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3|回复: 7

云起老师点评古风苑4月8-9日练习

[复制链接]

70

主题

997

帖子

690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招生群版主兼练武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1
贡献
1559
金钱
2951
发表于 2019-4-13 19: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苑4.8日练习贺古风五周年,大型网友见面会就要召开,想必大家的心情也是期待的,激动的…
请以这个事件为主题,绝句一首,不限题目不限韵。
请大家注意格式,不要跟丢
截止时间:周三早上6:00





70

主题

997

帖子

690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招生群版主兼练武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1
贡献
1559
金钱
2951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19: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1、同窗五周年邀聚
文/老孙
梦里江城汉水清,群莺绕树两三声。
相逢並马采风去,不必殷勤道姓名。

简评:起句写此次聚会的地点,承句用莺来表示时间和聚会的气氛,但是“群莺”“两三声”个人认为不合情理,聚会应该是欢庆热闹的场面,“两三声”是寥落,想表达什么情感?因为在古风相处久了,彼此间很熟悉了,所以见面后不用互道姓名,可以直接一起去“采风”,转合关联紧密。整体不错。
“並马”一词,古人常用,但是今人用合适吗?
城、莺,韵字入诗

2.感古风联友聚会作
雨声
几度春秋几梦生,一朝相约到江城。
行舟汉水听湘语,不问前缘共此程。

点评尘埃老师

几度春秋几梦生,起句,几度春秋季梦生,。直接赋起。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古风学院成立五载,今儿举行一次聚会。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承句"一朝相约到江城"。交代了地点,也起到了承句该起的作用。

转句,行舟汉水听湘语句。转,就是转折,就是开始转入它式,其基础是跟“承”有情绪逻辑上或事实逻辑方面的关系。出处于若即若离最好。我认为,这个转,没有转出应有的功效。

合句也如此。虽有实际意义上的提升,但是却合得无力。整诗平铺直叙,没有跌倒起伏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997

帖子

690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招生群版主兼练武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1
贡献
1559
金钱
2951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1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3.相约贺岁
文/微寒
汉水一邀南北聚,烹诗共贺古风辰。
相逢何必曾相识,十里桃花应笑人。

简评:起承两句不错,转句借用古人句子借得恰当,尾句意有断裂了,若是为了点出此次聚会的时间,同时照应起承,我试着改成

“题句桃花笑语亲”,仅供参考。

4.戏题东风校长武汉大酬客(孤雁出群格)
文/化蝶
湖光潋滟柳蓬茸,映日桃花别样红。
最是江城三月五,时人只合嫁东风。

简评:蓬茸,形容草生长得很多很盛,若用“葱茏”就不需要孤雁出群了。起句化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句子,承句化用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句子,起承未点出主题,转句还在时间上,“三月五”我没明白,是三月初五吗?尾句“时人只合嫁东风”句子好看,但是整首诗让我感觉在写春景,和本次练笔主题无关。说得不对请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997

帖子

690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招生群版主兼练武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1
贡献
1559
金钱
2951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19: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5、闻古风校友武汉聚会有寄
文/岁月无声
昔闻盛事记兰亭,今有吟坛动楚城。
武汉古风三月会,缤纷一路赛红樱。

简评:起承两句很美,以兰亭修禊饮酒作诗聚会的欢乐之情类比古风校友武汉聚会非常恰当,令人向往。转句从承句“吟坛动楚城”而来,武汉两字略显累赘,题目中有“武汉”了,尾句不错,想象着此次聚会的盛况。整体布局好,赏学了。
亭,九青韵。

6、贺古风校友武汉聚会
文/风清扬
昔年黄鹤乘风去,今日佳联酌酒生。
千里相逢闻笑语,他朝再聚更添情。
简评:首句化用“黄鹤楼”句暗点聚会点在武汉,承句“生”个人觉得“成”更合适,联—生?联—成,整首诗看下来似乎问题不大,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问题在于没有交代聚会的时间,是吧?

