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1-12-25 10:34 编辑
十九 这个诗尾巴,就是按最初的灵感和语言思维写完以后,转过头来看时,发现有新的语感生发了出来,觉得调子过猛,不对劲,又一时给这一感觉配不上合适的语言思维,所以才进行了反复调整,这种情况虽在我的写诗过程中并不多见,但事情的规律就是规律,再熟能生巧也不能保证不出现类似问题。 用“不吃经风经雨苦,怎有向前人”,随便比较调整过的几次,会发现,除了看得见的表面说法不同,乃至因删除个别意象,意境有所变化了,而灵感要表现的意思并没有什么根本变化,这就说明,只要灵感保持住了,原汁原味还在,就一定能运用语感的妙益,通过不断还原语言思维,改回到原处,实现精准表达。 懂得了这些,又能对直觉灵感语感和语言思维有很好的体会和运用,不仅在写诗过程中就提前处理好了语言调整,也能在面对读者提出意见时,抱以很好的理解和态度,知道读者意见基于什么,出自何方,有无道理,可接受还是不可接受。 这样,才既不会为维护虚荣粗脖子红脸,拿不知当知,拿糊涂当明白,还有能力把该讲的讲出来,以便促进交流,互通有无,免得该说话时没有话说,更免得把不能互动当做不愿互动,把无为当做不为,自欺欺人地给自己遮羞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