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体标识考2019.05.06 人或云,诗标注诗体始于主席,非也,言此者可拿手迹考证,实为编辑添足也,诗体在诗题中标识亦非今人专利,从唐至今,不绝如缕。诗体标不标识,完全取决于作者兴趣,大多数人不标而已。吾曾有【集句和张船山八律】,人惑之,以为七律之误,实八首律诗也。 今人有好标诗体者,切忌有名无实而遭拍砖,戒之哉。 。。。。。。 唐人亦有将诗体标明在诗题上,下摘五言七言律诗各10例, 唐人标识律诗称“四韵”是五七言不分。例见 一. 【四韵】(五言) 1 公安县远安寺水亭见展公题壁漂然泪流因书四韵(唐·元稹) 碧涧去年会,与师三两人。今来见题壁,师已是前身。 芰叶迎僧夏,杨花度俗春。空将数行泪,洒遍塔中尘。 2 丽正殿赐宴同勒天前烟年四韵应制(唐·王湾) 金殿忝陪贤,琼羞忽降天。鼎罗仙掖里,觞拜琐闱前。 院逼青霄路,厨和紫禁烟。酒酣空忭舞,何以荅昌年。 3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唐·白居易) 近来韩閤老,疏我我心知。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 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还有愁同处,春风满鬓丝。 4 和令狐相公以司空裴相见招南亭看雪四韵(唐·刘禹锡) 重门不下关,枢务有馀闲。上客同看雪,高亭尽见山。 瑞呈霄汉外,兴入笑言间。知是平阳会,人人带酒还。 5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同题名于庙壁仆射已为御史余尚布衣自后俱列紫垣继游内署两为夏官之代复联左揆之荣荷宠多同感涕何极因书四韵奉寄(唐·李德裕) 白首过遗庙,朱轮入故城。已惭联左揆,犹喜抗前旌。 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 6 行次盐亭县卿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唐·杜甫) 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 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 7 忆游朱坡四韵(唐·杜牧) 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8 洋州于中丞顷牧左绵题诗越王楼上朝贤继和辄课四韵(唐·刘璐) 隔政代君侯,多惭迹令猷。山光来户牖,江鸟满汀洲。 雅韵徵朝客,清词写郡楼。至今谣未已,注意在洋州。 9 韩协律相送精舍读书四韵奉寄呈陆补阙(唐·朱庆馀) 白鹤西山别,更看上去船。遥知寻寺路,应念宿江烟。 到处无闲日,回期已隔年。何因陪夜坐,清论谏臣边。 3 西省北院新构小亭种竹开窗东通骑省与李常侍隔窗小饮各题四韵(唐·白居易) 结托白须伴,因依青竹丛。题诗新壁上,过酒小窗中。 深院晚无白,虚檐凉有风。金貂醉好看,回首紫垣东。 二. 【四韵】(七言) 1 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唐·元稹) 嫁时五月归巴地,今日双旌上越州。兴庆首行千命妇,会稽旁带六诸侯。 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煖共游。我有主恩羞未报,君于此外更何求。 2 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轻棹往返颇谐素心因成四韵(唐·方干) 湖北湖西往复还,朝昏只处自由间。暑天移榻就深竹,月夜乘舟归浅山。 绕砌紫鳞欹枕钓,垂檐野果隔窗攀。古贤暮齿方如此,多笑愚儒鬓未斑。 