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1|回复: 12

一首诗把日本朋友写死了,成千古名诗

[复制链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6-10 10: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白为日本朋友送行后,写了一首诗把日本朋友写死了,成千古名诗

小小文化先行昨天18:02






李白为日本朋友送行后,写了一首诗把日本朋友写死了,成千古名诗
中国和日本早在两千年以前就开始有了来往,尤其是繁荣昌盛的唐朝时期,日本可以说非常敬畏唐朝,所以当时日本派了大量的使者和留学生来唐朝学习,唐朝这边也会有人过去日本传播和交流文化,而唐朝最盛行的当然是诗,所以至今的日本历史教材中对中国的唐朝很推崇,语文课本也出现了唐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说到唐诗不得不提及李白杜甫王维等等,当年日本派来学习的阿倍仲麻吕来到唐朝的长安学习,因为在这批人里面他年纪小,还不到20岁,又聪明,很受唐玄宗的重视,没多久他就改了一个中国名字晁衡,后来在学习中结识了李白王维等当时有名的文人骚客,因为学习能力快悟性高一举考中进士,唐玄宗认为他年轻有为命他担任秘书监一职,晁衡便打算从此留在中国,闲来无事的时候总是找李白王维等人喝上一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宝十二年的时候日本又送来一批人来学习,晁衡带着这群人介绍了几天中国文化后想着和使者一块回一趟日本,征得唐玄宗同意后他收拾行李准备启程,李白和王维听说好朋友要回日本都赶过来送行,送他走后王维写了一首《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里面可以看出他们的交情非常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晁衡的船队到了海上遇到了严重风暴,古代的通信不发达,尤其在海上没法准确的传达信息,结果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都说晁衡在海上遇难了,李白一听非常伤心难过,写了一首悼亡诗《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首诗在悼亡诗中非常有名,尤其是后面两句成为千古名句,“明月不归”是李白将晁衡比喻为明月珠,有着皎洁高尚的品德,可惜沉入到大海里了不再回来,“白云愁色”是说晁衡的离开让天上的白云都愁容满面,这两句给人的感觉美轮美奂的同时带了一丝凄凉。因为一个谣言让李白写出了千古绝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后来晁衡一行人回到了长安,原来事情根本不是谣言中说的那样,晁衡一行的船只有很多,大概到了越南一片的时候遇到海盗,有些船只被劫,而晁衡侥幸存活了下来,为了保险起见只得返回长安。西安后来和晁衡的故乡成为友好城市,因此西安慰晁衡修建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李白的《哭晁卿衡》。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绝对!上联:凹凸不平山旮旯,下联经典到爆!
就闺聊历史 2019-06-07 16:04


首先说一下这幅对联:上联:凹凸不平山旮旯;下联:口口圪丁土窟窿。



说明:口口分别代表“小”去右点、“小”去左撇二字。读音为bi,bo,义为狭小。此二字见于苏东坡的一个传说。据说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一次准备过河回家,可到了渡口却找不到渡船。正在此时,恰好遇到一只小船来到渡口也准备过河。船上坐着三位年轻书生,正在吟诗联句。



于是苏东坡便向他们借渡。三位年轻人一见苏东坡衣着破旧,样子邋遢,便一口回绝。苏东坡见他们正在吟诗,于是便说:“如果我也吟一首诗,你们能不能把我捎过去?”青年人看了看苏东坡,不屑地说:“如果你能吟一首诗,那就把你捎过河去!”苏东坡笑了笑说:“我不识字,只会吟,不会写。我吟你们写怎么样?”年轻说:“没问题!你还能说出什么难字?你说吧,保证都给你写下来!”



于是苏东坡吟道:口口(“小”去右点、“小”去左撇)一小舟,口口(“門”去右边、“門”去左边)朝前走。乒乓一声响,哼哈向扬州。三位年轻人一听都傻了眼。谁也无法把这道诗写下来。这时看热闹的人中忽然有人说,他是苏轼。三位青年一听,赶紧红着脸上岸把苏东坡热情地扶到船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0: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凤凰网读书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一首诗,我觉得这首诗最了不起的是从头到尾好像什么都没有讲。我们只能确定他好像是与一个朋友在一起,他们两个要分别了,这个朋友大概很舍不得,就问你什么时候回来,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的确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这么会用典故的人,在讲生命里面最深的经验时,如此白话化。他有自己独特的句法形式在里面。

    “君问归期未有期”,又是一种两难。能告诉人家一个回来的时间也好,可是真的没有。生命好像就是流浪,所以也不知道此去一别什么时候会再见面。在这样的状况下,最后只好把话岔开了,顾左右而言他,说你看我们在四川,外面在下雨,刚好是秋天,水池中的水一定越来越涨高了,“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很像一个电影镜头忽然转开。对方一直说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问到有一点难过,有一点感伤,忽然把镜头转开去拍一直下的雨,慢慢涨起来的水池。好像在讲自然里面的风景,其实又是讲心里面弥漫的一种情感。有没有感觉到有一点盛满了心事的水池,好像都要满出来了。两个人告别的愁绪,或者离情,越来越满出来了。我觉得一个诗人的厉害,在于他又是客观,又是主观,第一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第二句他转开了,顾左右而言其他。顾左右而言其他的时候是心事讲得最好的时候。

