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4|回复: 6

古风学院绝四期采莲组毕业论文帖

[复制链接]

182

主题

915

帖子

616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1
贡献
1242
金钱
2629
发表于 2019-4-22 13: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火儿~ 于 2019-4-24 08:37 编辑

毕业论文要求:

1、论文字数须在1000字以上;

2、可以围绕自身学习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来写作,也可以讲述学习过程中难忘的事等;

3、必须在毕业论文中有自己的作品展示,要求质量过关,数量不限;

4、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后果自负;

5、不得代笔写作,需自己原创;

6、论文截止日期:2019.4.22日至5.22日截止。



审核老师:燕小北
人贵在坚持,无论做什么 都应有始有终   ...

17

主题

402

帖子

27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12
贡献
681
金钱
1020
QQ
发表于 2019-4-28 19: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月轩 于 2019-4-29 11:04 编辑

以我的学诗经历浅谈如何学习写诗
作者:明月轩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从小我们就耳濡目染。小时候读“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稍大点读“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再大点我们读“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要说我们中国人不爱诗那是假的。可是这些美丽的诗篇是怎么写出来的呢?爱诗到一定程度,大家肯定有不妨试试的冲动。
  那么怎么学习诗词,我经历了从读诗爱诗学诗的整个过程,相信我的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启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诗?它是怎么形成的?诗有哪些要求?
  我们知道诗分古风和近体诗,它们的写作都有自己严格的一套要求,我只重点说近体诗。判断一首诗是否符合格律就看该诗是否达到格律诗的要求,这有四方面:
1、字句要求。格律诗的字数是固定的,五绝与五律都是五言句,各为二十字与四十字,七绝与七律都是七言句,各为二十八字与五十六字。排律则字数不限。
2、平仄要求。一句之中和句与句之间平仄,都有特定的规定。
3、用韵要求。格律诗用平声韵脚,除有时首句入韵外,都是单句仄脚不入韵,双句平脚入韵。
4、对仗要求。律诗首尾两联对偶与否可以随意,中间两联必须对偶。
  说到这些我们就要先了解四声和平仄,四声指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平仄是指,普通话的一声平二声扬都是平声,上去入都是仄声,(普通话的三声和四声都是仄声。)那么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了解到这里我们可以想着写诗了,但是平仄在诗中具体是怎样分布和应用呢?
五言的四种基本句式就是:
1、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以相替相粘相对的原则就可以推导出这一句式开头的的整首诗的格律,那就是:
五绝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律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括弧里的平仄代表可平可仄,其他位置的平仄是不能改变的。否则就是出律。以下格律可以依次类推。
       2、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3、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4、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无论绝句还是律诗,都只有四种基本格式。
七言诗则依此类推,七言是五言的拓展,按照组句规则。 就是分别在五言的四种基本格式前,加上一组相反的平仄,就构成了七言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1、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        
2、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3、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               
4、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知道了平仄的分布和应用,然后依照相替相粘的原则就能推导出整首诗的格律。那么怎样学好诗呢?

一:学诗要先会读诗。
以上都是写诗前必须的知道的最基本的常识。知道了这些才正式进入诗的学习。诗的学习首先应该会读诗,那么怎样读诗呢,
1、分清诗的体裁,是五言还是七言,是绝句还是律,是古风还是近体诗。
2、押的平水韵的什么韵部,用了几个入声字;
3、了解作者所处的年代,社会背景,写作目的和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4、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积累我们就可以考虑学诗的第二步骤写诗,写诗前必须审题。

