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18期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7-2-18
威望437
金钱9174
贡献1446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18期版主
  
威望- 437 点
贡献- 1446 次
金钱- 9174 枚
|
发表于 2019-5-19 16: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笨笨果 于 2019-5-19 16:32 编辑
绝四采莲07-笨笨果毕业论文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中已在绝四学习了一年时间,这期间有过怅惘,有过疲惫,亦想过放弃,可是每每看到老师们辛苦工作之余来群里循循善诱的指导,班委们不厌其烦的提醒督促,我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在此,非常感谢四期所有的老师们,是你们无私无怨的付出,让我坚持系统的完成了绝四的学习。
记得刚从联班进入诗班那阶段,思路还停留在对对联的理解上,写出来的东西联味太重,写了起句,写承句时脑中首先想到的是对句,因此写出来后不是起承太满,没有给下文留余地,就是独立性太强,缺少与下文的关联,根本不会考虑整首诗的谋篇布局。经过系统的学习,这问题渐渐得到了改善,明白了写诗需要章法、需要按题旨谋篇布局。
如何去谋篇布局呢?
(一)首先是题目,题目是一首诗的精华之所在,他能够代表一首诗的大概意境。题目就好像人的眼睛那样传神 ,是吸引和引导读者的重要手段,能笼盖全篇内容。一个好的题目,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题好一半文。整首诗的谋篇布局基本都需要根据题目来安排,所以拟题一定要严谨。
(二)写诗须先立意。我们拿到题目根据题目给我们的灵感确定立意,明确写作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意在笔先,也就是说,知道自己要写啥,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想表达什么样的一种情绪。情为诗之根本,任何好的诗词,打动我们的都是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诗由情生,无情就无诗,为情而造文,这是真理。那么立意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立意贵高,贵新,贵深。立意好意境就好。《中山诗话》中说:“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
(三)当我们确定好立意后,下来一步就得围绕立意去选物象。古人说,诗无非情与景也,即用眼前的景抒发自己情感。写景的目的不是记事,而是要抒情,首先要明白什么物象适合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因为不同的情绪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更需要借用不同的景致氛围来衬托。所选景物必须为主题服务。
但是物象所代表的感情并不是绝对的,这就是说物象具有不特定性,有褒有贬,任何物象也都是如此,既有美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这都需要我们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去判断和使用。
(四)章法。所谓章法,就是指诗的结构框架。在下笔之前在脑子里想想应该顺着怎样的脉络去写,这个过程就是打腹稿的过程,不能想一句写一句,最后都不知写到哪去了,而是要按照一定思路和步骤去安排。这就是诗的起承转合,所有的写作方法,都是建立在“起承转合”的基础之上的。
“起”,诗的开头,七绝的起,必须体现的精神一些,因为字数少,没有足够的铺垫空间,所以要先声夺人,起要扣题、突兀,但不可太满,要给承句留有余地;承句就是烘托起句,与起句在同一画面,同一空间,与起句的气脉要连贯而不可断裂,接续起联,但不要和起句一样的平行描写,要有所递进,或者舒展。把起句的意补充完全,让所抒发的景致饱满。转要转得使诗为之一振,精神起来,又不能转的脱离了主题。转本身就是一个小的跳跃,从景到情的跳跃,从量到质的跳跃,从平铺直叙到诗意的高潮。转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要转出新意并且要为尾句埋下伏笔;“结”是诗的最精彩处,以扣题为主,收拢全篇,要做到“语绝意不绝”,才能给人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美的享受。
起承转合理解起来不难,但是真正悟透、写好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写的时候开始要提醒自己注意这些大的方面,这样一首作品就初步完成了。
(五)检查、修改。诗写好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检查和修改,就是逐词逐句的推敲, 多问几个问什么,有无出律之处,韵脚是否正确?有没有凑韵挤韵撞韵等现象?用的词符合逻辑吗?有没有明显生涩之词和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语言是否直白?语句是否达意?单句间及上下句有没有意脉断裂?等等
诗要不厌改,反复审查---这就是所谓的“炼字”。谋篇和炼字是我们永远要学习的课题!
