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4|回复: 12

关于王渔洋的孤平拗救论(旧帖重发)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16 02: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9-5-16 03:03 编辑

关于王渔洋的孤平拗救论(旧帖重发)
针叶林发表于 2018-2-20 23:05:32
关于清王士稹(渔洋山人)的孤平拗救论

有人这样说:“清人王士稹诗论,平不令单,即指平声双音节中只有一个平声,即单平,现多称孤平。同理,单仄亦不合常式,宜救为善。逢拗必救,救则律也。”

-----这段话有很多不准确处。

1,所谓“平不令单”,王士稹并不是指“平声双音节中只有一个平声,即单平,现多称孤平。”
2,说“同理,单仄亦不合常式,宜救为善。”是无据的任意发挥,王士稹并无此“单仄”之论。
3,说“逢拗必救,救则律也。”是将拗救扩大化。事实是小拗多数是可以不救的,甚至大拗也有不救的。”

一,王士稹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拗救的思想。
何谓双拗: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即上下两句皆拗,以取得平仄之均衡。
何谓单拗: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即所谓本句自救,平仄数保持不变,形成特拗句单句的情况。
二,所谓“平不令单”之意:
清王士稹的《律诗定体》首次倡导忌孤平论:“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二字相连,不可令单也。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平无妨也。大约仄可换平,平断不可换仄,第三字同此。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后李汝襄《广声调谱》:“孤平为近体诗之大忌,以其不叶也。”
这里明确指出:
1.“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指五律中的“双句”即平声结尾的押韵句“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二字相连,不可令单也。”不是指单数句也。
2,若双数押韵句是“仄仄仄平平”句式(“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均可。
3,单句,无论是“平平平仄仄”,还是“仄仄平平仄”,“第一字可勿论”,即可以存在“仄平平仄仄”和“平仄平平仄”----可见无“孤仄”之论。


附:《律诗定体》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2-22 08:4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2-22 13:16 编辑

 《律诗定体》全一卷
   先文简公手定 新城家塾传本  《律诗定体》全录   【清】王士禎 撰
   祁阳龙文鸳侣 敬录於2013年7月21日
   
   龙文按:《律诗定体》,清王士禎撰。龙文近来上诗词雅集,為某狂诬為吾所得之资料大率网路搜得。余以其人浅薄,一笑置之。龙文自忖读书不求甚解,然自儿时即喜诵读,兼爱抄录诗文书籍。与明代张溥读书方法相彷佛。张氏每读一过,抄录一遍,抄毕即焚,再行抄录。故号其书斋為七录斋。龙文记得初中时代抄写过《西厢记》《唐诗三百首》《魏晋南北朝赋选》,高中时代抄写过《古诗源》《唐绝句精华》《散宜生诗》《杜诗》等。大学时期,很少抄书了。原因是大学时期家裡供给的零用钱多了些,可以省下来买书了。所以抄书习惯就戒掉了。工作一段时间后,有了电脑,於是抄书习惯变成了输入电脑。输入电脑,方便资料的传播,对於广大诗友同道脾益良多。记得龙文几年前将一部《诗韵合璧》全数韵字输入到电脑内,发佈在网上,使成真正的“完璧”。网友诸君悉称便利。
   打字输入,与手写抄书,两者似乎性质一样的。读书的一种方法而已。此外之用途,就是可以发佈到网上,更加广泛的传播,方便更多的网友得到有时候还算难以得到的资料。如此而已。
   
   《律诗定体》全一卷
   先文简公手定 新城家塾传本
   
   【1】五言仄起不入韵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好风天上至,(如上字拗用平,则第三字必用仄救之。古人第三字拗用者多,若第四句则不可。)凉雨晚来过。翠岛浮香靄,瑶池澹绿波。九重閒视草,时复幸鸞坡。(注:乃单拗,双拗之法。)
   平作○,仄作●,必不可易者作‥…,平不可换仄者作☉,仄可换平者作□,凡可不论者勿论。(二四定式止作○●。)作◎。
   【龙文按:因為电脑输入的问题,无法在每个字下面注以符号,乃将此首平仄列出如次:】
   □●‥○●,‥○●●○。◎○‥●●,◎●●○○。□●‥○●,○○●●○。◎○‥●●,◎●●○○。
   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大约仄可换平,平断不可换仄,第三字同此。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
   
