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9-5-16 03:03 编辑
关于王渔洋的孤平拗救论(旧帖重发) 针叶林发表于 2018-2-20 23:05:32 关于清王士稹(渔洋山人)的孤平拗救论
有人这样说:“清人王士稹诗论,平不令单,即指平声双音节中只有一个平声,即单平,现多称孤平。同理,单仄亦不合常式,宜救为善。逢拗必救,救则律也。”
-----这段话有很多不准确处。
1,所谓“平不令单”,王士稹并不是指“平声双音节中只有一个平声,即单平,现多称孤平。”
2,说“同理,单仄亦不合常式,宜救为善。”是无据的任意发挥,王士稹并无此“单仄”之论。
3,说“逢拗必救,救则律也。”是将拗救扩大化。事实是小拗多数是可以不救的,甚至大拗也有不救的。”
一,王士稹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拗救的思想。
何谓双拗: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即上下两句皆拗,以取得平仄之均衡。
何谓单拗: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即所谓本句自救,平仄数保持不变,形成特拗句单句的情况。
二,所谓“平不令单”之意:
清王士稹的《律诗定体》首次倡导忌孤平论:“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二字相连,不可令单也。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平无妨也。大约仄可换平,平断不可换仄,第三字同此。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后李汝襄《广声调谱》:“孤平为近体诗之大忌,以其不叶也。”
这里明确指出:
1.“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指五律中的“双句”即平声结尾的押韵句“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二字相连,不可令单也。”不是指单数句也。
2,若双数押韵句是“仄仄仄平平”句式(“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均可。
3,单句,无论是“平平平仄仄”,还是“仄仄平平仄”,“第一字可勿论”,即可以存在“仄平平仄仄”和“平仄平平仄”----可见无“孤仄”之论。
附:《律诗定体》
|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2-22 08:4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2-22 13:16 编辑
《律诗定体》全一卷
先文简公手定 新城家塾传本 《律诗定体》全录 【清】王士禎 撰
祁阳龙文鸳侣 敬录於2013年7月21日
龙文按:《律诗定体》,清王士禎撰。龙文近来上诗词雅集,為某狂诬為吾所得之资料大率网路搜得。余以其人浅薄,一笑置之。龙文自忖读书不求甚解,然自儿时即喜诵读,兼爱抄录诗文书籍。与明代张溥读书方法相彷佛。张氏每读一过,抄录一遍,抄毕即焚,再行抄录。故号其书斋為七录斋。龙文记得初中时代抄写过《西厢记》《唐诗三百首》《魏晋南北朝赋选》,高中时代抄写过《古诗源》《唐绝句精华》《散宜生诗》《杜诗》等。大学时期,很少抄书了。原因是大学时期家裡供给的零用钱多了些,可以省下来买书了。所以抄书习惯就戒掉了。工作一段时间后,有了电脑,於是抄书习惯变成了输入电脑。输入电脑,方便资料的传播,对於广大诗友同道脾益良多。记得龙文几年前将一部《诗韵合璧》全数韵字输入到电脑内,发佈在网上,使成真正的“完璧”。网友诸君悉称便利。
打字输入,与手写抄书,两者似乎性质一样的。读书的一种方法而已。此外之用途,就是可以发佈到网上,更加广泛的传播,方便更多的网友得到有时候还算难以得到的资料。如此而已。
《律诗定体》全一卷
先文简公手定 新城家塾传本
【1】五言仄起不入韵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好风天上至,(如上字拗用平,则第三字必用仄救之。古人第三字拗用者多,若第四句则不可。)凉雨晚来过。翠岛浮香靄,瑶池澹绿波。九重閒视草,时复幸鸞坡。(注:乃单拗,双拗之法。)
平作○,仄作●,必不可易者作‥…,平不可换仄者作☉,仄可换平者作□,凡可不论者勿论。(二四定式止作○●。)作◎。
【龙文按:因為电脑输入的问题,无法在每个字下面注以符号,乃将此首平仄列出如次:】
□●‥○●,‥○●●○。◎○‥●●,◎●●○○。□●‥○●,○○●●○。◎○‥●●,◎●●○○。
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大约仄可换平,平断不可换仄,第三字同此。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
【2】五言仄起入韵
