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9-1-13
威望124
金钱1007
贡献853
高级会员

威望- 124 点
贡献- 853 次
金钱- 1007 枚
|
本帖最后由 涂鸦之评 于 2019-5-11 20:09 编辑
改作与原作的对比
网人改作:
君欲推云拂旧弦,我随燕雀遣经年。
琴台月冷人多病,鸾镜颜催泪有鹃。
一钥贴身成浪迹,空车着雨入浮烟。
休言真是春消息,数笔心情写怅然。
原作:
君欲吹云拂旧弦,我随燕雀遣经年。
琴台月冷人多病,寓舍颜催泪有鹃。
一钥贴身成浪迹,空车著雨染浮烟。
休言真个无消息,数笔秋情写怅然。
评:
“推云”肯定是不如“吹云”轻灵的,如果作隐意推理,解释也会不同,吹云即可以理解为吹开也可以理解为吹出吹生,推云只能是推开推脱。
有了推,就诞生了第三者的概念,而且一个“随”字让成了主角“鹃”成了排名在燕和雀后面的小五,这就尴尬了。
“寓舍”“琴台”总有一个地位是尴尬的。“鸾镜”与“鹃”表面看似乎可以拉上关系,其实是不同层面,如果隐用鹃泣意,一个在视觉一个在声觉的,是结构病,如果是用鸾照镜的典故,那就更不适合拉上“鹃”了。
“一钥贴身”是个问题,带着钥匙出去不算问题,问题是出去了思想上还惦记着钥匙,和第三联的后段是完全不同的状态,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就会如同六根未净却大悟圆通般荒谬。
“入”好还是“染”好?动态一定优于静态吗?肯定不是,得看文章的追求及其效果。前面“成浪迹”已经说出了主角的动态状况,“入”只能是加强,弄得不好还成多余,况且“成浪迹”是长时效的,“入浮烟”是短时效的,由长到短是递减效应,这就有问题了。而“染浮烟”是以静承接上句的动,是互相配合的,更重要的是,可以解释为浪迹过程中夜间停车路边的短暂休息,这样能增加体现浪迹的辛苦。
“春消息”是糟糕的,前面没有任何铺垫,无论是关于景的还是情绪的,硬生出来的。
改作之意:
改作中的“君”是很花的,拥有一帮子燕雀鹃,还有原旧侣,不少于四个伴。主角“鹃”既然是小五,要么是很能争宠的人,要么是容易受人摆弄的人。能争宠的不适合后面的描写,太相反了;易受摆弄的其实也不怎么适合后面的描写,过于弱势的人产生不了后面所描写的惆怅级别。
原作中“君”与“我”各行其是,没有关联性,所以排除了情侣关系。因为第一句是有欲实施性的表达,而这个“我”完全在另一个层面“随燕雀”,所以排除了是“欲”的对象,也就是排除了情侣关系。改作中的“我”当然也不是“君欲”的对象,这个对象是原旧侣。
原作之意:
原作中的“君”和主角是朋友关系,朋友欲追求新状态,可能是要旧侣和好而变为居家状态,与主角分开了,即使有联系也会变的极少,而主角可能因为经济状况依然还要继续奔波劳累。那么“寓舍……有鹃”就是家中有妻孤零零,“一钥贴身”也好解了。但是被借题发挥的“君”没有后笔着落是个缺点。
所以回头看,“寓舍”“有鹃”的组合是有内在关系的,改成“鸾镜”就逻辑崩溃了。总体看各种比喻之间的配合不是很好,有些散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