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5-25
威望130
金钱423
贡献273
高级会员

威望- 130 点
贡献- 273 次
金钱- 423 枚
|
喜欢诗的人很多,喜欢未必懂未必会作;但是懂诗的人一定会作诗,作诗的人未必真的懂诗。同样,懂诗的人,未必做的诗就一定好。
一、喜欢诗的人
中国人从小学习唐诗宋词,几乎每一个会说中国话的人一定会背几首唐诗。据说有喜欢诗词的人能够背过几千首。
今天的年轻人喜欢追星,古代的人也喜欢追星,例如柳永的词就很受当时人喜欢,”凡饮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唐朝有个喜欢白居易的人叫做葛清, 全身上下纹有三十多首诗的诗意图,体无完肤,时人称呼葛清为行走的白居易诗意图。
《酉阳杂俎》:
荆州街子葛清,勇不肤挠,自颈已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成式常与荆客陈至呼观之,令其自解,背上亦能暗记。反手指其去处,至“不是此花偏爱菊”,则有一人持杯临菊丛。又“黄夹缬林寒有叶”,则指一树,树上挂缬,缬窠锁胜绝细。凡刻三十馀首,体无完肤,陈至呼为“白舍人行诗图”也。
今天喜欢诗的人,也大有人在,收视率火爆的诗词大会就有很多这样的选手。
不过喜欢并不见的懂和会作,好比喜欢穿的人未必懂得面料做工、也未必会自己缝衣服。喜欢吃的人当然也不见得会做菜。
二、作诗的人
现代社会,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时代,估计是历史上诗人最多的时代,毕竟14亿人口普及了教育,不再像以前的社会有大量的文盲。
网络时代,又催生了大量的”诗人“,无论作新诗、旧诗,无论优秀还是拙劣都不耽误大家创作,何况每个人评判的标准并不一样。就算是古人,有人喜欢王梵志、有人喜欢上官仪,有人喜欢晏殊、有人喜欢柳永,有人喜欢汪国真、有人喜欢余秀华。水平不一、众口难调。
作诗的人很多,未必真得懂诗。
三、懂诗的人
懂诗的人也分两种,有一种教诗解诗的人未必是懂诗的人,我记得叶嘉莹先生说过,早些年回国时遇到一个老先生,讲解诗词讲得非常好,但是问起作品,他说他不会写诗,这位先生或许是谦虚不愿意外露,但是今天不会写诗,却善于解析诗的人却大有人在。
甚至很多人,连基本的格律都搞不明白,这些人只算是懂一半诗的人。讲的是诗人的生平背景、修辞方式、主题思想。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写好一首诗。
诗评家不会写诗、文评家不会写文章、影评家不会拍电影、美食家不会做菜,可以吗?当然可以,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评价一场足球未必自己喜欢踢,评论一部电影自己当然也不会拍电影。
结束语
但是真正的评论家不是上面说的那样,听一下郭德纲评价相声演员的表现、听一下张艺谋对于某部电影的评价、听一下姚明对于一场球赛的点评。你一定会知道懂和不懂的区别。
包括民国往前的所有诗评家一定自己就是个诗人,无论叶嘉莹、胡适、闻一多、王国维、王士祯、袁枚、杨慎、严羽.......古代读者都有作诗的基本训练,每一个读书人从小就学习作诗。所以古人评诗是教你作诗,今人评诗仅仅是赏析而已。
真正懂的人一定是亲自实践的人,否则永远是雾里看花。我相信优秀的裁判不是专业选手但是一定球踢得也不错, 好的评论家自己的文字功底一定很强,优秀的诗评家自己的作品也一定不错。
否则就像某些不说相声的相声大师一样,指点江山可以,但是去打江山的话就被搞得灰头土脸。
@老街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