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43
注册时间2014-7-10
威望767
金钱4561
贡献3368
金牌会员
 
威望- 767 点
贡献- 3368 次
金钱- 4561 枚
|
本帖最后由 断桥听兰 于 2015-1-4 21:47 编辑
雪啊,是一名白衣翩翩的名士,乘月来去,净化红尘。
梅啊,是一位落落出尘的仙子,花开汉宋,才迈春秋。
冬夜,月华绽放,唯我归来。
梅,立于枝;我,静于雪。
梅我相望,恍如昨日。
若是三国之吴吧,一处江南,一居长安,一枝梅,一世春。
若是南朝之宋吧,含章殿下,梅花为额。
若是唐之开元吧,诗人,踏雪,寻梅。
若是宋之孤山吧,林逋,暗香浮动,疏影横斜,鹤为子,梅为妻。
若是琴之声吧,花之最清,声之最清,悠悠三弄。
若有一支彩笔,诗人必须开出一枝春色。
因了这梅花诗,中国文化的历史便在罗浮山的梦里出不来了,更与诗人不分彼此了。
若有一支彩笔,我们也来写诗吧。
《红楼梦》里那一盏梅花雪茶清暖在心头,放翁先生的书案放在我们面前,前代诗人仙人一般开在枝头,化成一朵朵的梅花,等着我们站在他们面前,书写新的诗句。
我们提起笔来,却往往欲语还休。那么多的历代名作珠玉在前,往往令我们望而却步。
可是,我们必须要写啊,我们可不能等梅花落尽,再觅寻春之泥香啊。
写吧。
五律 探梅
昨宵云隔月,昏目看难明。
今夜光如雪,寒篱亦动情。
淡香方半有,瘦骨已全清。
相问罗浮事,能呼翠羽名。
——这是一首新写就的诗。写她的诗人唤作:自在渔樵。从诗中看,他俨然一名“瘦骨全清”隐者。
怎么评论这首诗呢?
我觉得还是我们中华诗人的龚素文首席版主的评语最为雅切:“设景造情都别具一格,诗有逸趣!”
此诗首两联对照起笔,相映成趣,情思境思浑然一体。
接下来,诗人不用成语中的“暗”字,而是改用“淡”字,别具诗思,才调清逸;对句接一“瘦”字而风骨全出。古往今来,含有“瘦”字的名诗佳句不少,瘦诗人也不少,但“瘦”字用在这里更透出梅花的高洁,梅花的独立于世。
末联自虚中出,飞白一片,引出翠羽一只,亦真亦幻,非同凡响。
纵观全篇,一字一句,清之愈清。
在此梅花之夜品读梅花之诗,怀念梅花往事,真有晋人“清风朗月,辄思玄度"之慨。
知我之梅开朗夜,元来明月是前生。
刘兰生
草於甲午之冬(公元2014年12月31日梅花之夜)
谨以此篇恭祝各位诗长新年风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