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7|回复: 4

历史上为什么不存在“仄韵近体诗”?

[复制链接]

306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50
贡献
16819
金钱
2949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24 08: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9-5-25 07:19 编辑

历史上为什么不存在“仄韵近体诗”?

   
唐近体诗是从六朝永明体继承下来的格式。永明体讲四声,押韵格式有四种:押平声韵、押上声韵、押去声韵、押入声韵。一首诗当定下押什么韵之后,则上句的句脚声调必须与下句的韵脚声调相反,例如:
   1、押平声韵:
   江总:春夜山庭
春夜芳时晚,幽庭野气深。
山疑刻削裔,树接纵横阴。
户对忘忧草,池惊旅浴禽。
樽中良得性,物外知余心。
   2
、押上平韵:
   沈约初春
扶道觅阳春,相将共携手。
草色犹自腓,林中都未有。
无事逐梅花,空教信杨柳。
且复归去来,含情寄杯酒。
   3、押去声韵:
   柳恽:独不见  
别岛望风台,天渊临水殿。
芳草生未积,春花落如霰。
出从张公子,还过赵飞燕。
奉帚长信宫,谁知独不见。
   4
、押入声韵:
   萧衍:有所思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这四种格式的原则是:上句句脚声调不得与下句韵脚声调同调(首句可同调叫首句押韵)。除了避同调之外,其他声调任意用。例如,押平声韵脚者,上句脚可上去入声任意。押上声韵脚者,上句脚可平去入声任意。押去声韵脚者,上句脚可平上入声任意。押入声韵脚者,上句脚可平上去任意。
    那么,唐近体诗为什只选择了押平声韵一种,而舍弃了其余三种呢?这就是到了唐代,人们对四声二元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平声同上去入声相对产生的铿锵效果是最好的。句子中的铿锵效果都是以平对上去入实现的,叫“平仄粘对效果”。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审视四种押韵形式:押平声韵者,上句脚是上去入声,以平对上去入,铿锵效果最好。而其他三种则不产生平对上去入三声这个效果,例如第二种押上声韵者:上句脚平声只出现一次。其余第三第四两种皆然。当然,也有人为了避免这一致命缺陷,用上句脚全平声(或至少三平)的形式定格。但是,这种形式倒是能满足铿锵效果了,但另一个缺陷又出现了:上句脚永远少了两个声调:押上声者少了去入声,押去声者少了上入声,押入声者少了去上声。也就是说,所谓的仄韵近体诗,要么失去了平仄铿锵的悦耳性,要么失去了四声全备的多样性。古人是聪明的,将这有严重缺陷的仄韵诗舍弃了。古人重来不多话,至于为什么,叫后人自己想去,也因此古人在这方面的理论并不多见的原因。


306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50
贡献
16819
金钱
2949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14: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刚刚 | 只看该作者
三羊 发表于 2019-5-24 12:51
1、在韵押平声的律诗里:
韵脚与白脚的声律关系,是【平与非平】的关系;

1、在韵押平声的律诗里:
韵脚与白脚的声律关系,是【平与非平】的关系;----平与上去入的对举关系。

2、在韵押上声的律诗里:
韵脚与白脚的声律关系,是【上与非上】的关系;----上与去入平的对举关系,可是对平只有一个关系(或没有),上对去入却是仄对仄。3、4例相同,都是仄对仄,自己对自己,恰似近亲交配!

3、在韵押去声的律诗里:
韵脚与白脚的声律关系,是【去与非去】的关系;

4、在韵押入声的律诗里:
韵脚与白脚的声律关系,是【入与非入】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6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50
贡献
16819
金钱
2949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17: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宁三年在奉天重围作韩偓
  仗剑夜巡城(平),衣襟满霜霰。(Ab)
  贼火遍郊坰(平),飞焰侵星汉。(Aa)
  积雪似空江(平),长林如断岸。(Ab)
  独凭女墙头(平),思家起长叹。(Ab)
  
  五更韩偓
  秋雨五更头(平),桐竹鸣骚屑。(Aa)
  却似残春间(平),断送花时节。(Aa)
  空楼雁一声(平),远屏灯半灭。(Bb)
  绣被拥娇寒(平),眉山正愁绝。(Aa)
-----------------
上一首押去声,下一首押入声。上句脚全平声。倒合乎平对仄满足了铿锵效果。但二首上句脚都少了上去入三声,这就属严重缺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364

帖子

127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40
贡献
390
金钱
437
发表于 2019-5-27 13: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香港铜锣湾集团|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3-29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