望海楼
[明·邑人]刘应兆
三十年来此一游,海天东望水光浮。
苓边鸟语关人意,洞外花香破我愁。
细细泉声流涧曲,翩翩云彩度山头。
群英共约寻春草,登尽石盘兴未休。
登望海楼
[明·邑人]任文献
兴来何处杖鸠藤,春思飘飘傍马陵。
苍羽夹临青障合,沭沂飞绕碧波腾。
樱花竞逐风烟醉,蜃气遥连海市凝。
东望危楼高百丈,未知鲁叟几回登。
登望海楼
[明·邑人]张景华
望海由吾地势幽,于今谁识几春秋。
沉沉洞向云中锁,点点水湛石上流。
物老时够风景在,歌阑酒罢梦魂休。
春光万里乾坤净,不欲栖迟效许由。
登望海楼
[明·邑人]张景华
胜地离郯三十里,乘春策杖一逍遥。
西近沭河流水净,东连山谷暮云娆。
由吾洞口依僧寺,望海楼头接紫霄。
亲友共谈今古事,黄昏归路问渔樵。
海楼云影
[清·邑人]王恒
山峰峭壁壁成楼,楼势穿云最上头。
人去海天波渺渺,山衔云影日悠悠。
烟明九点乾坤静,翠挹三山晓夜浮。
似为餐霞凌绝顶,乘风疑是在瀛洲。
登望海楼
[清]鲁贞吉
杯勺沧溟望里收,百年觞咏几登楼。
尊前忽见来三岛,此外犹闻更九州。
断岸雨晴天倒影,海门风急气成秋。
摇摇坤轴浑难定,曾否金鳌背上浮。
题望海楼
[清·邑人]冯可参
秋色东来晓雾晴,巍巍孤峭野岚横。
蜃楼望去浑无迹,海市看来浪有名。
远岫入云千里碧,长河流水数湾清。
传闻尼父曾登此,抚景徒增吊古情。
(此诗晴清情qlng重韵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