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6-5-8
威望2657
金钱26620
贡献20946
论坛元老
 
威望- 2657 点
贡献- 20946 次
金钱- 26620 枚

|
发表于 2019-5-27 12: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词林正韵》研究
【摘要】《词林正韵》是清代词学中影响最大的词韵书,也是词韵书的集大成之作,标志着清代词学家研究与总结词韵的最后完成。戈载的十九韵部被许多词学家、音韵学家视为正例,凡不合十九韵部者视为变例。尽管对此书的分部也提出了一些批评,但都不能动摇此书的权威地位。我们认为,戈载试图总结宋词用韵的规律,为清人及后人填词确立词韵规则是值得肯定的。《词林正韵》对清人填词及词韵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尽管采录《集韵》反切时偶有失甄别详考,与宋词用韵也不尽相合,但失误毕竟是难免的。为此,本文立足于当代词韵理论研究的现状,首次对《词林正韵》及相关韵书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考证和论述,探讨《词林正韵》与其以前词韵书、传统韵书、曲韵书的承袭关系,总结《词林正韵》及相关韵书的得失利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林正韵》编纂的目的和体例。戈载编《词林正韵》是为了匡正清人用韵的谬误,树立词韵的规范,重新确立词韵的规则,指导清人及后代文人模拟宋词格律进行填词。戈载从宋词的创作实际出发,整理分析唐宋名家词的用韵,探讨宋词用韵的规律。以诗韵为参照体系,将诗韵加以合并,形成了词韵系统。戈载对入声韵字的处理,为我们研究入声在宋代的分化转变提供了一定依据。
二、《词林正韵》与《词韵略》等词韵书韵目的传承关系。通过比较《词林正韵》与沈谦《词韵略》、吴娘等人合编的《学宋斋词韵》、仲恒《词韵》及《晚翠轩词韵》的韵目,探索《词林正韵》对以前词韵书的借鉴和继承,总结清代词韵书的发展脉络。在韵部的拟构上,《词林正韵》承袭了沈谦《词韵略》、仲恒《词韵》及《晚翠轩词韵》十九韵部的分法;在韵目字的标目上,借鉴了《学宋斋词韵》用《集韵》韵目字标目的方法。因此,《词林正韵》与《词韵略》、《学宋斋词韵》、《词韵》及《晚翠轩词韵》有传承关系。
三、《词林正韵》与传统韵书《广韵》、《集韵》的关系。通过比较《词林正韵》与《广韵》、《集韵》的小韵代表字、小韵韵字数目和反切,探赜《词林正韵》韵字和反切的来源。为了增强《词林正韵》的权威性,戈载编《词林正韵》时非常重视“李唐以来韵书”之“古”,在分韵归字上主要依据《集韵》,参考《广韵》。另一方面又不完全囿于《广韵》、《集韵》的小韵和反切,增加了一些小韵和韵字。从《词林正韵》韵部的构建、韵字的归类我们可以透视出戈载的正统思想和欲为清人确立填词规范的创作动机。
四、《词林正韵》入声作三声的韵字主要采录于《词林韵释》。《词林正韵》与《词林韵释》有继承关系。这是以前无人注意的问题,我们的发现与结论为词韵书承袭曲韵书提供了依据。戈载对入声字的归部,一方面顾及宋人词用韵的现象、传统韵书独用同用之例及南方方音音系,分入声为五部;另一方面受当时北方官话系统及《中原音韵》等韵书的影响,将入声字归并到平、上、去声中,这是戈载参用古今而不得不变通者。戈载畅发万树词“入派三声”之说,将消失韵尾的入声字分别归并于各阴声韵部之中,而且《发凡》中所举宋词“入派三声”之例确有5例属实,这说明宋词中是存在“入派三声”这一语音现象的。戈载的研究对探讨宋代词韵及“入声三分”的早期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词林正韵》的音系。我们深入到该书的内部,对其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声母方面,归纳出《词林正韵》有四十一个声类,与《集韵》声类一致,说明《词林正韵》的音系承袭了《集韵》。韵部方面,结合宋词韵例考查戈载的十九韵部,发现戈载的分部只是大体上符合宋词用韵的实际,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词林正韵》把“灰贿队”放入第三部,与支、脂、之、微、齐通用,实际是依据《中原音韵》以后的语音现象定的部局,与宋人用韵的习惯不相符合。入声五部应分为四部,第十五部、第十六部的分部是合理的,第十七部、第十八部、第十九部应合为两部。《词林正韵》的声调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平声声调只有一个,而且不分阴阳。
六、《词林正韵》的用字问题。《词林正韵》的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大部分相切,但也有失误处。我们认为,尽管《词林正韵》刊行以来,在词学界一直享有权威地位,但也未能避免某些错误的产生。出现了《集韵》反切已谬,戈载采用《集韵》反切时,未加详考,照录不疑而致误的情况。我们对《词林正韵》、《广韵》、《集韵》的反切进行了对比,根据反切的基本原理,撮取十一例论证《词林正韵》承袭《集韵》反切上字的失误,并进行了订正。《词林正韵》收录了很多冷僻字,通过比较一些字不同时期的读音,我们发现,冷僻字由于人们不常用,不同时期读音变化不大,相对来说,读音比较稳定。有的冷僻字由于人们平时不使用,语音几乎凝固。《词林正韵》收录冷僻字的因为之一是承袭前代韵书。因为之二是冷僻字语音变化小。我们推测,语音变化小也是《广韵》、《集韵》等韵书收入冷僻字的因为。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还没有引起重视,我们首次从语音的角度探讨韵书收录冷僻字这一问题,对引起学术界关注此问题无疑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
七、《词林正韵》的价值及影响。《词林正韵》代表了清代词韵研究的最高水平。虽然戈载只是总结了唐宋词人用韵或者说唐宋词雅言的大致轮廓。但若从后人规范前代,试图寻绎规律,以利于来者的角度看,戈载融合诸家,整合各种韵书,使清人填词有了较为统一的标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清人填词也具有直接的规范和应用价值。戈载在《词林正韵·发凡》中对词韵书的历史演变所作的叙述,为词韵及词韵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词林正韵》的分韵是戈载对宋词韵脚归纳的结果,所以此书对探讨宋词用韵的规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戈载及其《词林正韵》对词韵的建立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对倡举词韵的韵律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是戈载及其《词林正韵》在词学史上最大的贡献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