二:学诗要学会审题。我们写作一首诗,必须知道我们想表达什么意思,围绕什么事情去写,抒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诗的立意要先确定好。确定诗的基本框架,绝句还是律诗。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三:正式下笔写作,先确定好的题目写好,然后按照具体要求选用恰当的意象,合适的修辞手法、句法、韵部。完成一首诗的草稿。
四:写诗后要学会检查,写诗后初步检查:
1、是否有病句;
2、诗句是否达意;
3、别人是否能看懂;
4、读起来是否顺口;
5、词句是否拼凑;
6、格律是否正确;
7、自己的诗的意思是否自己看懂,别人不知你在说什么;
8、有没有缩词,语汇的压缩是否合乎大众的语言习惯;
9、词汇是否有自造;
10、写后先读,读起来气闷的,说明作品有病;
11、有条件的话可以让自己的家人,或者要好的诗友先读读你的作品,看看是否通顺,自己听听有没有遗漏的问题。所谓人在事中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确定没有问题了,写作就完成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开始学习经常丢三落四的,顾前不顾尾的,必须反复斟酌。学习是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坚持就有收获。以我的经历总结三句六字。多读!多悟!多写!
从开始我连平仄格律古风近体都不懂到现在能写成一首绝句,我走过弯路,也付出了很多努力,请大家欣赏一下我的几首作品吧。
小野花
籍籍无名姓,逢春便醒来。
花虽如豆大,兀自尽情开。
在诗的天地里我只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但是东风吹来我就会尽情开放,哪怕只有米粒和黄豆大。

风筝
凭借好风追白云,亦同飞鹤舞殷勤。
心中自谢相牵线,不教迷茫失几分。
我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风筝,在诗的天地愿趁着一阵好风放飞自己的理想,拥抱蓝天白云,在诗的天空漫游。

以众说纷纭入诗试作
诗山自古郁嵯峨,上得峰头有几何?
众说纷纭话成语,字关排序感凭多。
然而,诗山自古郁嵯峨,上得峰头有几何?不由得我频频感慨,最终我不得不感怀:

学诗感怀
诗海行舟渺似尘,砚池漱玉懒扶巾。
前朝诗句多吟过,愧我依然樗栎人。
最后在这里我祝愿所有爱诗学诗的朋友们能够经过一番学习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同时万分感谢帮助和指点我学诗的所有老师们,谢谢陪我一路走来的诗友们,谢谢风雨同舟的同窗们!谢谢我们学风超级好的古风学校!祝大家都学有所成,生活如意,快乐开心!


              绝句四班采莲组03-明月轩写于2019.4.2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4

帖子

16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4
贡献
418
金钱
606
发表于 2019-5-9 19:53: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小~ 于 2019-5-9 20:02 编辑

