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关于二〇一九年五月四日以后诗词用韵的公告

  [复制链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5: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5:29
庄俗主要在文法,声律只要不是走形成俗俚怪腔,就不会影响到庄俗效果上。
唐代对声律的研究不完善,去声韵 ...

什么唐代对声律的研究不完善?是唐代的去声分化不完全好么?没读过汉语语音史?没读过古代汉语?没读过汉语诗律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5: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5:32
什么唐代对声律的研究不完善?是唐代的去声分化不完全好么?没读过汉语语音史?没读过古代汉语?没读过汉 ...

你可以举例上去通押的唐代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5: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5:34
你可以举例上去通押的唐代律诗。

上去通押的唐代律诗一时恐难举例,古风倒不难,要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5: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5:36
上去通押的唐代律诗一时恐难举例,古风倒不难,要么

我觉得你举不出上去通押的唐代律诗。古风就别扯进来了,这点认知你难道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5: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5:34
你可以举例上去通押的唐代律诗。

这里我们附带谈一谈上去通押。在四声当中,上声韵和去声韵字数最少,因此,诗人们偶然把上声字和去声字通押。又因这两个声调的字本来就有点儿流动不居,有些字本有上去两读,有些字大约在晚唐(或最早)已④混入了去声,所以更容易造成上去通押的情形。但是,这种情形在盛唐以前几乎没有,直到中晚唐以后才比较多些。例如:(上声以·为记)
  ……比屋皆可封,谁家不相庆。林疏远村出,野旷寒山静。帝城云里深,渭水天边映。(王维奉和圣制登降圣观)
  (广韵,静字无去声,平水韵,静字有去声,待考。)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杜甫石壕吏。)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白居易长恨歌。)
  ……最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同上)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元稹连昌宫词)
  ……彭门十万皆雄勇,首戴公恩若山重。廷评日下握灵蛇,书记眼前吞彩凤。(李商隐偶成)
  尽说青云路,有足皆可至…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下有千朱门,何们介孤士?(孟郊长安旅情。)
  尔去东南夜,我无西北梦。谁言贫别易,贫别愁更重。晓色夺明月,征人逐群动。秋风楚涛高,旅榜将谁共?(孟郊送从弟郢东归。)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张籍北邙行。)
  …翠华西去几时返?枭巢乱鸟藏鸷燕。御门空锁五十年。税彼农夫修王殿。(张籍洛阳行。)
  …夜雨冈头食榛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老夫采玉歌。)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白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同上)
  (啸皓通韵,上去通押)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李贺秦宫诗。)
  (画属卦韵,马卦通韵,上去通押。)
  月落大堤上,女垣楼鸟起。细露灭团红。寒香解夜醉。(李贺石城晓)
  …壮士臂立绿条鹰,佳人袍画金泥凤。椽烛那知夜漏残,银貂不管晨霜重。一梢红破海棠回,数蕊香新早梅动。酒徒诗社朝莫忙,日月匆匆迭宾送。(陆游怀成都。)
  水边小邱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筒。一径蛇蟠不容脚,平处乃可十客坐。袅袅共看风枝舞,蔌蔌时听春箍堕。古佛不妆香火冷,瘦僧如腊袈裟破。(陆游城西接待院后竹下作)
  25.11有些字虽有上去两读,然而意义不同,例如重,上声,轻重也,形容词;去声,更为也,副词。树,去声,树木也,名词;上声,建树也,动词。泻,上声,倾泻也,去声,吐泻也。由此看来,上面的重,树,泻等字仍应认为上去通押。有些字是全浊音的上声,如土,重,动,坐,堕之类,大约在中晚唐以后,口语里已读入去声(像现代官话一样),所以依韵书虽当认为上去通押,若依口语却是纯粹的用去声韵。剩下来只有杜甫的以苦韵戍,白居易的以旧韵柳,张籍的以返韵燕,以土韵树,李贺的以啸韵袅。以马韵画,以起韵醉,是真正的上去通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5: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5:43
这里我们附带谈一谈上去通押。在四声当中,上声韵和去声韵字数最少,因此,诗人们偶然把上声字和去声字通 ...

搞什么?乱乱的,随便看了一个“鸳鸯瓦冷霜华重”不是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5: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5:38
我觉得你举不出上去通押的唐代律诗。古风就别扯进来了,这点认知你难道没有? ...

这里涉及到对律诗的认知问题,近体很狭义只以平声韵为凭,对广义上仄韵律存在争议,你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5: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5:46
搞什么?乱乱的,随便看了一个“鸳鸯瓦冷霜华重”不是律诗。

93楼不是说了古风吗,什么脑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5: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5:47
这里涉及到对律诗的认知问题,近体很狭义只以平声韵为凭,对广义上仄韵律存在争议,你不知道? ...

全部用去声韵的律诗,就是对声韵和谐度认知不全的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5: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5:49
93楼不是说了古风吗,什么脑袋

我不是说了么古风不能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5: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5:51
我不是说了么古风不能算。

你是说了么古风不能算,但古风上去通韵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仄韵律算不算律诗必须先统一在共同认知的前题下才说能说到其它,否则只能是鸡同鸭讲--永远讲不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5: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5:55
你是说了么古风不能算,但古风上去通韵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仄韵律算不算律诗必须先统一在共同认知的前题下 ...