夏过日初长,(第三字用仄声,餘与不入韵者同。)连朝雨送凉。卷帘书帙静,开户燕泥香。赐果来东阁,分冰近玉牀。小臣刀侍从,屡得被恩光。
□●…○○,‥○●●○。◎○‥●●,◎●●○○。□●‥○●,○○●●○。◎○‥●●,◎●●○○。
【3】五言平起不入韵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忝向鸞臺下,仍看雁影连。夜间方步月,漏尽欲朝天。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
凡第三字俱以平仄平仄联下,与仄起不入韵者相同。
【4】五言平起入韵(平起入韵者,可与仄起入韵同。)
花枝暖欲舒,粉署夜方初。世职推传盛,春刑是减除。芸香能护字,铅槧喜呈书。此地从头白,经年望稚车。
‥○●●○,◎●…○○。○●‥○●,‥○●●○。◎○○●●,◎●●○○。☉●‥○●,‥○●●○。
【5】七言平起不入韵
振衣直上江天阁,(直字可平,凡仄可使单。)怀古仍(此字关系。)登海岳楼。三楚风涛杯底合,九江云物坐中收。石牌落照翻孤影,玉带山(此字关系。)门访旧游。我醉吟诗最高(二字本宜平仄,而最高二字系仄平,此谓单句第六字拗用平,则第五字必用仄以救之,与五言三四字一例。)顶,蛟龙惊起暮潮秋。
凡七言第一字俱无论。第三字与五言第一字同例。凡双句第三字应仄声者可拗平声,应平声者不可拗仄声。
□□☉●‥○●,◎●‥○●●○。◎●◎○○●●,◎○○●●○○。◎○●●‥○●,◎●‥○●●○。◎●‥○●☉●,◎○◎●●○○。
【6】七言平起入韵
轻阴小雨夜连晨,中使传呼散紫辰。天气薰蒸疑作暑,风光廻转欲留春。班分輦道花迎佩,仗出宫墙柳映人。独喜联鑣归去早,六街消尽马蹄尘。
◎○◎●…○○,◎●‥○●●○。◎●◎○○●●,◎○○●●○○。◎○●●‥○●,◎●‥○●●○。◎●◎○○●●,◎○○●…○○。
【7】七言仄起入韵
待旦金(此字必平,凡平不可令单。此字关系。起句比三,五,七句。)门漏未稀,鸡鸣月落露霏霏。珠璣灿列星文动,剑佩森(此字关系。)严彩仗飞。十二凤楼开瑞色,三千鳧舃庆垂衣。太平有道凝毓日,万国风(关系)云护紫微。
◎●‥○●●○,◎○◎●●○○。◎○●●‥○●,◎●‥○●●○。◎●◎○○●●,◎○◎●●○○。◎○◎●●‥○●,◎●‥○●●○。
【8】七言仄起不入韵
不见闭门陈正字,岭云江树五年餘。秋风欲下华阳馆,粤客纔通尺素书。蒲涧红泉应不改,罗浮翠羽梦全疏。天南耊旧今头白,珍重新诗独起予。
◎●◎○○●●,◎○◎●●○○。◎○◎●‥○●,◎●‥○●●○。◎●◎○○●●,◎○◎●●○○。◎○◎●●‥○●,◎●○○●●○。
(完毕。)
| 《律诗定体》是清初王士祯采用例诗加注的方式阐明律诗写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明确提出了拗和救的原理以及避孤平的原则。这从其目录可一目了然:
【1】五言仄起不入韵
【2】五言仄起入韵
【3】五言平起不入韵
【4】五言平起入韵
【5】七言平起不入韵
【6】七言平起入韵
【7】七言仄起入韵
【8】七言仄起不入韵 |
八个标题,八首例诗:
【1】五言仄起不入韵 ----夏日喜雨写怀 其一(明·金幼孜)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好风天上至,凉雨晚来过。
翠岛浮香靄,瑶池澹绿波。九重閒视草,时复幸鸞坡。
【2】五言仄起入韵 ----夏日喜雨写怀 其二(明·金幼孜)
夏过日初长,连朝雨送凉。卷帘书帙静,开户燕泥香。
赐果来东阁,分冰近玉牀。小臣刀侍从,屡得被恩光。
【3】五言平起不入韵 ----奉和给事寓直(唐·崔峒)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忝向鸞臺下,仍看雁影连。
夜间方步月,漏尽欲朝天。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4】五言平起入韵 ----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唐·杨巨源)
花枝暖欲舒,粉署夜方初。世职推传盛,春刑是减除。
芸香能护字,铅槧喜呈书。此地从头白,经年望稚车。
【5】七言平起不入韵 -----登金山二首其一 (清 王士祯)
振衣直上江天阁,怀古仍登海岳楼。三楚风涛杯底合,九江云物坐中收。
石牌落照翻孤影,玉带山门访旧游。我醉吟诗最高顶,蛟龙惊起暮潮秋。
【6】七言平起入韵- -----四月五日微雨免朝与李太史世贤步出皇城门喜而有作(明·程敏政)
轻阴小雨夜连晨,中使传呼散紫辰。天气薰蒸疑作暑,风光廻转欲留春。
班分輦道花迎佩,仗出宫墙柳映人。独喜联鑣归去早,六街消尽马蹄尘。
【7】七言仄起入韵
待旦金门漏未稀,鸡鸣月落露霏霏。珠璣灿列星文动,剑佩森严彩仗飞。
十二凤楼开瑞色,三千鳧舃庆垂衣。太平有道凝毓日,万国风云护紫微。
【8】七言仄起不入韵
不见闭门陈正字,岭云江树五年餘。秋风欲下华阳馆,粤客纔通尺素书。
蒲涧红泉应不改,罗浮翠羽梦全疏。天南耊旧今头白,珍重新诗独起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