学诗有道在古风
绝四采莲组01-小小

       书到用时方恨少!特别羡慕那些才华横溢出口成章满腹诗书的人,也特别喜欢祖国传统文化,也读了一些,但是文学功底尤其是古代经典传统文化,感觉还是欠缺。直至如今已然知天命,脑袋库存仍严重不足,所以又买了一些国学经典和格律书自学。但是那些平平仄仄真心看不懂啊,如果有老师指点一下多好啊,虽然不能精通,至少不会一无所知。迷茫几年,终于偶遇古风,在这里得到学习机会。古风有系统细致的教学,有严格认真的管理,有负责热心的老师同学,可以督促大家不断努力进步,真好!在此,非常感谢!
       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机会要珍惜,所以尽管平时工作生活忙忙碌碌,还是坚持下来了。每周一次的课尽力按时听,有时候正好有事来不及就补学。感谢班干部提醒!感谢老师同学留存教学课件,让未能按时上课的可以补课。做作业虽然底子差,做得有点费时费劲,但每次都努力按时完成。遗憾的是小练笔没能好好做,若是有时间做做就好了。现在,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的帮助下,我已经知道了有关格律诗的格律和渔阳十二种写法,并能尝试写绝句。对别人写的格律诗也能看得大概是否合律,不再一无所知。 近体诗与古体诗不同,它强调格律性。
       关于格律和用韵主要搞清楚了以下知识: 律诗不能犯失替、失粘、失对、孤平、三仄尾、三平调等毛病。 失替, 指在一句中2、4、6位上的平仄没有交替。 失粘,指绝句(2、3句),律诗(2-3、4-5、6-7句)2、4、6位上的平仄不相同,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 失对,指绝句(1-2;3-4句)、律诗(1-2;3-4、5-6;7-8句)2、4、6位上的平仄相反,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就是犯了孤平。七言是五言的扩 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诗而言,它是一种不讲究格律的诗体,是一种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句数可单可双。 近体诗押韵有古韵与今韵两种。古韵既106部《平水韵》;今韵依据的是<<诗韵新编>><<中华新韵>>。     
       近体诗(格律诗)的押韵相对而言严格的多,押韵的忌和戒共有十种情况: 一、是平仄通押:就是一首诗中将平声的韵脚与仄声的韵脚混在一起押,一会平声,一会仄声。 二、是凑韵脚。就是在押韵的字眼上随便拈一个押韵的字凑数,其意思与全诗毫不相干。 三、是出韵,也叫落韵。有的人由于读字发音不正确,或受方言影响,又不熟悉诗韵,作诗往往会出韵。 四、是串韵:是指作品押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 五、是倒韵。就是把一些习惯性搭配词组,前后颠倒过来迁就韵脚。 六、是重韵、复韵。诗中出现过的韵字,再次出现,并用来作韵脚,叫做重韵。 七、戒僻韵 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即生僻之字,如东韵之“蝀翀”等字,流于艰涩。 八、戒哑韵 哑韵者,为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的字。 九、戒犯韵(也称挤韵、撞韵) 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十、连韵: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连韵也叫“合音”。   当然,要写出一首好诗还需要符合其他要求,以上是最基本的做到写正确。
       关于渔阳十二法的要点如下:
       渔阳第一法: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渔洋绝句第二法:一二句说以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第三句用一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比如:却上、却是呀,惟馀,祗馀等等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语;第四句,紧紧地顺着第三句,扣住主题。
       渔阳绝句第三法: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渔洋绝句第四法: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来、忆、记等词。
       渔洋绝句第五法: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渔阳绝句第六法: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渔洋绝句第七法:一二句就题直起,亦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结句则必由实返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渔洋诗最须注意此等处,以其有神韵也。第三句把自己要表达的主旨写出来,结句一定用景结,寓情于景,不直接用情,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情感。
       渔阳绝句第八法: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渔阳绝句第九法: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注意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渔阳绝句第十法: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渔阳绝句法十一: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笔力沉雄清健。
       渔阳绝句法十二法: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学了格律知识,除交作业外,我有感受就尝试用绝句表达,如:

赠友
高山流水有佳期,明月清风非梦时。
何得知音犹历苦,采成红豆更相思。   

咏樱花(一)
芬芳烂漫展娇妍,带笑含羞惹人怜。
莫非识得东风意,片片轻盈舞翩跹。

咏樱花(二)
春行三月绽樱花,似雪如云粉若霞。
何必寻芳阆苑去,家园随处有仙葩。

山村印象
群山含翠郁葱葱,片片茶田点点红。
四溢清香随处觅,云烟缕缕袅长空。

咏竹(一)
翠竹苍苍漾绿波,千竿摇曳叶婆娑。
虚心劲节晋贤醉,高洁脱俗何必歌。

咏竹(二)
绿色连绵接宇穹,自留风雅不争红。
嫩箨初生安且吉,甘扶新枝亮高风。  

       总之,通过近一年的学习,收获不少,可以试写和欣赏近体诗,但还比较粗浅。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以后还要多读国学经典,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多多积累,争取做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精神情操富翁。
       最后想说,非常敬佩和感谢古风网校创立者!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非常感谢同学们的提醒帮助!衷心祝愿古风越办越好,祖国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7

帖子

26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4
贡献
657
金钱
994
发表于 2019-5-14 18: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四采莲组16~悠悠毕业论文

       转眼时间如梭,又到了毕业的前夕,感恩绝四所有老师们一路的陪伴和鼓励,让我在奔波生计的劳累中可以诗情画意般暂时避开俗世的尘嚣,由衷地说声有你们在真好!
   我很小就很喜欢诗,借以古风平台可以圆一场如梦如幻的儿时梦 。
     下面我来谈谈所学到的知识点: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