3 奉和观察郎中春暮忆花言怀见寄四韵之什(唐·韦庄) 天畔峨嵋簇簇青,楚云何处隔重扃。落花带雪埋芳草,春雨和风湿画屏。 对酒莫辞冲暮角,望乡谁解倚南亭。惟君信我多惆怅,只愿陶陶不愿醒。 4 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寄之(唐·白居易) 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 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间。最惜杜鹃花烂熳,春风吹尽不同攀。 5 偶留羊振文先辈及一二文友小饮日休以眼病初平不敢饮酒遣侍密欢因成四韵(唐·皮日休) 谢庄初起恰花晴,强侍红筵不避觥。久断杯盂华盖喜,忽闻歌吹谷神惊。 䙰褷正重新开柳,呫嗫难通乍啭莺。犹有僧虔多蜜炬,不辞相伴到天明。 6 欧阳示新诗因贻四韵(唐·刘威) 冲戛瑶琼得至音,数篇清越应南金。都由苦思无休日,已證前贤不到心。 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欲知字字惊神鬼,一气秋时试夜吟。 7 酬窦员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韵(唐·刘禹锡) 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綵旗。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 朱轮尚忆群飞雉,青绶初县左顾龟。非是湓城旧司马,水曹何事与新诗 8 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唐·李商隐) 万里谁能访十洲,新亭云搆压中流。河鲛纵玩难为室,海蜃遥惊耻化楼。 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 9 寄李起居四韵(唐·杜牧) 楚女梅簪白雪姿,前溪碧水冻醪时。云罍心凸知难捧,凤管簧寒不受吹。 南国剑眸能盼眄,侍臣香袖爱僛垂。自怜穷律穷途客,正怯孤灯一局棋。 10 次韵(一本无韵字)和王员外杂游四韵(唐·吴融) 一分难减亦难加,得似溪头浣越纱。两桨惯邀催去艇,七香曾占取来车。 黄昏忽堕当楼月,清晓休开满镜花。谁见玉郎肠断处,露床风簟半欹斜。 。。。 三 【长句四韵】 1 夏初与侯补阙江南有约同泛淮汴西赴行朝庄自九驿路先至甬桥补阙由淮楚续至泗上寝病旬日遽闻捐馆回首悲恸因成长句四韵吊之(唐·韦庄) 本约同来谒帝阍,忽随川浪去东奔。九重圣主方虚席,千里高堂尚倚门。 世德只应荣伯仲,诗名终自付儿孙。遥怜月落清淮上,寂寞何人吊旅魂。 2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三相公长句四韵(唐·杜牧) 行看腊破好年光,万寿南山对未央。黠戛可汗修职贡,文思天子复河湟。 应须日驭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吉甫裁诗歌盛业,一篇江汉美宣王。 。。。 四 【七言四韵】 西川独孤侍御见寄七言四韵一首为郡翰墨都捐逮此詶答诚乖拙速(唐·羊士谔) 百雉层城上将坛,列营西照雪峰寒。文章立事须铭鼎,谈笑论功耻据鞍。 草檄清油推健笔,曳裾黄阁耸危冠。双金未比三千字,负弩空惭知者难。 二!宋人标识 【二韵】其含义有二。1.绝句;2.二首诗 樱桃渐熟牡丹已凋恨不同时辄题二韵(宋·王禹偁) 红芳落尽正无憀,吟绕空枝首重搔。最恨东君才思少,不留檀口待樱桃。 【三韵】其含义有二。1.小律;2.三首诗 苏安上之淮南十八舍弟之河北十九舍弟之汉中皆会予赋三韵为送(宋·刘敞) 携手常苦难,倾盖不易得。 今宵四面坐,明日异乡客。 秋风楚怀悲,出处各努力。 三韵杂咏七首其一(宋·李若川) 础润湿欲雨,月晕知有风。 大哉天地理,机熟潜可通。 