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3
注册时间2018-12-11
威望1305
金钱4641
贡献2261
金牌会员
 
威望- 1305 点
贡献- 2261 次
金钱- 4641 枚
|
本帖最后由 鹿园中人 于 2019-4-25 07:17 编辑
谈钟拾趣录
(吴昌衣草稿)
陈无競老前辈对诗钟的革旧创新可以说是近今第一流之人物。对仗之拓展,法式之定形,诗钟臻于完美工整,可以说是做了不可磨灭之献贡。据说此老在诗事活动过程中,提倡每两个月组织各社旗手骨干聚会一次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集思广益,共谋拓展。配合一周一次联吟,使实践能跟上时代潮流不断前进而卓有成效。且将大家总结之见解,研究之措施约定俗成汇编《希微室折枝诗话》一书,使诗风之端矫,范例之奠定,新型之缔造其厥功为深,为众望所归允称当代箴规,无愧于现今评选诗钟工拙之标准,被捧为折枝之金科玉律。折枝雏形于嘉道,而鼎盛于解放前后与其贡献是不可分割的。但书中所例之法式有些地方不够详尽,或有提法不易理解 。兹就己所知分别补充阐明,如次当否有待高明指正。
1、第七条左右相撞之病例,乃指如在出句用天文类、地理类或其他类别之字,在对句非与之相对之处又用同一类字者。例如:“颇疑风露花前立,最爱湖山雪后看”,出句:"风露"二字,对句"雪"在非相对之处,同为天文类即犯此病,三字相撞。其它句或有四字五字相撞的亦是此病例。按词字门类之划分,多以词林典腋为依据,各门类多数为名词,有些不是名词或动词掺杂其中。若以非名词或动词在出对句中不同次位出现,也犯此例,岂不是屈指难数,故应指明名词范围,较为妥当。
2、第八条,母子相失。指出排比字有母子排比有非母子排比,即现在所说的联合结构,也可说排比结构。用“母子相失”即非反义排比在名称上有涉隐晦些,倒不如用现在所熟悉的三种排比:反义排比,同义排比,连词排比来使用为好。两字字义相对或相反组合一起的为反义排比,如:同异、盛衰、兴亡、善恶、古今、天地等。两字字义相近或相同组合一起为同义排比,如:饥寒、苦难、圣贤、朋友、波澜等,两字分开各有意义合在一起另成一个意义的为连词排比,,最常见如:一二、寻常,还有唐突、滑稽、迳庭、跋扈等。折枝选对最好是排比的同类型为准标(但亦有例外),即同义对同义,反义对反义,连词对连词,有时连词排比亦可与同义、反义排比相对,但应视组句之意境而区别,现就各类型选对举例一二,亦举例外的。反义排比:"福祸休从祈梦问,浅深可籍涉溪知"(拙作梦溪六唱),“德心厚欲涵天地,法眼明能察古今"(拙作徳法一唱);同义排比:“稍一徘徊初日晚,略无依倚小山孤”(小初五唱),"名赫人偏相嫉妒,道隆世或有揶揄"(道名一唱);连词排比:"听曲断肠无一二,逐流灭顶亦寻常"(罗明祥句流曲二唱),亦有同义反义同在一卷中相对:"康厄调停功自摄,尊卑颠倒理何存"(康尊一唱郑孝禄前辈句),好在反义同义四子堆相对。拙作亦有:"农业歉丰关饱暧,行家买卖在权衡"。上为同类排比,我们应较为提倡的排比相对。在对折枝技巧熟练,意境超脱能熟驾折枝于轻车后,当然亦可不同类排比相对。如:“新灶弟兄分爨始,一犁父子共耕终”,"石马未苔妻妾散,布衣如絮弟兄寒”二首皆录高卷,寥寥十四字中言尽人情伦理,世事无常。这里弟兄同义排比可对父子反义排比,亦可对同义排比妻妾。爨:烧薪做饭,分爨:分家之意。苔、絮:句中各隐生、纷二字,名词作隐形动词用汉字之巧妙即在如此。“天地我蝨其中一,名利人犧此处多”,"老喜儿孙长在侧,贵看朋友一如前”也都意境超脱之好句。这与母子相失不容相对有待考究。
3、属物属人,《希微室折枝诗话》指两句中语气及动作若一有关人,一不关人,便不能相对,书中例举“开遍山花春欲老,坐残墙月夜将阑”。开者为花属物,坐者为人非月属人。改开为看则同属人,或改坐为照同属物。拙见认为此条应分句与句、字与字来讲究,字与字即前面所说的开改为看同属人,或坐改为照同属物,所谓两句中语气及动作同为人或同为物是也。就句与句来说人可以对物,有名句为证:“高层鸟与云争路,元夜人俱月满城”(二唱);"天亦伤仁秋气降,人皆弃智古风还”(六唱);“物可胜天霜后见,人无负我雨中知”(中后六唱)等等。可见联中字面语气动作一人一物不能相对,而更改亦较为容易。联中上下句一人一物应该可以相对的,否则更改亦较为困难,因需推翻全句七字重作(上句或下句)故第九条中法式应言明句、字之区别。
4、第十一条关于总称别称之分。如按此组句成对,那就困难多了,相对的词性就少得多。“步同韦社花交甬,坐似潇湘雁过楼。”联中花为总称,雁为别称可以对,如总称对总称雁字改为鸟字,能成诗否?意境全失。有的个别字像苔、梅、月、春,诗似乎得天独厚,不但可对同类总称并且走出门类之外相对。苔、梅可对水;月、春可对天文类、地理类也能相对,诗对文史类也可对酒等食用类。如:“好从青笠盟田水,不许高轩犯巷苔"(青高三唱,高茶禅句)。“诗光不让笺尘染,梅讯袛凭尺一传”(尘一六唱高卷);"三春积压皆花事,千古流传仅酒名"(无競老前辈句),花可对酒,那诗对酒更是合理。无競老前辈所定对仗之法式,不过是总领性之手段,真正之目的是希望吟侣在创作中能提高诗句意境之质量。世人皆认为闽派折枝对仗要求过于严格,使律诗或折枝陷于呆板,很难做出高质之诗句。其实不然,前辈在规定法式之同时,亦有拓对之认可。如:西湖对昨夜,江南对秋夕,大粱对寒食,甚至天下可以对自家、吾家,一可对吾(一吾体)一可以对平声几乎所有之虚词,更有:一诗言事对十载离家,長年天气对江上人家,天上巢痕对山人诗句等等四字对。前辈对折枝之贡献可谓用心良苦,法之法非常法。只要我们能熟练驾驭折枝之技巧,就能创作出十分满意之诗作。故对浩如烟海卷帙词类能否相对除慎重取捨外,还要顾及今人胃口与时俱进,使其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意境高超为选择标准。以上四点仅是个人读书之心得,是否正确与大家探讨。
吴昌衣草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