1、格律:格律就是格+律,格就是格式,它包括:起、承、转、合、平仄、字数、对、粘、替、偶句和压韵。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注:压韵,作诗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起、承、转、合是律诗中最基本的骨架。

2、格律诗的主要类别、名称及基本格式:格律诗,分律诗和绝句两种,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别(六言较少)。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律诗或小律。

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是:
平起仄收: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平起平收: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仄起仄收: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仄起平收: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3、粘、替、对:“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句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对”就是平仄相反。就是一句中,两个分句中的2位、4位、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反。“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4、拗句及折腰体
拗句:就是在本该用平的地方用了仄,或在该用仄的地方用了平,这样的句子,都叫拗句。折腰体:第三句246位置之平仄,不与第二句246位置相协(粘),却变成了相对。这就是折腰体。

5、押韵八戒:戒“落韵”“凑韵”“重韵”“倒韵”“哑韵”“僻韵”“复韵”

6、起承转合:总括来说:起句:开始,总领全篇;承句:承接,扩展;转句:转折,深入;结句:兜裹全篇,情余诗外,含蓄不尽。

《第二阶段-创作要点》

1、立意,意是一首诗的灵魂,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真”,即是真情实感。“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意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3、意境,意 ——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境 ——是客观的自然和社会活动。意境,就是这二者的浑然相契。意象是比较实在的具象,而意境则是一种虚的感念上的抽象。

4、诗的风格多种多样:有清新脱俗的、悠然闲情的、针砭时弊的、高亢的,哀婉的,等等。但是不管什么风格,都要做到情景相融,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实,情为虚,情景交融才能打动读者,才有味。

5、绝句中的合句要做到:词意俱尽、意尽词不尽、词尽意不尽、词意俱不尽。

6、诗词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所谓赋,就是写实,平铺直叙,直言其事;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开头先写别的事物,引起下面所要说的正文。

7、空间:要么由近到远,由小到大;要么由大到小,由远及近;景物选取不可堆砌,虚实相融即可。

8、绝句的时间处理技巧:起句时很急促,继而略缓,结尾时愈发漫长,情感上有悠然不尽的远韵。速率:景物移动时间的快慢与速度,时间速率不同,抒情效果不同。时间的压缩:冗长的实质性时间,展现到短暂的诗中.一刹那间的感受或想象,嵌入一个几百、及千年的历史回顾。
再来看看我的拙作
捉鱼
文/悠悠
一篓系于腰,春风腻上唇。
多擒红几尾,同餐米酒淳。


寒天蝶舞漫纷纷,寄予千川玉魄魂。
借许梅花清瘦骨,轻携瑞兆满山村。

挽金庸
沧海滩前偎碧鸳,刀光剑影淬金言。
江湖所见非庸者,乘鹤逐云心不烦。

海棠
春风一顾入仙乡,佐证诗笺迷帝王。
懒与他人高格调,白云几朵饰衣裳。
虽然是拙作但我还是有些得意4觉得蛮有收获。但不会满足于现狀。还会继续学习。
以后还希望和古风的老师们一直徜徉在诗香的海洋中努力。更希望古风越来越强大。越办越好!好事多磨,古风一定会像校长所云“每个辅导过的老师都有工资发”
      加油我的古风!众志成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1

帖子

26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53
贡献
704
金钱
959
发表于 2019-5-19 10: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莲儿 于 2019-5-19 10:17 编辑

古风学院绝四毕业论文
采莲组=爱莲儿

     各位同学老师们大家好,我是绝四期毕业学员爱莲儿,今天我非常高兴的向大家介绍我这一学期的学习经验和感想。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老师和评阅的教导和点评,在此期间他们给了我很多建议和帮助。
       可以说古诗绝句是我的爱好,一直都很喜欢。但是没有正确的授到过正确的指导,我有幸来到了古风绝四和大家一起学习,这个学期可以说短暂又漫长。 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学习了识绝句出处和形成。格律认识和怎么去对偶用韵。最主要的是怎么去运用渔洋十二法去写作。
      渔洋十二法是指清代诗人王渔洋为七绝创作总结出的十二个方法。

