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3|回复: 13

填词押韵时入声和上去混押可以吗?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9-5-19 06:4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街味道

前言

昨天在写《人间词话里那些莫名其妙的名字(2):湘真、半塘、疆村、竹垞》时,发现王国维有这么一段话很有玄机:

[十七]稼轩《贺新郎》词:"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又《定风波》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 ""绿""热"二字,皆作上去用。与韩玉《东浦词》《贺新郎》以"玉""曲"叶"注""女",《卜算子》以"夜""谢"叶"食""月",已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王国维说“已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这句话说了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看辛弃疾和韩玉的这几首作品就明白了。



​一、辛弃疾《贺新郎》《定风波》

1、《贺新郎·柳暗凌波路》[宋] 辛弃疾

柳暗清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又樯燕、留人相语。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鸣橹。

黄陵祠下山无数。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望金雀、觚棱翔舞。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愁为倩,么弦诉。
宋人填词还是用诗韵,上去是可以通押的,清朝戈载就根据宋人用韵的情况,归纳编撰了《词林正韵》,其中第四部合并了诗韵的语、虞、御、遇四个韵部,

我们细细看一下辛弃疾这首词的韵脚:路、【绿】、去、语、句、橹、数、苦、暮、渡、舞、否、诉。会发现【绿】这个字很扎眼,喜欢作诗填词的朋友对于这个字很熟悉,因为【绿】这个字是最常见的入声字之一。而入声字在作诗填词时和其他三声(平上去)是完全不可以通押的。

但是,辛弃疾这首词却是入声韵与上去韵通押的。而且王国维还点出了辛弃疾的另一首词也有这种现象,就是《定风波》

2、《定风波·金印累累佩陆离》辛弃疾

《定风波》这个词牌与《贺新郎》不同,贺新郎不换韵,而定风波是一个换韵的词牌。

押平声韵:金印累累佩陆离【离:第三部】 ,河梁更赋断肠诗【诗:第三部】 。

换仄声韵:莫拥旌旗真个去【去:第四部】 ,何处【处:第四部】。

押平声韵:玉堂元自要论思【思:第三部 】 。

换仄声韵:且约风流三学士【士:第三部】 ,同醉【醉:第三部】

春风看试几枪旗【旗:第三部】 。

换仄声韵:从此酒酣明月夜【夜:第十部】 ,耳热【热:第十八部】 。

那边应是说侬时【时:第三部】 。
定风波押平声韵是一个韵部,另外有六句换仄声韵,每两句为一组,这一组自己要相互押韵,例如第3、4句的韵脚:去、处属于一个韵部;第6、7的韵脚:士、醉属于一个韵脚。

但是在第9、10句出现问题了,夜和热不是同一个词韵的韵部,一个第十部一个第十八部;在诗韵中也不是一个韵部,夜属于去声【祃】部,而热是入声字,属于入声【屑】部。无论是作诗还是填词,入声都是独用的,不和上声、去声通押的。

所以王国维特意点出,辛弃疾在这两首词中,把"绿""热"二字当作上声、去声一起使用了

"绿""热"二字,皆作上去用
但是这种通押的现象不仅仅在辛弃疾的词中出现,王国维还点名了韩玉的两首词。



二、韩玉 《贺新郎·绰约人如玉》 《卜算子》

韩玉,字温甫,南宋词人,本是金人,绍兴初挈家南渡。著有《东浦词》,世人又称其"韩东浦"。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韩玉和辛弃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呢?这个老街先不说破,大家可以想一想。

1、《贺新郎·绰约人如玉》

我们先看看韩玉的《东浦词》中的两首词,第一首《贺新郎·绰约人如玉》:

绰约人如【玉】。试新妆、娇黄半绿,汉宫匀注。倚傍小阑闲伫立,翠带风前似舞。记洛浦、当年俦侣。罗袜尘生香冉冉,料征鸿、微步凌波女。惊梦断,楚江【曲】。春工若见应为主。忍教都、闲亭邃馆,冷风凄雨。待把此花都折取。和泪连香寄与。须信道、离情如许。烟水茫茫斜照里,是骚人、九辨招魂处。千古恨,与谁语。《贺新郎·绰约人如玉》
这首词押韵上去韵:注、舞、侣、女、主、雨、许、与、处、语,但是中间夹杂了两个入声字:玉、曲。刚才说过,在填词时,入声独用,不可平上、去通押。所以王国维说韩玉在这首《贺新郎》中:

以"玉""曲"叶"注""女",
这里多说一句,作诗的时候,平声、入声当然都是独用的,上声与去声偶有通押现象,但是极少极少;不过填词时不同,上声和去声是允许通押的,而且极为普遍。但是入声和平声依然是独用。

