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菩提树下一放翁
一、七律·步韵[明]李骥《题孝妇冢》
云随我步道东傍,风逐林间天地光。
叶落清秋枝渐瘦,花开盛世腹愁肠。
斟空岁月流金冢,饮尽沧桑苦孝阳。
又读汉卿文汉剧,窦娥冤里说冤详。
二、七律·步韵[明·邑人]张世则《孝妇冢》
满天红掩月藏邱,一地花飞孝冢秋。
心似闲云何处去,爱如幻梦几时留。
官权意薄刀流白,臣妾情深鬼怕忧。
几曲沧桑吟古调,三声汉剧赏新愁。
三、七律·步韵[明]任文献《孝妇冢》
晓风残月映城东,寒夜青衣忆旧封。
情动才将言爱句,心酸难把意怜通。
秋云过冢柳三变,孝菊黄前雁一风。
往事如烟人不再,流年似水说平公。
四、七律·步韵[清·知县]张三俊《孝妇冢》
娇花悲艳艳花留,冷月痛残残月愁。
腐败不诹情理论,洁廉才辨是非由。
可怜碑冢埋清骨,怎惜冤妇葬夜秋。
孝女痴娥恩怨地,苦魂惨魄落风流。
五、七律·步韵[清·县令]周履端《东海孝妇冢》
大暑高温雪落城,人间自有论公平。
何知惨死留身白,谁笑捐躯为殉名。
血染春秋纯洁地,痛悲冬夏汉都京。
孝妇土冢随风去,坟上明分一道清。
六、七律·步韵[清]黄昌慈《东海孝妇冢》
旧有今没柏女萝,少滨无海失嵯峨。
通天国道东溜去,就地草丛北见何?
孝冢吟风吹恨地,窦娥冤剧让情讹。
伤怀血痛谁人问,关汉卿书奏楚歌。
(孝妇冢位于郯东外环东则。孝妇冢中间有一条小路永不长草。传说是孝妇与婆婆合藏之墓,故不长草。关汉卿《窦娥冤》就此而作)
一、 题孝妇冢
[明]李骥
峨峨荒冢古城傍,孝妇名垂日月光。
沧海不流千古恨,贞魂应断九州肠。
万株冢木藏秋雨,寂寞闲花冥夕阳。
世上颓波凭尔艳,逄人犹自说端详。
二、 孝妇冢
[明·邑人]张世则
郭外孤岑孝妇邱,凄凄宿莽几经秋。
芳标不逐年华换,往迹犹随史牒留。
曾动高天干早魃,空令良吏识烦忧。
汉家对薄真何事,岂独韩杨赵盖愁。
三、孝妇冢
[明]任文献
巍巍孤冢出城东,孝妇千年有此封。
官府每因谗口误,皇天终是血诚通。
寒烟岁换清明节,老树空揺花信风。
华表摧碑剥落尽,行人还解说于公。
四、孝妇冢
[清·知县]张三俊
未亡人为奉姑留,始殒含冤草木愁。
治事不诹情理混,当官岂辨是非由。
南郊荒垄云烟暮,东海寒涛夜雨秋。
千古幽魂犹似旱,年年瞻扫孝名流。
五、东海孝妇冢
[清·县令]周履端
五月飞雪狱竞成,至今余恨尚难平。
须知忍死缘将母,如此捐躯异殉名。
三字爰书宋南渡,一篇酷吏汉西京。
我来听讼期无忝,默与贞魂矢洁清。
六、东海孝妇墓
[清]黄昌慈
若有人兮带女萝,海滨孤冢见嵯峨。
重泉得傍慈姑否,独断其如酷吏何?
优孟衣冠差补恨,西京氏族未全讹。
信疑忠谤知无限,肠断灵风奏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