  7、 古风校友聚会有盼
                风雨人生      
大江南北各肤色,经典传承聚古风。
今日忽听能聚首,想知多少在山东。
简评:起句“各肤色”,古风学子,我想都是炎黄子孙吧?即便有生活在国外的,也是中国人吧?所以各肤色这样表述不恰当,承句也没涉及主题,--------“想知多少在山东”?看来作者是山东人,只想了解多少古风学子是山东人,而不是写此次聚会。作者应该没学习过绝句的写作,但是能写值得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997

帖子

690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招生群版主兼练武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1
贡献
1559
金钱
2951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19: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8、遥寄古风校友武汉相聚
文/西江月
暮暮朝朝古苑酬,相期云汉已神游。
桃花人面年年会,化雨春风遍九州。

简评:起承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期望,挺好。“云汉”是笔误吧?云汉是银河,师生聚会可不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用“江汉”合适。转句有点远了,人面桃花,常用来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年年会” ,据我所知,本次聚会是第一次,所以转句建议重新构思,尾句的“化雨春风”不如“桃李春风”更合适,个见。



9、憾难赴古风五年聚会
文/一蓑烟雨
江城四月好时节,师友相期黄鹤家。
何奈此身多俗务,来年再约看樱花。
简评:起承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转合说明自己不能此行,希望来年同看樱花,回扣起句,意思表达完整,不错的一首绝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997

帖子

690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招生群版主兼练武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1
贡献
1559
金钱
2951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19: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10.古风师友会
文/夏荷
屏前相约赏樱花,四月江城聚品茶。
借得东风师友会,诗词雅兴在长沙。
简评:起承转都紧紧围着聚会,流畅自然,为啥尾句“诗词雅兴在长沙”了?长沙在哪里呢?湖南呢!

11古风师友会
小青
一网相连南北人,古风苑里诉情真。
今逢四月邀同聚,不醉东风不送春。
简评: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思想情感表达完整,赞一个!两个“风”字,虽然有重字之嫌,但是两个风字在本诗中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个人认为没关系。

12、古风师友会
文/清泉
汉水汤汤佳日新,莺歌城畔喜迎宾。
诗坛雅聚惠风畅,朵朵樱花笑语频。
简评:起承为此次聚会的气氛作了渲染铺垫,转句从承句的“宾”而来,前两句写景,转合最好要切入主题了,尾句虚弱了。如果不看题目,四句中有三句写景,看不出是写古风师友聚会,所以说偏离了主题。写景诗和叙事诗还是有区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997

帖子

690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招生群版主兼练武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1
贡献
1559
金钱
2951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19: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13 古风诗友会
小筑清幽
五载联盟聚一城,诗词古韵共潮声。
虽言远隔数千里,不及东风送我情。

简评:联盟:是.国家、阶级、政党、团体或个人之间,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的而结成的联合。所以用作表达师友之间的关系个人认为不确切, 承句,有“诗词”了,“古韵”显得意重了,绝句字少,需要精炼。转句白话不是诗家语,转合两句关联不大。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用桃花潭水的深千尺来比王伦的情,那么你用什么来和东风送你的情作对比呢?虽----不及 ?连接词没有用好。


14.诗友会有寄东风校长
文/锦瑟年华
古苑鸿才在楚城,含辛数载育群英。
欣看秀色满华夏,桃李缤纷慰此生。
简评:这是一首颂扬诗,起承转合不错,建议转句能从诗联这方面具体点出同时照应到“古苑”“ 群英”,这样比较完整,否则比较空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997

帖子

690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招生群版主兼练武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1
贡献
1559
金钱
2951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19: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寄贺古风五周年武汉见面会
一晌贪欢
五载儒风济学缘,春朝相约汉江边。
遐思胜日多骚雅,憾未同登郭泰船。
简评:这首起承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由,转句写想象这次聚会“骚雅”盛景,尾句用"郭泰船"典故表达未能此行深感遗憾。郭泰船,为伴同名流泛舟的典故。很不错的一首绝句。有一点疑问,聚会还没过吧?如果过了,尾句这样表述没问题,“憾未同登”表示肯定,那么转句“遐思”写成“听闻”更合适,如果聚会还没过,尾句应有可能去不了而感遗憾的意思,个见,纯属探讨。

16,七绝 古风五周年聚会
文/清荷凝露
江城四月起微澜,黄鹤白云争向看。
五载师生齐聚首,烹诗煮酒话联坛。

简评:这首诗整首布局可以,起句点明时间地点,但是承句摘取《黄鹤楼》中的“黄鹤”“白云”两个意象不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在这里起不到增加文采的作用,承接的作用不但没体现,反而断了诗脉,建议第三句放到第二句的位置试试,转句重新构思组织文字,尾句“烹诗煮酒”与“话联坛”有点背离了,虽说诗联合着说,但是前四后三个人觉得衔接不够。本诗的主要问题在没有用意象说话。

以上点评纯属个见,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见谅。

2019-4-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6: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