    “何当共剪西窗烛”,又开始直接描述,这个朋友总是不死心,又在问你不告诉我回来的日子,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在一起点蜡烛呢?以前的人点蜡烛,蜡烛燃烧到某个时候,要把烛心剪一下,它才会更亮。“却话巴山夜雨时”,又绕回来了,就像现在巴山下着雨的夜晚,两个人在一起聊天。李商隐的句子总是在绕来绕去,因为他不是直接把答案讲出来,而是在缠绵当中,呈现生命舍得又舍不得的两难状态。

    这里面有一种独特的趣味,如果不是我这种性格的人,说不定很不喜欢李商隐。我自己很喜欢李商隐,常常想大概有人会很不喜欢李商隐。有些人喜欢什么,就直接干干脆脆地讲出来,可是李商隐总是在那边绕。因为这个绕,你会感觉到一种深情。任何一种深情到了最后,都是缠绕的状态,在知道与不知道之间,在了解与懵懂之间的非常暧昧的状态。李商隐诗中的光线常常不是明或者暗,而是灰,一种迷离状态。这当然可以看到李商隐作为一个诗人很特殊的生命风格,他个性上有些纠缠不清。我相信他的爱情大概也是如此,所以才写了这么多的无题诗,连题目他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起,连对象都不愿意写清楚。

   

    这首诗也曾经被选进《唐诗三百首》,是大家也比较熟的一首诗。我记得小时候背这首诗,每次都觉得这首诗什么都没有讲,大了以后,有时候会觉得某一种经验,好像讲得最好的也不过就是这四个句子而已。因为在那种时刻,你觉得什么都不能讲,什么都不适宜讲。我想文学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是一种状态的再现,不一定非要把事情讲清楚,讲得太清楚就是论文了。大概论文写得好,通常都没有办法去写诗,我最怕读研究李商隐的论文,每次越看越害怕,里面分析出那么多的影射,让人觉得这个李商隐怎么这么多心机。我觉得李商隐是最没有心机的人,他听到巴山夜雨,就写巴山夜雨。

    我再给大家一个建议吧,要注解李商隐,第一个看王尔德,第二个去看克日什托夫·基希洛夫斯基导演的《十诫》。克日什托夫·基希洛夫斯基在他的传记中说一个导演在电影中,一个人拿起打火机点火就是点火,如果火没有亮就是打火机坏了,就是这么简单。他说不要去找影射。很多人看基希洛夫斯基的电影就想这一段象征着什么,那一段象征着什么。其实更高明的象征是呈现自己原有的状态。我读这一段时觉得非常有趣。他们的作品把叙事空间剪掉,就抽出一个非常独立的画面,画面本身可以投射太多的东西,每个人投射进去,都觉得自己讲对了,可是也可能都讲错了,因为对的只有一个,就是画面本身。

    这首诗,甚至也可以说根本不需要注解,就是你读的四个句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会有不懂的吗?没有一个字会不懂,可是我们总觉得不应该这么简单,里面一定有影射,就不停去找,反而迷失了,没办法在诗里真正感觉到音韵的漂亮,重复的“巴山”的音节关系,“君问归期未有期”中两个“期”的对仗关系,在这些猜测中被忽略了。

    事实上,所有这些重复,使得诗里面环绕的力量得到增强,变成一个非常精彩的小品。大家都会觉得好像到了晚唐,没有办法写出盛唐时代李杜那种长诗,东西都好精简,像晶莹的珠子一样,好像所有复杂的东西都被收在小小的珠子当中,晚唐诗人透过这个珠子反映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带领我们去看外面的世界。我想这个经验是比较不同的。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里面的经验也非常类似。这是李商隐有比较清楚主题的一首诗,里面写到嫦娥。嫦娥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神话人物,传说嫦娥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希望能够长久保有她的美貌与青春,所以偷吃了长生不老的药,飞到了月宫,然后世世代代住在月宫当中。李商隐把这个故事颠覆了,他写“嫦娥应悔偷灵药”,她大概很后悔吧。为什么会后悔?因为偷了灵药以后,“碧海青天夜夜心”,一生一世都在月宫里面,冷得不得了,一个人很孤独,又凄凉又寂寞。