   【2】五言仄起入韵
   夏过日初长,(第三字用仄声,餘与不入韵者同。)连朝雨送凉。卷帘书帙静,开户燕泥香。赐果来东阁,分冰近玉牀。小臣刀侍从,屡得被恩光。
   □●…○○,‥○●●○。◎○‥●●,◎●●○○。□●‥○●,○○●●○。◎○‥●●,◎●●○○。
   
   【3】五言平起不入韵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忝向鸞臺下,仍看雁影连。夜间方步月,漏尽欲朝天。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
   凡第三字俱以平仄平仄联下,与仄起不入韵者相同。
   
   【4】五言平起入韵(平起入韵者,可与仄起入韵同。
   花枝暖欲舒,粉署夜方初。世职推传盛,春刑是减除。芸香能护字,铅槧喜呈书。此地从头白,经年望稚车。
   ‥○●●○,◎●…○○。○●‥○●,‥○●●○。◎○○●●,◎●●○○。☉●‥○●,‥○●●○。
   
   【5】七言平起不入韵
   振衣直上江天阁,(直字可平,凡仄可使单。)怀古仍(此字关系。)登海岳楼。三楚风涛杯底合,九江云物坐中收。石牌落照翻孤影,玉带山(此字关系。)门访旧游。我醉吟诗最高(二字本宜平仄,而最高二字系仄平,此谓单句第六字拗用平,则第五字必用仄以救之,与五言三四字一例。)顶,蛟龙惊起暮潮秋。
   凡七言第一字俱无论。第三字与五言第一字同例。凡双句第三字应仄声者可拗平声,应平声者不可拗仄声。
   □□☉●‥○●,◎●‥○●●○。◎●◎○○●●,◎○○●●○○。◎○●●‥○●,◎●‥○●●○。◎●‥○●☉●,◎○◎●●○○。
   
   【6】七言平起入韵
   轻阴小雨夜连晨,中使传呼散紫辰。天气薰蒸疑作暑,风光廻转欲留春。班分輦道花迎佩,仗出宫墙柳映人。独喜联鑣归去早,六街消尽马蹄尘。
   ◎○◎●…○○,◎●‥○●●○。◎●◎○○●●,◎○○●●○○。◎○●●‥○●,◎●‥○●●○。◎●◎○○●●,◎○○●…○○。
   
   【7】七言仄起入韵
   待旦金(此字必平,凡平不可令单。此字关系。起句比三,五,七句。)门漏未稀,鸡鸣月落露霏霏。珠璣灿列星文动,剑佩森(此字关系。)严彩仗飞。十二凤楼开瑞色,三千鳧舃庆垂衣。太平有道凝毓日,万国风(关系)云护紫微。
   ◎●‥○●●○,◎○◎●●○○。◎○●●‥○●,◎●‥○●●○。◎●◎○○●●,◎○◎●●○○。◎○◎●●‥○●,◎●‥○●●○。
   
   【8】七言仄起不入韵
   不见闭门陈正字,岭云江树五年餘。秋风欲下华阳馆,粤客纔通尺素书。蒲涧红泉应不改,罗浮翠羽梦全疏。天南耊旧今头白,珍重新诗独起予。
   ◎●◎○○●●,◎○◎●●○○。◎○◎●‥○●,◎●‥○●●○。◎●◎○○●●,◎○◎●●○○。◎○◎●●‥○●,◎●○○●●○。
   (完毕。)
   
《律诗定体》是清初王士祯采用例诗加注的方式阐明律诗写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明确提出了拗和救的原理以及避孤平的原则。这从其目录可一目了然:

