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蓝色风 于 2019-5-15 18:15 编辑
诗心离我们有多远 绝句四期访菊组10蓝色风 作为普通人,我们常常希望自己也能诗意的生活。但诗意的生活要求我们时时保持一颗诗人敏感的心。许多人不禁要问,诗心距我们有多远?怎么做才能保持诗心呢? 通过近一年在绝句班的学习并结合自己半生的经历感悟,我感到诗心是一种自觉,是一种自律。自觉的趋向真善美,自觉地远离假丑恶。 一、诗心是一种高度的自觉。 从那些流传千古的诗章中,我们看到古代先贤,他们要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么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要么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要么选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管他们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也不管他们是命途多舛,去国怀乡,甚至国破家亡。但作为诗人,忧国忧民,爱国爱家,孜孜以求,永远是他们的胸襟。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诗心即是自觉的保持真心、保持爱心。 (1)真心,绝假纯真。写诗要表达自己的真感情,抒写自己的真感受,无病呻吟,自己都不愿多看。用王国维的话说就是“故能写真景物、真性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学习的过程中,当我们接触到一个话题,一首诗时,不能人云亦云,泛泛而写,要写出自己最真实的见解才算情真。比如写春耕,若仅停留在“耕牛遍地走”上,我感觉那只能算一个旁观者的“春耕”写作者没有体会到春耕的意义。就像诗人的作品是诗作一样,农人的耕地何尝不是他们的诗呢!只不过他们的笔是铧犁,纸张是大地罢了。因此,我的春耕这样表达: 春耕 花发草萌山色净,咕咕戴胜劝春耕。
一犁翻出诗千首,页页皆由汗水成 (2) 爱心:诗心爱作魂。一个诗人,一定是富有爱心之人。心中有爱, 自觉地怀感激之情。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师长的灌溉之情,感激朋友的援助之谊。诗意的人是懂得感恩的人。心中有爱,常自觉地怀悲悯之情。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满了对农民的体恤;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更是推己及人。心中有爱,常自觉地赞美自然和生命,一花一叶皆关情。即使严冬肃杀的时节,也依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诗意:一年春节我去看焦作云台山的瀑布,满目冰雕玉琢的天地让我忘记那是在峡谷里,真正理解了叹为观止的含义。至今回忆起来,那浑然天成之美仍历历在目:泉瀑峡中冰满川,玉菇玉剑倒开莲。分明东海镇宫宝,何故深山迸粲然(《泉瀑峡看冰瀑》) 积极乐观的人,也常常以弘扬正气为己任,写作时,自觉的讴歌亲情、真情、友谊。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字里行间闪耀的是积极进取的时代气息和勃勃生机。 二、诗心是一种灵魂的自律。诗心使我自觉的放弃消沉、怨天尤人的情绪,淡薄名利、是非之争,时时涤扫心灵,保持灵魂的安闲宁静。感受最深的是绝句四期复习课第六次作业:“临近毕业,请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所得。”当时虽然感悟很多,语言修辞、章法技巧、审题立意都有话说,但是最想写、感悟最深刻的还是诗歌对于我心灵的影响,学诗也是在修身,我选择的题目即为《学诗与修身》(渔阳法之十二):学诗应是学修身,心净笔端情景真。明月松间忘世务,桃花潭畔洗凡尘。
学诗真的让我心灵澄澈明净,忘记红尘俗世的种种纠结和烦恼。同时在练习中,自觉摒弃消极低沉的东西,用心挖掘事物中蕴涵的真善美,陶冶自己情操的同时,也让每位读者从我身上感受得到人应该时时处处弘扬正能量,歌颂灿烂的阳光,坚韧的小草,高洁的梅花,诚挚的友谊,美好的生活。例如绝句四期三年级第四讲作业 :以怀旧为主题回忆一位好友,运用所学渔阳十二法中第十法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这次作业我选取的意象是梅花,借梅花的芳香高洁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腊梅又开 窗外梅花钟磬新,暗香盈室恍如春。
燃炉烹雪煮诗意,欲饮停杯念故人。 凡事用则进,废则退,诗心亦然。对生活时时处处充满爱心,爱生活,爱生命,爱自然,诗心不远矣! 2019.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