另外,大家要明白在换韵的诗词中,同一组韵也是重要遵循这个规则的。例如上面举例的辛弃疾《定风波》。

2、《卜算子·杨柳绿成阴》

我们再看看韩玉的另一首《卜算子·杨柳绿成阴》

杨柳绿成阴,初过寒食节。门掩金铺独自眠,那更逢寒夜。

强起立东风,惨惨梨花谢。何事王孙不早归,寂寞秋千月。
卜算子这个词牌有四个韵脚:节、夜、谢、月,这里又出现问题了,夜、谢是去声,都属于【祃】韵,而节、月属于入声,韩玉又把不可通押的入声、去声混用了。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王国维说:

《卜算子》以"夜""谢"叶"食""月",
意思是第二句最后一个字是:食,而不是节,但是老街味道看到的这首词是“初过寒食节”,结尾是“节”而不是“食”。

钦定词谱中卜算子有7体,第二句◎●○○▲,第四个字都是平声,而“食”也是一个入声字,并不符合声律,或者韩玉把食当作平声用了?或者王国维看到了另外一个版本,最后二字是“寒食”?



三、平、入独用,上、去通押

从齐梁时期沈约等永明体诗人出现以后,诗人们作诗都开始注意四声:平、上、去、入。老街在上面说过,在不换韵的情况下,平声和入声永远是单独使用的。

1、入声独用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押入声韵:绝、灭、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平声独用

李白《静夜思》押平声韵:广、霜、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上声韵的诗

上声韵和去声韵在诗中很少通押,也基本是独用的,例如王维《鹿柴》押韵上声:响、上。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读作shǎng)。


4、换韵诗中的一组去声韵

又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换韵的古风,最后四句是一组韵,押去声韵: 去、路、处。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5、诗中的上去通押现象

诗中上去通押的现象极少,王力教授在《汉语诗律学》说上去通押“在盛唐以前几乎没有,直到中晚唐以后才较多一些”。例如杜甫的《石壕吏》中第5、6、7、8是一组韵:怒、苦戍。其中苦是上声: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6、词的上去通押是常态,但是入声与上去通押极少见

押仄声韵的词中,入声韵独用,上去韵是可以通押的。例如岳飞这一体《满江红》是押入声韵的,绝对不会掺杂上声和去声韵: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押的是上去韵:雨、去.......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无归路 一作:迷归路)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四、入声字的消失:入派三声

南宋以后,入声字派入了其他三声“平、上、去”,例如食、石、集、叔等入声成了今天的平声字,入声字“曲、法、谷”变成了上声字,入声字“玉、阔、 物”变成了去声字。

在元曲中,“玉、曲”是可以和注、舞这些字通押的,都属于《中原音韵》中的【鱼摸】韵部。因此王国维说:

辛弃疾.....韩玉..........​已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北曲就是指元朝后兴起于北方的杂剧和散曲,元曲虽然有定格,但是比起近体诗和词牌来说灵活得多,有些曲牌还可增句、加衬字、允许平仄通押。

结束语

老街在说到韩玉的时候,留了一个伏笔,说韩玉和辛弃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实熟悉辛弃疾的朋友一定能看出来,这个共同点就是韩玉和辛弃疾原先都是金国人,两个人都是在南宋绍兴年间从北方南渡到宋朝任职。

金国人作诗、填词甚至包括科举考试,虽然都采用汉人的方式,但是生活中的语音或许和南方的汉人有些许不同,所以这两个人会有入声混用的现象。这是老街个人的猜测,没有调查和研究,不必当真。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19 07: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依词林正韵发凡载,前人有入声混押在上去的词例,入声悉叶音也
上去押韵是允许的,源于古风,盖汉魏无去声,去声是六朝时分化出来的且分化不完全

所谓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有词林正韵后还这么上去入混押的话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9 07: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有上去混押


杜甫《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人【十一真平声】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  ◆门【十三元平声】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苦【七遇去声】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戍【七遇去声】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死【四纸上声】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矣【四纸上声】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孙【十三元平声】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裙【十二文平声】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归【五微平声】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炊【四支平声】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咽【九屑入声】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别【九屑入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9 13: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5-19 13:55 编辑

5、诗中的上去通押现象
诗中上去通押的现象极少,王力教授在《汉语诗律学》说上去通押“在盛唐以前几乎没有,直到中晚唐以后才较多一些”。例如杜甫的《石壕吏》中第5、6、7、8是一组韵:怒、苦戍。其中苦是上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三羊说,
王力懒惰,老街味道也懒惰!
王力错了,老街味道也错了!
王力自著的《诗律学》错了!
王力主编的《古汉语》也错了!

点评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苦【七遇去声】 你怎么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9 14: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14:0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5-19 13:52
5、诗中的上去通押现象
诗中上去通押的现象极少,王力教授在《汉语诗律学》说上去通押“在盛唐以前几乎没有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苦【七遇去声】

你怎么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9 15: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9-5-19 14:06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苦【七遇去声】

你怎么查的?

【苦】字的去声:
在《广韵》去声·十一暮
在《集韵》去声·十一莫
360截图1685081510890135.png
360截图16700625679696.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9 15: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9-5-19 14:06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苦【七遇去声】

你怎么查的?