念彼在世人,心隐无由穷。 三韵杂咏七首其二(宋·李若川) 斯人异好恶,是非汩真情。 鹅有翅莫飞,蛇无足能行。 世事亦如此,未可一概评。 三韵杂咏七首其三(宋·李若川) 足随意以行,目惟心所视。 若必待使之,动行即相戾。 是故造自然,斯为理之至。 ...... 【五韵】其含义有二。1.排律;2五首诗 秋晓闻禽声五韵(宋·陆游) 秋晓风露佳,天宇旷以清。鸟雀当此时,意乐有和声。 人独不自喜,乃欲鸣不平。世事虽万端,但可笑绝缨。 君看郊与岛,徒自残其生。 【五韵】其含义有二。1.排律;2五首诗 拙诗六韵奉寄兴州分判诚之蒲兄(宋·文同) 武兴山水郡,左右有佳处。仙岩蝉两壳,佛字玉一柱。 神坑孕金砾,灵窦泄琼乳。乳柱石窟寺,不辨文字古。 主人好事者,乃我诗酒侣。安得陪后乘,放荡此历睹。 【六韵】其含义有二。1.排律;2六首诗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一(宋·叶茵) 。 【七韵】其含义有二。1.排律;2七首诗 伯言见和拙作以汉隶书之谢以七韵(宋·刘翼) 李潮善八分,求歌杜陵叟。有人和我诗,半纸馀科斗。 风云生其怀,剑戟出其手。石经中郎蔡,新样元和柳。 元常文不传,退之书何有。待我农隙时,载笔随君后。 袖手眼亦明,聊与之饮酒。 。 【十韵】其含义有二。1.排律;2十首诗 奉和御制寒食十韵其一(唐末宋初·徐铉) ....... 奉和御制寒食十韵其十(唐末宋初·徐铉) 。。。。。。。 宋人亦用律标识律诗 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其一(宋·杨万里) 饥民日夜去,也有不荒田。旧雨仍新雨,今年胜去年。 未嫌诗得瘦,只苦茗妨眠。花气薰人醉,来从若个边。 。 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其二(宋·杨万里) 今晨晴颇懒,昨夜雨犹声。欲社燕先觉,半春莺未鸣。 诗非一字苦,句岂十分清。参透江西社,无灯眼亦明。 雨梦按,二律句,二首律诗也 。 余以庚寅十月十日抵敝庐今恰三年感而有作偶成三律其一(宋·吴芾) 溯自洪都返故园,今朝倒指恰三年。举头但见松筠长,转盼那知岁月迁。 幸有青山长在眼,休嗟白发已垂颠。此身傥未归黄壤,花下犹堪醉圣贤。 。 余以庚寅十月十日抵敝庐今恰三年感而有作偶成三律其二(宋·吴芾) 何处风烟似我园,且将萧散乐馀年。向来已不忧三黜,老去谁能羡九迁。 门外往还惟白足,里中游旧尽华颠。竹林已是幽栖地,只恐风流愧七贤。 。 余以庚寅十月十日抵敝庐今恰三年感而有作偶成三律其三(宋·吴芾) 幸有湖边数亩园,尚堪行乐度残年。惊鱼自合潜渊去,倦翼宁思出谷迁。 既乏仙方能却老,又无奇策可扶颠。但知藏拙安吾分,一任人称贤不贤。 雨梦按,三律,三首律诗也 。 【七律】完全同今人概念 梅花七律其一(宋·张道洽)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 梅花七律其二十四(宋·张道洽) 百馀年树半苍苔,才有一枝花便佳。腊近已含春意思,香寒足慰晚情怀。 澹烟孤寺藏山崦,残雪疏篱傍水涯。刚被幽香相触拨,消磨石路几青鞋。 。。。。。。 三.明人诗标识完全同今人概念 辱襄王殿下有精镠轻箑之赐敬成五律为谢(明·王世贞) 襄王爱秋气,命驾陟兰台。偶听巴童曲,遥怜宋玉才。 凉风纨扇发,明月烛银开。莫谓恩波浅,穷鱼正曝腮。 。 五律 夏日养病芥庵作(明·释今严) 有身长作客,无地不言家。旧寺辞芳草,閒庵过落花。 忘机为好友,省事是生涯。借得昆陵集,长吟到日斜①。 。 佟声远招同王紫诠使君樊昆来翰检赵秋谷宫赞梁药亭吉士胡□□雅集粟园看新梅分赋二首 其一 五律得八庚(明末清初·陈恭尹) 户外青丝骑,林中白玉英。此时天未会,一片岁寒情。 老脚闻香住,方塘倚酒行。念君趋省侍,非久寓三城。 。 承庄定山和答过访之作七律再用前韵寄意八首其一(明·林光) 拈弄风情老更佳,恍然珍宝落贫家。沉吟三百头蒙被,烂慢经旬烛吐花。 