比如我的第一首七绝:
七绝·国庆堵车随感
文/笨笨果
拟趁假期作一游,风光无限眼中收。
怎知车堵长龙阵,多少时间路上休。
白话:打算趁着假期出去旅游,尽情的欣赏美丽的风光。谁知道路上车堵的好像长龙,把原本欣赏风景的时间都浪费在堵车的路上了。
星空老师点评:笨笨果好,小诗格律正确,符合题意。不足的有几点,导致整首诗矛盾。 1、拟就是还没有出行,不会导致堵; 2、风关无限眼已收,不需要游了。所以要注意诗的脉络,以及炼字,炼句。
认真看了老师的点评,知道
自己语言表达欠缺,以致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修改如下:
七绝·国庆堵车随感
文/笨笨果
闲趁假期作一游,欲将风物眼中收。
怎知车堵长龙阵,月上中天亦未休。
后来的作业也是毛病不断
七绝·晚秋即景
文/笨笨果
霜风瑟瑟晚秋凉,草木凋零山色苍。
唯有篱前清瘦菊,凌寒怒放送幽香。
星空老师点评:笨笨果好,小诗清新顺畅,一,二句景起,三句另起一意,虽也是晚秋景,但与起承的意不同了,合承接转,点了题,含蓄的表达了不惧严寒,独对秋霜傲然怒放的精神。注意下清瘦和怒放这两个词
看了老师点评,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意象的选用上,清瘦和怒放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意象互相矛盾了,如是我做了修改:
七绝·晚秋即景
文/笨笨果
霜风瑟瑟晚秋凉,草木凋零山色苍。
唯有丛丛篱畔菊,凌寒怒放送清香。
七绝·冬夜
文/笨笨果
寒窗独倚解余酲,听雨萧萧到五更。
难忘当年冬雨夜,与君煮酒赌书赢。
文竹老师点评:问好笨笨果!小诗平仄韵字无误。前两句写眼前景,转句以难忘引出回忆,尾句紧抱转句说出回忆内容,符合渔阳第四法。美中不足,承句和转句出现重字雨了。
诗中无规则的重字有违格律,不符“法度”,特别是绝句,因为它字数少,犯了重字,内容、诗路就显得更窄了。修改后:
七绝·冬夜
文/笨笨果
寒窗独倚解余酲,听雨萧萧到五更。
难忘当年同煮酒,一声巧笑赌书赢。
七绝·冬晨
文/笨笨果
晓来一地雪皑皑,不辨栏杆与石台。
喜看琼花飘洒处,院前梅朵冒寒开。
旷野同学点评:首句平起入韵式,格律正确。 一二两句平铺直叙,写眼前景,语意关联,符合要求。转句,个人觉得还可以更好。结句,景结,符合要求。
清泉老师复评:旷野点评挺好,小诗语言流畅,符合渔洋七法,立意挺好,继续努力。
同学和老师点评的很到位,第三句确实啰嗦了,琼花和第一句的雪物象重复,修改如下:
七绝·冬晨
文/笨笨果
晓来满地雪皑皑,不辨栏杆与石台。
闻得香风轻趁步,梅花一朵冒寒开。
七绝·春草
文/笨笨果
1.渔洋法三
借得东风一缕柔,渐铺绿色满神州。
纵然纤弱谁能阻?石压尘埋亦出头。
2.渔洋法四
芳草萋萋满道津,客中又见物华新。
遥思那日并肩处,一片青青正可人。
小小同学点评:问好笨笨果同学!第一首诗看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二首看到了小草的清新可人,从你的诗里感受到春草给人带来的勃勃生机,语句顺畅自然,读来很有味道。
静默安然老师复评:小小点评到位,笨笨果的小诗很棒!继续加油!
虽然知道自己写的很粗糙,但还是为能得到老师同学的赞扬而高兴了许久。学习是坚持和努力的过程,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多看、多想、多写,相信努力必有收获,就如我绝四最后一讲的作业所写:
七绝·学诗感赋
文/笨笨果
学诗一载未曾通,酌句敲词每韵穷。
根浅还需勤积累,时多信可渐明聪。
最后再次感谢绝四所有的老师同学们,与诗相伴的日子,风更清月更明花更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