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4|回复: 1

谈绝句与律诗中的二种对仗:流水对与并肩对

[复制链接]

1872

主题

334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8
贡献
2659
金钱
756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4-24 06:55: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水对是对仗的一种,在对联和要求对仗的律诗中都存在。这种对仗分类方式是从文法方式来分有“并肩对”、“流水对”。
     并肩对简单来说,出句、对句要么都写景,要么都抒情,要么都叙事,然后在格式上还对仗,上下两句的重要性都一样,没有轻重之分。如: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就是四句漂亮的写景“并肩对”,但是并肩对超过两句就有些生硬了,并非写诗的好手法。
    这首《绝句》的写法其实在诗里面还有个说法,叫“四扇屏”,这四句诗就好像四幅屏风,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并没有多大关联,如果今天的诗人这样写景,那是很糟糕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这首诗能如此脍炙人口呢?
第一,这四句写景虽然互不关联,但是单拿出来都是非常精美漂亮的句子。
第二,这是诗圣杜甫的作品。
第三,这是产诗三万九千三百四十首的,在位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爱的诗。
     这第三点才是这首诗能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中国文人官场,历来如此。
    “流水对”相对“并肩对”来说,注重的是联中上下句的逻辑关系。不再是场景、叙事、抒情上肩并肩的对仗,而是从上句写下来,下句要接着,整个句法关系像流水一样往下倾泻,但在字词上又要对仗。
流水对的在律诗中的位置是不一定的,根据诗意来安排即可。举几个例子: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是并肩对,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流水对。要看得更远,就得爬得更高。两句不是并行的,而是有先后顺序的。再比如: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这就很明显了,遇到了青鸟使,才能邀他入赤松家。这是流水对,后面的“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则是普通对仗。
     又比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就是简单的地名承接顺序,虽然字词对仗,可是意思确实承上而来,顺流而下。
    当唐诗中的对仗是流水对的时候,像是巍巍高山中的一眼活泉,增添整首诗的灵动气质,如行云流水,鲜活生动。
    我们在赏析和创作律诗的时候都要注意对仗的灵活运用,能更加读懂古人的诗心和表达我们自己的诗意,在格律诗要求颌联、颈联对仗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让我们的诗也活起来。
    就算是过年读春联、旅游读景点楹联,多些知识储备也会帮助我们理解。

3967

主题

12万

帖子

4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区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6345
贡献
122522
金钱
141500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17: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1: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