【1】五言仄起不入韵
【2】五言仄起入韵
【3】五言平起不入韵
【4】五言平起入韵

【5】七言平起不入韵
【6】七言平起入韵
【7】七言仄起入韵
【8】七言仄起不入韵
八个标题,八首例诗:
1】五言仄起不入韵     ----夏日喜雨写怀 其一(明·金幼孜)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好风天上至,凉雨晚来过。
翠岛浮香靄,瑶池澹绿波。九重閒视草,时复幸鸞坡。
2】五言仄起入韵        ----夏日喜雨写怀 其二(明·金幼孜)
夏过日初长,连朝雨送凉。卷帘书帙静,开户燕泥香。
赐果来东阁,分冰近玉牀。小臣刀侍从,屡得被恩光。
3】五言平起不入韵     ----奉和给事寓直(唐·崔峒)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忝向鸞臺下,仍看雁影连。
夜间方步月,漏尽欲朝天。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4】五言平起入韵        ----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唐·杨巨源)
花枝暖欲舒,粉署夜方初。世职推传盛,春刑是减除。
芸香能护字,铅槧喜呈书。此地从头白,经年望稚车。
5】七言平起不入韵     -----登金山二首其一  (清  王士祯)
振衣直上江天阁,怀古仍登海岳楼。三楚风涛杯底合,九江云物坐中收。
石牌落照翻孤影,玉带山门访旧游。我醉吟诗最高顶,蛟龙惊起暮潮秋。
6】七言平起入韵-          -----四月五日微雨免朝与李太史世贤步出皇城门喜而有作(明·程敏政)
轻阴小雨夜连晨,中使传呼散紫辰。天气薰蒸疑作暑,风光廻转欲留春。
班分輦道花迎佩,仗出宫墙柳映人。独喜联鑣归去早,六街消尽马蹄尘。
7】七言仄起入韵
待旦金门漏未稀,鸡鸣月落露霏霏。珠璣灿列星文动,剑佩森严彩仗飞。
十二凤楼开瑞色,三千鳧舃庆垂衣。太平有道凝毓日,万国风云护紫微。  
8】七言仄起不入韵
不见闭门陈正字,岭云江树五年餘。秋风欲下华阳馆,粤客纔通尺素书。
蒲涧红泉应不改,罗浮翠羽梦全疏。天南耊旧今头白,珍重新诗独起予。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03: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鬓衰时叹乡山远,地僻每伤故旧疏。
上句七言双救句。(“时”字自救“鬓衰”孤平,他救下句“每伤”孤平。

------出句救对句孤平,这个新鲜,没看到过(山雨)
------每,或可代之以频。(植杖叟)

------山雨,植杖叟 意见是对的。出句无法救对句的孤平。孤平一旦出现就不能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03: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9-5-16 03:48 编辑

王士祯(渔洋山人)诗
   “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大约仄可换平,平断不可换仄,第三字同此。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王渔洋《律诗定体》)
王士祯诗中的“单平,单仄”:
哭刘公勇吏部二首其二
廿年艺苑忝同游,回忆音尘泪不收。
结客曾倾四公子,论兵欲动五诸侯。
故人半化辽东鹤,世事终输阁道牛。
手定君文才几日,可怜马策恸西州。
-----请注意这二句:
廿年艺苑忝同游,
可怜马策恸西州。
----仄平仄仄仄平平,不犯孤平。
故人半化辽东鹤,
仄平仄仄平平仄,
----亦非孤平句。


另:
回忆音尘泪不收。
平仄平平仄仄平,
----也不叫犯“孤仄”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6 07: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渔洋的《律诗定体》,纯属王渔洋弟子和家人为了捍卫王渔洋的造假!
赵执信的《声调谱》,为何迟迟不敢出版,皆因害怕王渔洋!王渔洋是反对赵执信《声调谱》的!

点评

你若无证据别只凭猜想乱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6 1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0: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5-16 07:07
王渔洋的《律诗定体》,纯属王渔洋弟子和家人为了捍卫王渔洋的造假!
赵执信的《声调谱》,为何迟迟不敢出 ...

你若无证据别只凭猜想乱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5-16 10: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
咋不谈此句!王力不懂,其粉条固然不懂。

点评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两句属于标准律句,有什么好谈的? 王渔洋说若依字换仄,则爽字换平,为小拗对句救。王力怎么不懂?自己说比王力还厉害,有意思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6 1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6 10: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5-16 10:05
你若无证据别只凭猜想乱说!

《律诗定体》,假若这是王渔洋的,王渔洋为何生前不刊行?
再说,王渔洋的生前著作,没有拗救、孤平说的只言片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0: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5-16 10:10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
咋不谈此句!王力不懂,其粉条固 ...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两句属于标准律句,有什么好谈的?
王渔洋说若依字换仄,则爽字换平,为小拗对句救。王力怎么不懂?自己说比王力还厉害,有意思吗? 