脱换苏黄凌鲍谢,绝除烟火总云霞。茫然翘首湖天晚,月子初生一片斜。 。 承庄定山和答过访之作七律再用前韵寄意八首其二(明·林光) 奇书正正复斜斜,惊雁群飞逐晚霞。老眼何时忘北斗,东风今夜到梅花。 舞低坛杏三更月,传及东吴几百家。莫道南川知味浅,天然风味果然佳。 。 承庄定山和答过访之作七律再用前韵寄意八首其三(明·林光) 源泉那似定山佳,学种平湖十里花。天地何尝无雨露,春风原不择贫家。 诗篇到老贪明月,酒盏寻常酌晚霞。谁谓卑官无好况,风前乌帽几回斜。 。 承庄定山和答过访之作七律再用前韵寄意八首其四(明·林光) 僧传仙子酌流霞,颇识天厨酒味佳。风翮忽罹尘世网,梦魂空绕榄山花。 还将双眼窥千古,却怪浮言乱百家。何日与公重握手,中宵閒看斗杓斜。 。 承庄定山和答过访之作七律再用前韵寄意八首其五(明·林光) 一环青带九溪斜,小小当湖景亦佳。云影天光千万状,夕阳茅屋两三家。 桔槔尽日分来派,坛杏何年始放花。痴坐东吴毡任冷,春风留得脸边霞。 。 承庄定山和答过访之作七律再用前韵寄意八首其六(明·林光) 乾坤何处不堪家,欲买当湖十里霞。阴剥阳回看硕果,朝开暮落总浮花。 湖分震泽流还止,山到东吴小亦佳。安得孤峰青插汉,西来看尽一江斜。 。 承庄定山和答过访之作七律再用前韵寄意八首其七(明·林光) 官冷偏赢一睡佳,浪移双脚到谁家。木棉被拥三更后,宝鸭香消一线斜。 易透真源惟月夜,难描生意是春花。思君却有无穷话,书破东吴十幅霞。 。 承庄定山和答过访之作七律再用前韵寄意八首其八(明·林光) 少拈诗笔少栽花,静养天根策最佳。腔手恢恢閒贮月,童颜盎盎自生霞。 寻常世总谈斯道,千百年来得几家。笑捧公诗无以报,腊梅聊开一枝斜。 。 七律诗咏齐云山(明·唐寅)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霜林着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 面檗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 。 七律诗赠恩师梁储以表夺魁之志(明·唐寅) 壮心未肯逐樵渔,泰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 画鱼既作古诗矣久之复得七律(明·徐渭) 兹图稍似少陵诗,微风吹雨出鱼儿。尺梢讵许牛涔活,远水何劳象队移。 是处有鱼争聚网,画心无獭稳摇鬐。五侯刀几知多少,免尔为鲭正在斯。 。 沈先辈别归松江十年再至醉而授笔倚马悬河仆目以吴蒙辱赠七律次韵答之(评曰:拗体)(明·徐渭) 阿蒙一去东吴赊,三日天风吹海槎。敢言摇橹遮关羽,却喜舌辨如田巴。 若个听诗颐不解,苦予趁韵鬓先华。几淹白坐不投辖,实少青钱付酒家。 。 沈惟馨之赴举也予既有诗和陈刚中韵送之矣今再寄七律一首(明·顾清) 凤凰台下簇雕鞍,台上云封十二阑。日炫龙光钟阜晓,空蟠虎气石城寒。 凌风有梦排天阙,鞭石何由泛海澜。吹彻紫箫天似水,月明犹想独乘鸾。 。 初赴举时赋七律一首留别诸公适时敏以诗来即用其韵(明·顾清) 同时济济尽英才,况复清朝景运开。幸与诸公作先路,敢期三策便抡魁。 秦淮山好天开画,扬子江深地走雷。应到高秋明月夜,思君直上凤凰台。 。 又七律(明·梁维栋) 百年胜地隐鼍㟲,谁创禅扉坐涅槃。花尽空飞慈雨湿,石阶林立法云团。 尼珠吐月千山炯,仙梵随风万壑寒。一叩玄关尘梦醒,将心何处更求安。 。 又七律(明·梁维栋) 经世惟君第一流,蓟门翘首意悠悠。三都佳丽归词笔,万里风云拥去舟。 长剑直从天外指,至言多在殿中收。休嗟白璧逢时晚,正是鸣珂报主秋。 。 佟声远招同王紫诠使君樊昆来翰检赵秋谷宫赞梁药亭吉士胡□□雅集粟园看新梅分赋二首 其二 七律得九佳(明末清初·陈恭尹) 积水清泠照小斋,深冬云物尚能佳。峰峰黛色眉谁画,阵阵鸿声字不差。 南郭子綦风激謞,东方曼倩语诙谐。酒阑更绕池边树,笑指新梅似玉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