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1|回复: 1

古诗集评(6-10)

[复制链接]

1872

主题

334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8
贡献
2659
金钱
756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4-22 06:3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江南暮春寄家(唐·李绅)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
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
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此诗只是将归家中,而先寄家书。一解,看他平用“洛阳城”、“鱼口桥”、“剑水寺”、“镜湖亭”四处地名,小儒见之,又谓不可;殊不知先生正是逐递纪程,逐日纪景。纪程则自北而渐至南,纪景则自冬而渐过春,真为最明白、最精细之家节也。上解写客中归程,此解写家中克期也。五,言正月候雁北;六、言二月玄鸟至;七、八言然则三月寒食前后,游子必归。又添写“喜鹊”者,欲与“江鸿”、“海燕”为伴也。
《诗辩坻》:
李绅《过钟陵》之作,三四“江”、“郭”承上,与杜公《吹笛》篇法相似,然非佳格。《江南暮春》又学“去岁荆南梅似雪”,“短李”殊未精悍。
《葚原诗说》:
七字为句,中二联最忌重调。句法则有上四下三,上三下四,上二下五,上五下二,上一下六,上六下一,上二中二下三,上一中三下三,上二中四下一,上一中四下二,上四中一下二,上三中一下三,此十二法尽之。上四下三,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龙武新军探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杜甫)。上三下四。如“洛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李绅),“斑竹冈连山雨暗,枇杷门向楚天秋”(韩栩)。……此皆以七言成句,句中有读者也。

7,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酬答(唐·李嘉祐)
子规夜夜啼槠叶,远道逢春半是愁。
芳草伴人还易老,落花随水亦东流。
山临睥睨恒多雨,地接潇湘畏及秋。
唯羡君为周柱史,手持黄纸到沧洲。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细看“还”字、“亦”字,想其弄笔之姿,便如美女簪花矣(“芳草伴人”二句下)。
《唐七律隽》:于写景中有多少情致纡回其间,自能动人。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前六句是暮春愁坐,后二句是枉诗酬答。……一二用子规起,妙绝。子规之声曰不如归去,今“夜夜啼”其告我也切矣。然而不得归者,奈道远何?“逢春半是愁”,言春未逢子规啼,则归心未触,其愁或不如是之甚也。三四承上,人易老,故伴人之芳草不能无老,芳草何不幸而如我?水东流,故随水之落花得与俱东,我何不幸而不如落花!正所以曲写其愁心,岂但伤时序之忽忽而已。

8,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其三(唐·杜甫)
綵云阴复白,锦树晓来青。
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
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
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瀛奎律髓》:
“锦树晓来青”,谓花之骤开如锦,晓来犹是青树,未见花也。……而“细雨”一句,唤醒二起句,盖是景也,实雨为之。“猿吟”一句,尤深怨矣。老杜伤时乱离,往往如此。其诗开阖起伏,不可一律齐也。
《四溟诗话》:
    子美曰:“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此语宛然入画,情景适会,与造物同其妙;非沉思苦素而得之也。
《李杜二家诗钞评林》:
    张綖云:此与“林猿为我啼清昼”同,而语更微婉。(末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刘辰翁曰:眼前语,道得苦。“细雨”句,自在。唐陈彝曰:首联非真无聊,畴能察此?周启琦曰:三、四高爽,落句闲雅。
《义门读书记》:
    已苍云:“言乾坤之大,止有一‘草堂’,非以天地为围幕。”按:草堂尚属新赁,所谓“世乱一身多”也(“乾坤”句下)。与哀歌相答。落句山谷多效之。冉冉老至,身世飘零,几将为农设世,故因暮春兴感也(“江猿”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花本如锦,花尽叶存,则变青矣。虚谷解次句未是。冯班:暮春花谢叶生,故云“晓来青”。
《杜诗说》:
    此诗首尾实而中间虚,是“实包虚格”,惟杜有之。三、四乃“藏头句法”,若申言之,则“悠悠身世双蓬鬓,落落乾坤一草亭”耳。“江猿吟翠屏”即“白鸥元水宿,何事有馀哀”,而含蓄较深永矣。
《唐宋诗醇》:
颔联情在言中,耐人讽味,结语深秀。
《读杜心解》:
一、二,略逗暮春。三、四,言如此“身世”而老于“蓬鬓”,则悲甚矣;内有“乾坤”,而春在“草堂”,抑又洒然也:此两句,所谓通局之柱也。
《杜诗镜铨》:
三直方及新赁草屋。意甚悲而语自壮(“身世”二句下)。张惕庵云:此等结句,黄山谷多效之。
《唐诗矩》:
中联见意格。首联写景而意反见于中联,此格惟老杜有之。

9,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其五(唐·杜甫)
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
未息豺虎斗,空惭鸳鹭行。
时危人事急,风逆羽毛伤。
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

《瀛奎律髓》:
“济世策”三字皆仄,“尚书郎”三字皆平,乃更觉入律。“豺虎”、“鸥鹭”又是一样拗体。“时危”一联,亦变体也。
《杜臆》:
   今时危而人事急,死期将至;风急而羽毛伤,不能奋飞;“落日”兴悲,“中宵”流泪;岂谓赁此草屋,遂可安身而自适哉?
《义门读书记》:
   济世策,须北归而陈于天子之前;今淹留使府,且以尚书郎老矣,即下所谓“风逆羽毛伤”也(“欲陈”二句下)。“落日悲江汉”,自叹朝宗无期也。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此亦双拗,乃“济”、“尚”二字回换:非三平、三仄之谓。纪昀:上句二四不谐,下句第三字必用平声以救之,亦足定格。
以下总评
《读杜心解》:
五诗乃始迁瀼西,题于屋壁者。……于定居伊始,曲写身世之悲,盖有不得已时托于此者矣。老杜连章片段,大率如此梢密,如何卤莽读得!

10,即事(唐·杜甫)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苕溪渔隐丛话》:
   律诗之作,用字平侧,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如……老杜云:“暮春三月巫峡长……虚无只少对潇湘。”韦应物云:“与君十五侍皇闱……一杯成喜亦成悲。”此二诗起头用平声,故第三句亦用平声:凡此皆律诗之变体,学者不可不知。
《瀛奎律髓》:
三、四必先得之句。其体又自不同,亦是一法。
《唐诗镜》:
后四语似楚歌、越吟,当是遣愁漫兴所为。
《杜臆》:
   此亦西阁之作。淋漓生动,不烦绳削。燕子营巢,泥欲其湿,而莺则愁湿,各适其性。帘前图画,补以潇湘,妙于取景,见此公胸中造化。尾句一则为思下荆南而及之。
《唐诗评选》:
纯净,好节奏。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此(按指方回之评)总以后人装头缀尾之法揣量古人。纪昀:此篇人所熟颂,然实未佳。何义门:妙在一气。许印芳:前三联不粘。三、四实佳,(纪昀)此评太刻。起句是拗调,馀皆平调。
《杜诗说》:
   起句稍拗。中二联亦失粘。对法更不衫不履。然其写景之妙,可作暮春山居图看。
《读杜心解》:
    通写郁蒸得雨之景。“翻回去”,雨中栖止不定也。“不妨”对“回去”不作虚用,身虽“湿”而“不妨”其所事也。……结即前篇(《暮春》)“潇湘洞庭虚映空”意,恨不即为峡外游也。

3967

主题

12万

帖子

4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区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6345
贡献
122522
金钱
141500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1-12-5 22: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欣赏,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1: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