    我很喜欢这首诗的开头,“云母屏风烛影深”,“云母”是一种石头,发出的光泽有一点像贝壳里面的光,唐朝人用它来做屏风。李商隐看到云母的屏风映照出烛光。在视觉上这是个非常漂亮的画面。我们在读《石壕吏》的时候,会发现杜甫并没有特别漂亮的句子,可是李商隐的句子本身很漂亮,他用一个“深”字去形容屏风所照出来的烛光,有一点像镜子投射出来的冷光,因为烛光是火光,经过云母这种冷灰色调的石头反射以后,变成非常深邃的光。李商隐还写过“沧海月明珠有泪”,他总是在经营光线,是一种视觉上很迷离的经验与记忆。

    “长河渐落晓星沉”,好像一整个夜晚都在点着蜡烛聊天,户外的银河慢慢西斜了,“晓星沉”,早上的星星也都快要消失了,这是在讲时间。看到第三句才恍然大悟,原来诗人不是讲自己,而是讲嫦娥。嫦娥在月宫里每个晚上都在经历浩大宇宙当中的荒凉。李商隐借着嫦娥,在讲自己生命的荒凉本质。

   

    生命到最后是一个荒凉的状态,不管你是不是长生不老,怎么去偷取灵药,不管是不是升到天上去,荒凉是本质。这很像存在主义的理念。存在主义哲学认为生命的存在本质上是虚无的,所谓不虚无的部分都是我们的假设,我们觉得生命有意义是我们假设的,对萨特、加缪他们来讲,生命在死亡之后什么都没有,就是虚空。我们借着各种宗教、哲学的方法来讨论生命的意义都是在假设,科学到现在都没有给出证明。这个假设一旦拿掉,荒凉本质就会出来。

    我想李商隐是非常前卫的,我说前卫是因为他比较不从儒家的角度出发,甚至也不完全是从老庄的角度出发。如果从儒家的角度来讲,长生是好的,因为儒家肯定生;如果从老庄的角度讲,嫦娥是好的,她已经成仙,因为老庄希望成仙。

    李商隐把这两个东西都否定了,他觉得成不成仙最后都是荒凉。传统文化从来不敢碰这种问题,没有人讲过“嫦娥应悔偷灵药”。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李商隐看来生命的热情可以完成就好了,“碧海青天夜夜心”对他来讲不是意义,重要的是说生命在激情的刹那是否自我完成。所以他歌颂的是“春蚕到死”或者“蜡炬成灰”。我们会发现他与儒道两家都不合,与佛也不合。他没有真正要完全解脱,他就是眷恋人世。这非常像十九世纪末波特莱尔这类象征派的颓废诗人,有世纪末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19-6-14 12: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07

帖子

10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8
贡献
303
金钱
364
发表于 2019-6-14 12: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19-6-14 12:00
北兄转帖比例偏多了些,期待北兄更多的一己诗文或诗见跟帖,荷荷~

天下文章大家抄,现在有网络,也就天下文章大家转,理论版转的文章连篇累牍还少吗?你不就是嫌有人只转不写,可能还有疑问能写不能写,刚说过要尊重别人,你自己也该带头,总不能自己点盐,教人种菜吧。

点评

扯不清的人啊,实在无趣得很,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4 15:28
http://www.hksc888.com/static/image/smiley/comcom/27.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19-6-14 15: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07

帖子

10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8
贡献
303
金钱
364
发表于 2019-6-14 15: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19-6-14 15:28
扯不清的人啊,实在无趣得很,呵呵~

哈哈,谁说无趣,陪你聊聊,也蛮好的。

点评

偶而侃侃,是可以。你这一大段时间下来,灌了多少水,扯的尽些啥,浪费的应该不只是你的时间。 “无益于诗,无益于人,无益于己”,若这三点,不幸都被伊人额说中了,你是要好好反醒一下你自己了。不多交流了,言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4 15:46
http://www.hksc888.com/static/image/smiley/comcom/27.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19-6-14 15: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07

帖子

10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8
贡献
303
金钱
364
发表于 2019-6-14 16: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19-6-14 15:46
偶而侃侃,是可以,不敢无节制,听得懂么?嗨!...你这一大段时间下来,灌了多少水,扯的尽是些啥,浪费 ...

喂,这段时间,请你梳理一下,那句话有错,边作诗边对话,一点浪费时间也没有,我犯那条版规,触犯什么底线,说删就删,说禁就禁,理论版难道无理可说?在辩论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有什么不好?大中华诗词论坛是私有财产,还是公共场所?
http://www.hksc888.com/static/image/smiley/comcom/27.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4 18:4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加讨论足矣,就是一种生活,没必要太认真,各有道理,互相交流,一种休闲方式。

点评

附议,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25 16: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2

主题

818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48
贡献
7724
金钱
159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6-17 23: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点评

谢谢安铜川先生欣赏,问好高级会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25 0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25 08: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19-6-17 23:26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谢谢安铜川先生欣赏,问好高级会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91
贡献
13736
金钱
18891
发表于 2019-6-25 16: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9-6-14 18:41
转帖加讨论足矣,就是一种生活,没必要太认真,各有道理,互相交流,一种休闲方式。 ...

附议,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