1至7法为第一部分,这部分主要强调以第三句为主,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表达主题。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

8至12法为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强调以第四句为主。
【渔洋第一法】
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渔洋第二法】
创作要点:
1、是一二句说一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
2、是第三句用一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比如:却上、却是呀,惟馀,祗馀等等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语;
3、第四句,紧紧地顺着第三句,扣住主题。
注意哈,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渔洋第一法:
     思故人
小院花开又一轮,柴扉久闭不知春。
哪堪几朵仍无主,不见当年扑蝶人。

渔洋第二法:
     春寒
已渡春风不解寒,未消薄雪抱枝残。
尚余一缕梅花瘦,与我相期相待看。
渔阳绝句第三法创作要点 :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

第四法创作要点: 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来、忆、记等词。
2、        创作步骤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
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第三句用字表:“记忆”之字(如“记得”、
“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
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
“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按要求自作七绝
渔洋第三法
      咏芳草
时逢丽日草生欣,翠点山河少有芳。
莫问贫身无秀色,芳茵一处总安君。
渔洋第四法:
      春草
风寒未解草初青,点点山前作画屏。
又记当年春拾客,风流笔下最留馨。
渔洋绝句第五法
创作步骤:
【起句】点名时间。时间不可以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
【承句】交代清地点、事情,要紧抱起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延伸扩展。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 将时间拉回到眼前。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 ,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继续复习渔阳绝句第六法
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转接,
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转的要出人意料,不能老围绕前两句去思考,主题的升华,应重点放在这句。
(3)第四句紧跟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
按要求自作七绝两首
渔洋第五法
       春游有感
两岸春生柳色青,那年送你小楼亭。
如今隔水又相忘,未见故人在此经。
渔洋第六法:
     春耕
昨晚斜风春雨细,今晨点斗已成行。
分明就是先拾趣,早有心田放手耕。

第十七讲 再探讨绝句的起承转合、意象的再现、渔阳十二法之第七法:2【起句】直接切题以眼前景兴起。3【承句】
紧抱首句,进一步将眼前的景扩展,为三四句 做铺垫,注意语意的联属。
5【结句】
宕开一笔,以景结。
下面渔阳第八法
1 【要点】
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注意点:
   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
按要求自作绝句两首:
渔洋第七法
      春思
隔壁柴扉久未开,花残一地覆青苔。
春深不见高墙内,唯有年年小燕来。
渔洋第八法:
       春不见君来
两岸莺歌柳色柔,青山绿水绕亭楼,
当年倩影难寻见,唯对落花释春愁。
渔阳绝句第九法
1、【要点】
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
二、是注意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三、是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2、【要点解读】
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我们都知道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第三句,承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呼应的,一种是不呼应的,但是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它的语脉是万万不可断裂的。这一点,大家要牢牢记住。
渔阳绝句第十法:
【要点】
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对于这些要点,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初学,一定要从法入手。等咱们写的顺手了,可以不要法。诗无定法!
2、【要点解读】
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具体啥往事,就让别人去想像吧。。。

根据要求自作绝句两首
渔洋第九法:
    春潮
三月春潮寒咋起,又闻夜雨侵西楼。
听风恐吧桃花落,惹得飞红逝水流。
渔洋第十法:
      相思
抚堤杨柳醉春风,小燕低歌恰恰融。
又见那坡桃色满,当年也是为君红。
渔阳绝句第十一法
古诗创造手法鉴赏 《渔阳十二法》之十一
《大风渡江三首之一》
【清】王士祯
凿翠流丹杳霭间,银涛雪浪急潺湲。  
布帆十尺如飞鸟,卧看金陵两岸山
第二十二讲  绝句的时间处理和唱和诗的写法、渔阳十二法之第十二法
第二十二讲  绝句的时间处理和唱和诗的写法、渔阳十二法之第十二法
根据要求自作七绝两首:
  渔洋第十一法:
     祭清明
清明时节起黄沙,风卷柳丝摧嫰芽。
未误行程归故里,坟前搓土祭阿爷。
渔洋第十二法
    谢师恩
偏生爱好入诗门,自是风流探墨魂。
昔日同窗将近酒,今朝一笔谢师恩。

