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悬壶轩 于 2019-5-27 07:37 编辑
神农尝百草
寻君秦汉撼山空,树影骨针吹昨梦。 深品尝禾千药雨,高低月岛若晴虹。 与人岚气浮清洛,为尔沉香镇碧嵩。 华夏谁知东海水,神农炎帝度春风。
----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
咏中医鼻祖岐伯
人间几许病魔欺,黄帝扶伤苦学医。 名列岐黄穷至理,恩垂黎庶解存疑。 论交户晓知坊远,卧榻窗明与静宜。 野外桥边风自急,创开术道此山丽。
岐伯是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是黄帝的臣子。黄帝为疗救民疾,尊他为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岐伯与黄帝答问的体裁写成。后世以“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作为中医、传统医学的代称。
赞扁鹊卢医 卢医青山药满林,君躬国手葬汤阴。 一生易老膏肓疾,九死难描嫉妒心。
玉札丹砂环马墅,湿风寒雨换春禽。
齐桓莫怪仙机早,从古升平忧患深。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缓,字越人,尊称扁鹊,号卢医。扁鹊是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居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
君躬病久入膏盲,卢医扁鹊少良方,急须求祷大神圣,可免旦夕梦黄梁。
华佗 (东汉末年医学家) 神医妙手论歧黄,救死扶伤露月光。
阴火劳生驰上苑,瘴烟夜坐苦哀杨。
且欣戏戟五禽困,未问膏丸水影长。
药到病除思华祖,曹瞒竟杀梦魂凉。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药王孙思邈 已没端居诚上方,丹丘我在绕栏望。
何常释道医书至,未必坡仙触处藏。
一世真人精大泽,千金宝典药称王。
三皇赐禄疾徐就,两代封侯笑野粱。
孙思邈(541年或581年-682年),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是隨、唐两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中的“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
李时珍
东璧山人逝水长,奇经八脉辨阴阳。 濒湖脉学清风沐,千古医书故梦扬。 本草纲要图景貌,残英并萃论岐黄。 归来谁解悬壶客,泪洒神州忆圣郎。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著作尚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传世;还有《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天傀论》《白花蛇传》等,皆佚。 被后世尊为 “药圣”
赞张仲景 长沙太守论岐黃,济世悬壶美誉扬。
金匮奇经知冷暖,伤寒八脉辨阴阳。
能治黎庶千疮病,坐看官衙百孔殇。
圣医神方投药猛,山川秀丽少灾殃。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