360截图16560315526965.png

点评

多音字辨析: 苦 麌韻,上声 (gǔ,kǔ):音䇢。《说文》大苦,苓也。《诗·唐风》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苦 遇韻,去声 (kù):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为何取去声不取上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9 1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15:45: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5-19 15:42

多音字辨析:
苦 麌韻,上声 (gǔ,kǔ):音䇢。《说文》大苦,苓也。《诗·唐风》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苦 遇韻,去声 (kù):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为何取去声不取上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9 15: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9-5-19 15:45
多音字辨析:
苦 麌韻,上声 (gǔ,kǔ):音䇢。《说文》大苦,苓也。《诗·唐风》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

古贤的押韵规则:
名之曰文,皆附之于韵。韵之字类,事甚区分。缉句成章,不可违越。若令义虽可取,韵弗相依,则犹举足而失路,弄掌而乖节矣。故作者先在定声,务谐于韵,文之病累,庶可免矣

点评

你先把苦读上声和去声的含义搞清吧,别来摇羊头晃羊脑的读古贤了,古贤这段文字你读明白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9 1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16:04: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5-19 15:51
古贤的押韵规则:
名之曰文,皆附之于韵。韵之字类,事甚区分。缉句成章,不可违越。若令义虽可取,韵弗 ...

你先把苦读上声和去声的含义搞清吧,别来摇羊头晃羊脑的读古贤了,古贤这段文字你读明白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20 03: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5-20 03:39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9-5-19 15:45
多音字辨析:
苦 麌韻,上声 (gǔ,kǔ):音䇢。《说文》大苦,也。《诗·唐风》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苦 遇韻,去声 (kù):音库。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为何取去声不取上声?

三羊问北山:你的限制,是否让三羊【二选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20 05: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9-5-19 16:04
你先把苦读上声和去声的含义搞清吧,别来摇羊头晃羊脑的读古贤了,古贤这段文字你读明白了吗? ...

杜甫原句: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三羊释文:
差役的呼斥,是多么的汹怒(或凶怒)!
妇人的啼哭,是多么的困苦(或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20 06: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认为,王国维的说法会观点,是不对的。辛弃疾11首《风定波》,【定/恨】、【甚/病】、【醒/问】、【夜/热】等,共有四处不押韵。假定认为【夜/热】是押韵的话,【定/恨】、【甚/病】、【醒/问】,也能算作押韵吗?
1
少日春怀似酒浓。
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酒/有】
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定/恨】不押韵1
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见/燕】
来时相遇夕阳中。


2
山路风来草木香。
雨馀凉意到胡床。
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甚/病】不押韵2
堤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醉/自】
故应知子草玄忙。
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漫/伴】
只甘松竹共凄凉。


3
听我尊前醉后歌。
人生亡奈别离何。
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近/信】
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水/士】
而今浑不怕风波。
借使未如鸥鸟惯。相伴。【惯/伴】
也应学得老渔蓑。


4
仄月高寒水石乡。
倚空青碧对禅床。
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铁/月】
使君子细与平章。

已判生涯筇竹杖。来往。【杖/往】
却惭沙鸟笑人忙。
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句/赋】
银钩小草晚天凉。


5
昨夜山公倒载归。
儿童应笑醉如泥。
试与扶头浑未醒。休问。【醒/问】不押韵3
梦魂犹在葛家溪。

千古醉乡来往路。知处。【路/处】
温柔东畔白云西。
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看/遍】
刘伶元自有贤妻。


6
春到蓬壶特地晴。
神仙队里相公行。
翠玉相挨呼小字。须记。【字/记】
笑簪花底是飞琼。

总是倾城来一处。谁妒。【处/妒】
谁携歌舞到园亭。
柳妒腰肢花妒艳。听看。【艳/看】
流莺直是妒歌声。


7
百紫千红过了春。
杜鹃声苦不堪闻。
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住/雨】
空山招得海棠魂。

一似蜀宫当日女。无数。【女/数】
猩猩血染赭罗巾。
毕竟花开谁作主。记取。【主/取】
大都花属惜花人。


8
少日犹堪话别离,
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雁/看】
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了/老】
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是/记】
春风十日放灯时。


9
莫望中州叹黍离。
元和圣德要君诗。
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我/卧】
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丈/上】
看君斩将更搴旗。
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语/取】
须髯不似少年时。


10
金印累累佩陆离。
河梁更赋断肠诗。
莫拥旌旗真个去。何处。【去/处】
玉堂元自要论思。

且约风流三学士。同醉。【士/醉】
春风看试几枪旗。
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夜/热】不押韵4
那边应是说侬时。


11
野草闲花不当春,
杜鹃却是旧知闻。
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住/雨】
石榴花又是离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〇〇。【女/〇】  羊注:此处疑为丢失俩字。
赭袍一点万红巾。
莫问兴亡今几主。听取。【主/取】
花前毛羽已羞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20 06: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字,是韵脚;【绿】字,不是韵脚。

360截图1671051571104100.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06: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