这就是我在古风学习的主要内容,还有我自己的愚作,还不是很好,请大家指正,以后我会把古风的师德诗风继续传下去。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主题

12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18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37
贡献
1446
金钱
9174
发表于 2019-5-19 16: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笨笨果 于 2019-5-19 16:32 编辑

绝四采莲07-笨笨果毕业论文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中已在绝四学习了一年时间,这期间有过怅惘,有过疲惫,亦想过放弃,可是每每看到老师们辛苦工作之余来群里循循善诱的指导,班委们不厌其烦的提醒督促,我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在此,非常感谢四期所有的老师们,是你们无私无怨的付出,让我坚持系统的完成了绝四的学习。
记得刚从联班进入诗班那阶段,思路还停留在对对联的理解上,写出来的东西联味太重,写了起句,写承句时脑中首先想到的是对句,因此写出来后不是起承太满,没有给下文留余地,就是独立性太强,缺少与下文的关联,根本不会考虑整首诗的谋篇布局。经过系统的学习,这问题渐渐得到了改善,明白了写诗需要章法、需要按题旨谋篇布局。
如何去谋篇布局呢?
(一)首先是题目,题目是一首诗的精华之所在,他能够代表一首诗的大概意境。题目就好像人的眼睛那样传神 ,是吸引和引导读者的重要手段,能笼盖全篇内容。一个好的题目,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题好一半文。整首诗的谋篇布局基本都需要根据题目来安排,所以拟题一定要严谨。
(二)写诗须先立意。我们拿到题目根据题目给我们的灵感确定立意,明确写作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意在笔先,也就是说,知道自己要写啥,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想表达什么样的一种情绪。情为诗之根本,任何好的诗词,打动我们的都是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诗由情生,无情就无诗,为情而造文,这是真理。那么立意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立意贵高,贵新,贵深。立意好意境就好。《中山诗话》中说:“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

(三)当我们确定好立意后,下来一步就得围绕立意去选物象。古人说,诗无非情与景也,即用眼前的景抒发自己情感。写景的目的不是记事,而是要抒情,首先要明白什么物象适合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因为不同的情绪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更需要借用不同的景致氛围来衬托。所选景物必须为主题服务。
但是物象所代表的感情并不是绝对的,这就是说物象具有不特定性,有褒有贬,任何物象也都是如此,既有美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这都需要我们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去判断和使用。

(四)章法。所谓章法,就是指诗的结构框架。在下笔之前在脑子里想想应该顺着怎样的脉络去写,这个过程就是打腹稿的过程,不能想一句写一句,最后都不知写到哪去了,而是要按照一定思路和步骤去安排。这就是诗的起承转合,所有的写作方法,都是建立在“起承转合”的基础之上的。
“起”,诗的开头,七绝的起,必须体现的精神一些,因为字数少,没有足够的铺垫空间,所以要先声夺人,起要扣题、突兀,但不可太满,要给承句留有余地;承句就是烘托起句,与起句在同一画面,同一空间,与起句的气脉要连贯而不可断裂,接续起联,但不要和起句一样的平行描写,要有所递进,或者舒展。把起句的意补充完全,让所抒发的景致饱满。转要转得使诗为之一振,精神起来,又不能转的脱离了主题。转本身就是一个小的跳跃,从景到情的跳跃,从量到质的跳跃,从平铺直叙到诗意的高潮。转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要转出新意并且要为尾句埋下伏笔;“结”是诗的最精彩处,以扣题为主,收拢全篇,要做到“语绝意不绝”,才能给人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美的享受。
起承转合理解起来不难,但是真正悟透、写好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写的时候开始要提醒自己注意这些大的方面,这样一首作品就初步完成了。

