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3|回复: 2

平水韵是不是继承南朝时期沈约的江东韵?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8 21: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9-5-8 21:54 编辑

金筑子按:此文发在国学纵横,梅花山人是国学纵横的轮值首版。他不在国学纵横发言,却写了一篇《批判金筑子平水韵音是吴语的谬论》发来理论版,一派文革造反派腔调。于是将此文重发于此!

平水韵是不是继承南朝时期沈约的江东韵?

    我这个观点被人质疑为没有依据,质疑者认为:
    一、认为平水韵即大体是唐代时音,因此唐人写诗是按当时的时音押韵的。持这个观的人是王力。
    二、认为平水韵即唐高宗时期的许敬宗的“奏合而用之”。但无人证明《广韵》的同用独用即是许敬宗的“奏合而用之”,这只是一种猜测,因为从《唐韵》残本里没发现有许敬宗的“奏合而用之”的记载。
    王力的“大体唐代时音”说,和可能是许敬宗的奏合同用说都经不起推敲。原因如下:
    一、唐代时音不可能是到了唐朝突然产生的,唐时音必可上溯到六百年的汉代。即唐近体诗的押韵字应该与这六百年间的诗的用韵大体相同。
    二、在许敬宗奏请之前的初唐三十年间,更上推至隋朝、南朝时期的永明体用韵,与唐近体诗的用韵是相同的,这就证明近体诗的押韵只是一种历史沿袭,与许敬宗的奏请无关。
    更为重要的是,隋代法言的《切韵》分部,就认为自六朝沿袭下来的押韵习惯早已不符合人们的现实音了,陆法言将这早已不符合人们现实音者分其为两部。现举人们认为平水韵中最不押韵的两个部:
    一、十三元“元、魂”互押;
    二、十灰“来、回”互押。
    陆法的《切韵》是把“元”分为“元第二十二,魂第二十三”两个部的。“来、回”分为“灰第十五”、“咍第十六”。可见,元魂押韵、来回押韵,在隋代就已经不合理,人们只是由于近体诗的格律来自永明体,因此押韵习惯也沿袭永明体的用韵罢了。那么永明体用的是什么韵呢?我们知道永明体时代沈约发现了汉语四声,遂以平上去入声调分用于诗句,沈约为江东人,他必然以江东口音为韵,我们可以推论当时沈约编了一部江东韵,只是于《切韵》成书后失传了。第二,查永明体诗的用韵与唐近体诗的用韵基本相同,即可认为“平水韵”即“江东韵”。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8 22: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乱扣文革腔调的帽子之徒即文革遗孽,此金筑子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9 14: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沈约为江东人,他必然以江东口音为韵,我们可以推论当时沈约编了一部江东韵,只是于《切韵》成书后失传了。

-----这种逻辑推理相当主观和武断。是哪里人就是哪里韵吗?你是贵州大山里出身就可以命名黔山韵吗?毫无科学严谨态度,真是乱弹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06: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