点评

这两句属于标准律句,有什么好谈的? 。。。。。 看来你也不懂!此处拗为孤平,渔洋称必救,王力却称小拗,可救可不救。误导一些沒脑子的人摇旗呐喊。其理论远不如启功。 我摆自己观点,跟你何涉!?不信则罢,有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6 14: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0: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先生关于诗词格律中“拗救”的论述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 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 "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 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 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 )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 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 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和(a )(b )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 )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 )或(c )。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 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31].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 是(c )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b )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a )(c )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 "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这是(a )(c )两类的结合。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 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a )(b )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 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 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 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0: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9-5-16 11:51 编辑

仄仄仄平仄,-----王力称为半拗,可救可不救。不救例很多: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王维)
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
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
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可见王力观点比王渔洋更客观全面。(王渔洋:“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必”字若换为“多”字就更准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5-16 14: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5-16 10:20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两句属于标准律句,有什么好谈的?

这两句属于标准律句,有什么好谈的?
。。。。。
看来你也不懂!此处拗为孤平,渔洋称必救,王力却称小拗,可救可不救。误导一些沒脑子的人摇旗呐喊。其理论远不如启功。
我摆自己观点,跟你何涉!?不信则罢,有什么意思专文瞎批?一无耻坛霸也。去也

点评

不懂则学,弄清本义,非常必要。看来王力挨骂,实属冤哉枉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6 14: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4: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5-16 14:39
这两句属于标准律句,有什么好谈的?
。。。。。
看来你也不懂!此处拗为孤平,渔洋称必救,王力却称小拗 ...

不懂则学,弄清本义,非常必要。看来王力挨骂,实属冤哉枉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22: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9-5-16 22:27 编辑

何谓“平不令单”?请准确领会王渔洋的意思!

王渔洋(王世祯)在“律诗定体”书中提出了“平不令单”的概念。有的人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说什么律诗“孤平”之忌就是忌所有的“两仄夹一平”,即使仄声收尾句如“仄平仄仄仄”也是犯“孤平”,完全违背了王渔洋的原意!

【1】五言仄起不入韵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好风天上至,(如上字拗用平,则第三字必用仄救之。古人第三字拗用者多,若第四句则不可。)凉雨晚来过。翠岛浮香靄,瑶池澹绿波。九重閒视草,时复幸鸞坡。(注:乃单拗,双拗之法。)
   平作○,仄作●,必不可易者作‥…,平不可换仄者作☉,仄可换平者作□,凡可不论者勿论。(二四定式止作○●。)作◎。
   【龙文按:因為电脑输入的问题,无法在每个字下面注以符号,乃将此首平仄列出如次:】
   □●‥○●,‥○●●○。◎○‥●●,◎●●○○。□●‥○●,○○●●○。◎○‥●●,◎●●○○。
   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大约仄可换平,平断不可换仄,第三字同此。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
   
-----王渔洋:仄起五律单数句:仄仄平平仄,若第三字换为仄声成拗句:仄仄仄平仄,则双数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也要换作平声成拗句:平平平仄平;-----这叫“双拗之法”(王力将“仄仄仄平仄”称为“半拗”,对句可救可不救。救法:对句第三字由仄改平)。

----王渔洋:第三句“”好风天上至”如果第四字“上”字拗用平声字,则第三字“天”字处必用仄救之,所谓“四拗三救”句:平平仄平仄。古人第三字拗用者多(一三五不论),若第四句则不可(二四六分明)。所以若第四字平仄拗了,第三字必救-----这乃是“单拗法”,(王力叫本句自救句,也叫“特殊拗句”)

-----王渔洋:“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
    王渔洋在此提出一重要概念:五律中的双数句(即平声结尾的押韵句)第二第四字对应为“平”“仄”者即“平平仄仄平”句型中,第一字必平,断不可仄,以形成两个平声字相连,“不可令单也”-----王渔洋如此强调的,就是律诗的大忌:即孤平之定义!可见“平不令单”是有严格条件的:
  1,双数句即平声收尾句;
  2,限于平平仄仄平句型的前面两字,若第一字是仄,就是孤平句型“仄平仄仄平”!

------王渔洋:“五律,凡双句...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大约仄可换平,平断不可换仄,第三字同此。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
     王渔洋说的是:五律的双数句若是“仄仄仄平平”句型,第一字平仄皆可。平仄仄平平也可以。
     这就是说:按律仄可以换平(即平仄仄平平可以),平断不可以换仄(即平平仄仄平不可以换作“仄平仄仄平”。

------这就是王渔洋对第一首五律注解的准确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06: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