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9-5-20 13:09 编辑
特拗句(平平仄平仄)的使用频率几乎等同于标准律句,而且到晚唐并未减少
有人说特拗句到唐后期用的人越来越少,最终是要淘汰的。所以有特拗句属于广义律诗,不是合格的律诗。从学术上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其实特拗句(王力)是一种古老句型。在汉乐府中就有。到六朝永明体中已大量存在,一直到唐近体诗中。其后一直到清末,特拗句在近体诗中也未绝迹。可见特拗句并非因近体出现而诞生,也不因拗救理论产生而存在。只是它符合拗救理论,也许正是它存在的客观原因吧。
见初唐李世民,及中晚唐贾岛,温庭筠的五律诗例。特别在温庭筠的五律里,使用频率达到了30%,几乎超越了标准律句。
李世民 五言八句(7首/45首) 1其七(隋末唐初·李世民)(初唐598-649年)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其九(隋2末唐初·李世民)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3咏风(隋末唐初·李世民)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秋日翠微宫(隋末唐初·李世民) 秋光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杯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5秋日二首 其一(隋末唐初·李世民) 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还似成都望,直见峨①眉前。
6赋得花庭雾(隋末唐初·李世民) 兰气已熏宫,新橤半状丛。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还当杂行雨,髣髴隐遥空。 7赋帘(隋末唐初·李世民) 参差垂玉阙,舒卷映兰宫。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 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惟当杂罗绮,相与媚房栊。
贾岛--12首/ 220首 1赠庄上人(唐·贾岛)(779~843年) 不语焚香坐,心知道已成。流年衰此世,定力见他生。 暮雪馀春冷,寒灯续昼明。寻常五侯至,敢望下阶迎。 2忆吴处士(唐·贾岛) 半夜长安雨,灯前越客吟。孤舟行一月,万水与千岑。 岛屿夏云起,汀洲芳草深。何当折松叶,拂石剡溪阴。 3酬姚少府(唐·贾岛) 梅树与山木,俱应摇落初。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 枯槁彰清镜,孱愚友道书。刊文非不朽,君子自相于。
4洛阳道中寄弟(唐·贾岛) 趋走迫流年,惭经此路偏。密云埋二室,积雪度三川。 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翻鸿有归翼,极目仰联翩。 5雨夜同厉玄怀皇甫荀(唐·贾岛) 桐竹绕庭匝,雨多风更吹。还如旧山夜,卧听瀑泉时。 碛雁来期近,秋钟到梦迟。沟西吟苦客,中夕话兼思。 6送金州鉴周上人(唐·贾岛) 半夜长安雨,灯前越客吟。孤舟行一月,万水与千岑。 岛屿夏云起,汀洲芳草深。何当折松叶,拂石剡溪阴。 7送李校书赴吉期(唐·贾岛) 筮算重重吉,良期讵可迁。不同牛女夜,是配凤凰年。 佩玉春风里,题章蜡烛前。诗书与箴训,夫哲又妻贤。 8宿山寺(唐·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9送友人如边(唐·贾岛) 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 寄江上人(唐·贾岛) 紫阁旧房在,新家中岳东。烟波千里隔,消息一朝通。 寒日汀洲路,秋晴岛屿风。分明杜陵叶,别后两经红。
宿姚合宅寄张司业(唐·贾岛) 闲宵因集会,柱史话先生。身爱无一事,心期往四明。 松枝影摇动,石磬响寒清。谁伴南斋宿,月高霜满城。 2代旧将(唐·贾岛) 旧事说如梦,谁当信老夫。战场几处在,部曲一人无。 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犹希圣朝用,自镊白髭须。5.4%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29首/五律96首(29%) 观舞妓(唐·温庭筠) 朔音悲嘒管,遥踏动芳尘。总袖时增怨,听破复含嚬。 凝腰倚风软,花题照锦春。朱弦固凄紧,琼树亦迷人。