(五)检查、修改。诗写好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检查和修改,就是逐词逐句的推敲, 多问几个问什么,有无出律之处,韵脚是否正确?有没有凑韵挤韵撞韵等现象?用的词符合逻辑吗?有没有明显生涩之词和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语言是否直白?语句是否达意?单句间及上下句有没有意脉断裂?等等
    诗要不厌改,反复审查---这就是所谓的“炼字”。谋篇和炼字是我们永远要学习的课题!
比如我的第一首七绝:
七绝·国庆堵车随感
文/笨笨果
拟趁假期作一游,风光无限眼中收。
怎知车堵长龙阵,多少时间路上休。
白话:打算趁着假期出去旅游,尽情的欣赏美丽的风光。谁知道路上车堵的好像长龙,把原本欣赏风景的时间都浪费在堵车的路上了。

星空老师点评:笨笨果好,小诗格律正确,符合题意。不足的有几点,导致整首诗矛盾。 1、拟就是还没有出行,不会导致堵; 2、风关无限眼已收,不需要游了。所以要注意诗的脉络,以及炼字,炼句。
认真看了老师的点评,知道
自己语言表达欠缺,以致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修改如下:
七绝·国庆堵车随感
文/笨笨果
闲趁假期作一游,欲将风物眼中收。
怎知车堵长龙阵,月上中天亦未休。

后来的作业也是毛病不断
七绝·晚秋即景
文/笨笨果
霜风瑟瑟晚秋凉,草木凋零山色苍。
唯有篱前清瘦菊,凌寒怒放送幽香。
星空老师点评:笨笨果好,小诗清新顺畅,一,二句景起,三句另起一意,虽也是晚秋景,但与起承的意不同了,合承接转,点了题,含蓄的表达了不惧严寒,独对秋霜傲然怒放的精神。注意下清瘦和怒放这两个词
看了老师点评,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意象的选用上,清瘦和怒放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意象互相矛盾了,如是我做了修改:
七绝·晚秋即景
文/笨笨果
霜风瑟瑟晚秋凉,草木凋零山色苍。
唯有丛丛篱畔菊,凌寒怒放送清香。

七绝·冬夜
文/笨笨果
寒窗独倚解余酲,听雨萧萧到五更。
难忘当年冬雨夜,与君煮酒赌书赢。
文竹老师点评:问好笨笨果!小诗平仄韵字无误。前两句写眼前景,转句以难忘引出回忆,尾句紧抱转句说出回忆内容,符合渔阳第四法。美中不足,承句和转句出现重字雨了。
诗中无规则的重字有违格律,不符“法度”,特别是绝句,因为它字数少,犯了重字,内容、诗路就显得更窄了。修改后:
七绝·冬夜
文/笨笨果
寒窗独倚解余酲,听雨萧萧到五更。
难忘当年同煮酒,一声巧笑赌书赢。

七绝·冬晨
文/笨笨果
晓来一地雪皑皑,不辨栏杆与石台。
喜看琼花飘洒处,院前梅朵冒寒开。
旷野同学点评:首句平起入韵式,格律正确。 一二两句平铺直叙,写眼前景,语意关联,符合要求。转句,个人觉得还可以更好。结句,景结,符合要求。
清泉老师复评:旷野点评挺好,小诗语言流畅,符合渔洋七法,立意挺好,继续努力。
同学和老师点评的很到位,第三句确实啰嗦了,琼花和第一句的雪物象重复,修改如下:
七绝·冬晨
文/笨笨果
晓来满地雪皑皑,不辨栏杆与石台。
闻得香风轻趁步,梅花一朵冒寒开。


七绝·春草
文/笨笨果
1.渔洋法三
借得东风一缕柔,渐铺绿色满神州。
纵然纤弱谁能阻?石压尘埋亦出头。
2.渔洋法四
芳草萋萋满道津,客中又见物华新。
遥思那日并肩处,一片青青正可人。
小小同学点评:问好笨笨果同学!第一首诗看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二首看到了小草的清新可人,从你的诗里感受到春草给人带来的勃勃生机,语句顺畅自然,读来很有味道。
静默安然老师复评:小小点评到位,笨笨果的小诗很棒!继续加油!
虽然知道自己写的很粗糙,但还是为能得到老师同学的赞扬而高兴了许久。学习是坚持和努力的过程,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多看、多想、多写,相信努力必有收获,就如我绝四最后一讲的作业所写:
七绝·学诗感赋
文/笨笨果
学诗一载未曾通,酌句敲词每韵穷。
根浅还需勤积累,时多信可渐明聪。
最后再次感谢绝四所有的老师同学们,与诗相伴的日子,风更清月更明花更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3