古风都可以换韵呢,还能在乎上去通押么?什么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5: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5:50
全部用去声韵的律诗,就是对声韵和谐度认知不全的证明。

重申,仄韵律算不算律诗必须先统一在共同认知的前题下才说能说到其它,否则只能是鸡同鸭讲--永远讲不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5: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5:56
古风都可以换韵呢,还能在乎上去通押么?什么脑子?

换韵和通押是同一概念么,脑子什么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6: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5:57
换韵和通押是同一概念么,脑子什么做的?

你连宽容度都不懂?换韵比上去通押宽容度更高,特别是只押两个韵就换韵的证明最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6: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6:00
你连宽容度都不懂?换韵比上去通押宽容度更高,特别是只押两个韵就换韵的证明最明显。 ...

换韵是换韵,通押是通押,换韵平上去入任何一声任何一韵都可换来换去,通押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6: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6:03
换韵是换韵,通押是通押,换韵平上去入任何一声任何一韵都可换来换去,通押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 ...

上去通押本来就是比全去声韵要和谐。宽容度自然是低于换韵。无论大小范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2 16: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6:03
换韵是换韵,通押是通押,换韵平上去入任何一声任何一韵都可换来换去,通押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 ...

换韵也不只是平上去入换来换去。同平同上同去同入什么情况是通押,什么情况是换韵,视具体标准而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589

帖子

23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1
贡献
626
金钱
819
 楼主| 发表于 2019-5-2 16: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5:56
古风都可以换韵呢,还能在乎上去通押么?什么脑子?

大眼怪有眼无神,程溪钓叟有脑无筋,堪称难兄难弟。
他们胡说些什么都不算稀奇,不必当真,理解万岁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6: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2 16:08
换韵也不只是平上去入换来换去。同平同上同去同入什么情况是通押,什么情况是换韵,视具体标准而定。 ...

平上去入在唐之后能通押么,搞清楚先

诗经时代平上入可通押,哪是上古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6: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6:06
上去通押本来就是比全去声韵要和谐。宽容度自然是低于换韵。无论大小范围。 ...

上去通押本来就是比全去声韵要和谐?

这里我们附带谈一谈上去通押。在四声当中,上声韵和去声韵字数最少,因此,诗人们偶然把上声字和去声字通押。又因这两个声调的字本来就有点儿流动不居,有些字本有上去两读,有些字大约在晚唐(或最早)已④混入了去声,所以更容易造成上去通押的情形。但是,这种情形在盛唐以前几乎没有,直到中晚唐以后才比较多些。
看清楚先,即便古代都是偶然,于今而言,上去的具体调值是确定的,不同调值比同调值还更和谐?真不知你脑袋是什么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6: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涂鸦之评 于 2019-5-2 16:47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6:25
上去通押本来就是比全去声韵要和谐?

这里我们附带谈一谈上去通押。在四声当中,上声韵和去声韵字数最少 ...

如果你感觉不到“上去通押比全去声韵要和谐”,说明你是机器人喘气——不通人事,只能靠翻个书来辩论,不是实际声律创作者。
唐代有全去声律诗,我是没见过有上去通押的,偶有貌似却又实际是上去双读所致的假象,说明唐代对上去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但是宋词却是实实在在的上去通押了,不仅长调,小令也有,说明不是什么搞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6: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6:45
如果你感觉不到“上去通押比全去声韵要和谐”,说明你是机器人喘气——不通人事,只能靠翻个书来辩论,不 ...

你的理论是靠感觉而不是靠依据的?按你这逻辑,我感觉你是山顶洞人还没进化行不行?

宋词是另一种独立的诗体,它是用韵本来就宽于诗韵,你不懂?曲的用韵还更宽呢,平仄可通押,是否更更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6: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6:52
你的理论是靠感觉而不是靠依据的?按你这逻辑,我感觉你是山顶洞人还没进化行不行?

宋词是另一种独立 ...

依据?古风也是依据,你又视而不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7: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委会特约记者 发表于 2019-5-2 16:16
大眼怪有眼无神,程溪钓叟有脑无筋,堪称难兄难弟。
他们胡说些什么都不算稀奇,不必当真,理解万岁罢! ...

观其言:瞎眼怪只是个混混,没料;梅花山人只会翻书本搞辩论,没有诗词上的真才实学,对一些创作型知识一窍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7: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6:55
依据?古风也是依据,你又视而不见了?

古风不依据你还能近体找依据?古风都只偶然,格律严于古风,道理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7: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7:07
古风不依据你还能近体找依据?古风都只偶然,格律严于古风,道理不懂? ...

说多少遍你也不明白?唐全去声韵律诗貌似格律更严,实际犯错,声韵只有不和谐了。
但是也说明一个问题,唐代的上去是分得很清楚的,不是你说的分化不完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7: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7:12
说多少遍你也不明白?唐全去声韵律诗貌似格律更严,实际犯错,声韵只有不和谐了。
但是也说明一个问题, ...

自己不懂还在瞎扯蛋,去读点王力的古代汉语和汉语语音史,胡扯唐代的上去是分得很清楚不是分化不完全,又靠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5-2 17: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2 17:18
自己不懂还在瞎扯蛋,去读点王力的古代汉语和汉语语音史,胡扯唐代的上去是分得很清楚不是分化不完全,又 ...

什么靠感觉?不说的很清楚了吗?你能找到几首唐代上去混押的律诗?这就是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2 17: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5-2 17:06
观其言:瞎眼怪只是个混混,没料;梅花山人只会翻书本搞辩论,没有诗词上的真才实学,对一些创作型知识一 ...

你书都不读,靠感觉扯蛋就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0 0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