金虎台(唐·温庭筠) 碧草连金虎,青苔蔽石麟。皓齿芳尘起,纤腰玉树春。 倚瑟红铅湿,分香翠黛嚬。谁言奉陵寝,相顾复沾巾。 芙蓉(唐·温庭筠) 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雾里,美人青镜中。南楼未归客,一夕练塘东。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其一(唐·温庭筠) 王俭风华首,萧何社稷臣。丹阳布衣客,莲渚白头人。 铭勒燕山暮,碑沉汉水春。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
其二(唐·温庭筠) 箭下妖星落,风前杀气回。国香荀令去,楼月庾公来。 玉玺终无虑,金縢意不开。空嗟荐贤路,芳草满燕台。 题陈处士幽居(唐·温庭筠) 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疏。雨后苔侵井,霜来叶满渠。 闲看镜湖画,秋得越僧书。若待前溪月,谁人伴钓鱼。 题卢处士山居(唐·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其二(唐·温庭筠) 偶到乌衣巷,含情更惘然。西州曲堤柳,东府旧池莲。 星坼悲元老,云归送墨仙。谁知济川楫,今作野人船。 赠隐者(唐·温庭筠) 茅堂对薇蕨,炉暧一裘轻。醉后楚山梦,觉来春鸟声。 采茶溪树绿,煮药石泉清。不问人间事,忘机过此生。 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唐·温庭筠) 风华已眇然,独立思江天。凫雁野塘水,牛羊春草烟。 秦原晓重叠,灞浪夜潺湲。今日思归客,愁容在镜悬。 赠越僧岳云(一作雪)二首 其一(唐·温庭筠) 世机消已尽,巾屦亦飘然。一室故山月,满瓶秋涧泉。 禅庵过微雪,乡寺隔寒烟。应共白莲客,相期松桂前。 其二(唐·温庭筠) 兰亭旧都讲,今日意如何。有树关深院,无尘到浅莎①。 僧居随处好,人事出门多。不及新春雁②,年年镜水波。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途中有怀(唐·温庭筠) 驱车何日闲,扰扰路岐间。岁暮自多感,客程殊未还。 亭皋汝阳道,风雪穆陵关。腊后寒梅发,谁人在故山。
登李羽士东楼(唐·温庭筠) 经客有馀音,他年终故林。高楼本危睇,凉月更伤心。 此意竟难折,伊人成古今。流尘其可欲,非复懒鸣琴。
送人东游(一作归)(唐·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题萧山庙(唐·温庭筠) 故道木阴浓,荒祠山影东。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 客奠晓③莎②湿,马嘶秋庙空。夜深池上歇,龙入古潭中。 春日寄岳州从事李员外二首 其一(唐·温庭筠) 苒弱楼前柳,轻空花外窗。蝶高飞有伴,莺早语无双。 剪胜裁春字,开屏见晓江。从来共情战,今日欲归降。 其二(唐·温庭筠) 从小识宾卿,恩深若弟兄。相逢在何日,此别不胜情。 红粉座中客,綵斿江上城。尚平婚嫁累,无路逐双旌。 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唐·温庭筠) 维舟息行役,霁景近江村。并起别离恨,似闻歌吹喧。 高林月初上,远水雾犹昏。王粲平生感,登临几断魂。 赠僧云栖(一作张祜诗)(唐·温庭筠) 麈尾与筇杖,几年离石坛。梵馀林雪厚,棋罢岳钟残。 开卷喜先悟,漱瓶知早寒。衡阳寺前雁,今日到长安。 细雨(唐·温庭筠) 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极目鸟频没,片时云复轻。 沼萍开更敛,山叶动还鸣。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 秋雨(唐·温庭筠) 云满鸟行灭,池凉龙气腥。斜飘看棋簟,疏洒望山亭。 细响鸣林叶,圆文破沼萍。秋阴杳无际,平野但冥冥。 赠楚云上人(唐·温庭筠) 松根满苔石,尽日闭禅关。有伴年年月,无家处处山。 烟波五湖远,瓶屦一身闲。岳寺蕙兰晚,几时幽鸟还。 送僧东游(唐·温庭筠) 师归旧山去,此别已悽然。灯影秋江寺,蓬声夜雨船。 鸥飞吴市外,麟卧晋陵前。若到东林社,谁人更问禅。 江上别友人(唐·温庭筠) 秋色满葭菼,离人西复东。几年方暂见,一笑又难同。 地势萧陵歇,江声禹庙空。如何暮滩上,千里逐征①鸿。 与友人别(唐·温庭筠) 半醉别都门,含悽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①。 登卢氏台(唐·温庭筠) 胜地当通邑,前山有故居。台高秋尽出,林断野无馀。 白露鸣蛩急,晴天度雁疏。由来放怀地,非独在吾庐。 题磁岭海棠花(唐·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