帖子

9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255
金钱
359
发表于 2019-5-21 12: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月纤纤 于 2019-5-21 12:44 编辑

绝四论文
采莲13-子月纤纤
    通过这一学期在古风绝句四期的学习,觉得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在创作中也收获了一些自己的体会,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和无私的奉献。我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记录一下,也希望能和各位诗友一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首先,作品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
感情真不一定写得出好诗,但感情不真一定写不出好诗。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性情也。”这些都是说我们创作中要表达真情实感,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才能感动自己,产生共鸣并感动读者。否则,即便辞藻再华丽再精美也还是寡然缺味。
其次就是立意的深浅。
很多人都说,写诗,一定要有寄托,要有深意,否则这诗就不行。因此有许多人写诗的时候会去追求高远,追求深度,这个本没有错。但是我对一个事物的认知没有达到那个高度那个深度,却非要故作高深,不是自己真实感情的抒发,能写的好吗?虽然说诗圣的名号不是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得来的,而是靠“三吏”、“三别”、“秋兴八首”、“兵车行”、“咏怀古迹五首”这些来的,但是不能说浅显就不美,不是好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同样能让人体会到美的境界、美的感受。所以,不见得非要写大道理、写家国情怀,即便写自己的小情绪只要“真”也能写出好诗。高深和一个人的见识、阅历分不开,我们的见识感悟达不到那个高度前,索性就写自己的小情绪吧,我个人就是这样。在“真”的基础上,浅显、得趣也一样是好诗,但是怎么做到“得趣”也是需要自己下功夫去思考去揣摩的。
下面这首七绝就是记录我出去游玩时的心情和想法,虽然不算的好诗,但是也算是真实的记录我自己的小情绪吧。
穷庐
穷庐欲结在深山,柳影风花意自闲。
朝逐清溪临钓渚,暮来又伴白鸥还。
再就是感情真不一定写出好诗的问题。
怎样把真情实感转化成引人共鸣也是需要技巧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等这些都需要自己在理解的基础上在作品里尝试着去运用,从理解到运用自如也非一日之功。
下面是我个人用拟人手法的一首七绝,写这首诗时心情不好,所以所表达的感情也抑郁,也算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吧。
暮春
绿暗红消蝶梦残,声声啼鴂又春阑。
一帘暮雨潇潇歇,含泪蔷薇不忍看。
含泪蔷薇,把蔷薇拟人化,能更好的表达所以自己所以表达的感情,让读者有代入感,产生共情。
另一方面是表达技巧。大概不少人也和我一样,我内心有真实的感情却词不达意,表达不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勤奋,下功夫去阅读去积累去练习,也就是说要下点笨功夫,多读多练。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去看书吧。他曾经说过的“舍不得下笨功夫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成就。学诗一年两年了,连唐诗三百首都没看完,就不是水平问题了,要检视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了。”这些话,让我汗颜,但是也时刻在鞭策着我。学习没有捷径,唯有用心,勤奋。

最后就是不忘初心、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
俗话说,一天吃不成胖子,再好的、再有营养的东西也需要一点点去吃、一点点去消化、一点点去吸收,学习也是一样。不能今天看谁五律写的好我就也去学五律,看谁词填的好我就也要去学填词,要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自身情况有自己的规划,自己的目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习现阶段适合自己的才会收获最大化,贪多嚼不烂,只能囫囵吞枣,到最后消化不良,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坚持自己的坚持,不要过多的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一样,哪怕我一天只学到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对自己来说也是好的,就是进步。不求一日千里,但求日积跬步,相信自己总会有进步有收获,假以时日就一定会写出好诗歌好作品。
愿自己不忘初心,努力坚持,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