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41|回复: 29

可敬的拾拉圾的老教授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3-23 09: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9-3-25 10:33 编辑

野樵惯拿拾拉圾诋人,殊不知世上真有其事。十年前吾读新闻,对拾拉圾的老教授报导怆然泣下,吾亦教授级高工,实无此境界,常愧然于心。无独有偶,新近有报导,某地图书馆向打工者开放,有一拾荒老者,每入馆,必遵规认真洗手读书看报。不幸于近月车祸丧生。检其遗物,震惊世人。拾荒老者为某学校一级教师,退休金每月5000元,还有三个女儿孝顺,全不记名捐助山区贫困学生,读此,能不仰止乎?!
。。。。。。。
颂拾拉圾的老教授【2009-08-09 19:33:21发表  傅雨】
历经坎坷终无怨,默默甘为孺子牛。
但愿人皆学老伯,爱心如雨润神州。
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
大一到大三的时候住17栋109,每天他都会来敲窗户,说着同一句话:同学,请问有没有不要的瓶瓶罐罐?他就是学校拾破烂的那个老伯伯。关于他的真实身份,是我在成都商报上看到的,在学校的BBS上也有讨论。转载如下:
这个人曾经是电子科大的一个教授
说明:这个老人每天都在学校里穿行,拾垃圾桶里的破烂,开始不知道他是谁,十分厌恶他,可是当我听了我师哥的讲述后,彻底的转变了。他是科大的教授,文革受到迫害,十分的惨。平反后却对国家没有一句怨言,现在把每个月工资全捐给了希望工程,自己捡破烂为生,不仅这样,如果每月有多余的钱也全捐了出去。
多么高尚的老人!!!!!!
他如果享受起来,比很多的人都好,她的儿子女儿全在国外,每月都给他寄很多钱,他却全捐了出去,这样的老人难道不值得大家尊敬吗?
向他致敬!
读此消息,令人哽咽。愿荷帚君为之引吭。刘君亦邀我为之高歌,老至诗穷,自难表万一。辗转成篇,仅奉一瓣心香,并祝老伯康健!
潭州雨梦2009.08.09于贵州毕节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09: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北方网讯:杭州图书馆十多年来允许拾荒者入内阅读,唯一要求要洗手。馆长褚树青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离开。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改变,教育一些人。”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杭州图书馆如此有爱,我们就应该为其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09: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浙 江“拾 荒老人”被车 撞身 亡,遗 产震 惊世人!


财经内参
2016-12-18


曾经一篇题为《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新闻,曾经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内容大致是说,杭州图书馆十年来始终坚持,向流浪者和拾荒者开放,允许其入馆读书,不过对他们的唯一要求是“要洗手”。

网友为此纷纷点赞,称杭图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



其中,一位拾荒老人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他认真读报的样子,让许多网友动容,许多人都为他追求知识的精神点赞。

可是,这位认真读报、渴求知识的老人,我们再也见不到了——老人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出租车撞倒,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老人离世后,他的故事才一一被揭开,他的遗产震惊了世人。

老人真名叫韦思浩,是上世纪60年代老杭大中文系的毕业生,他在退休前是中学的一级教师。

老人每月5000多元退休金,本应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却生活拮据,还要捡垃圾过日子。原来,老人省吃俭用,把所有钱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





老人的遗物当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每一样都是无价之宝:泛黄的捐资助学凭证,希望工程的救助报名卡,读之潸然泪下的受助孩子的来信。



每封信中,都有受助孩子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韦思浩老人一直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可是,这些受助的孩子或许至今都不知道韦老师的真实身份,因为老人一直匿名的对他们进行帮助。

老人在捐助上从不吝啬,对自己却极为苛刻。他住的房子是多年前教育系统统一分配的,房子里至今还是交付时的毛坯,没有任何装修,连照明灯也是工地上的那种小灯管。房子内除了一张木板床外,没有任何家具,每个看过的人,都替老人心酸落泪。

老人一生对自己很苛刻,生活清贫,却把丰满的爱,分给了那些困苦的孩子。




韦思浩老人的善举还不止于此,他在十几年前就决定要在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和所有可用器官,还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

一根竹竿,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两个口袋挑于肩后,透过塑料袋,塑料瓶和罐子隐约可见,这就是韦老师生前给大家的印象。

他看起来落魄,游走在生活边缘,可是他的灵魂深处繁华而又纯净,他比任何人都懂得爱的真谛。



感谢有这样一位老人,温暖了人间...

韦思浩
一位退休教师
一位拾荒老人
用自己的言行
感染我们冰封已久的沉寂的心
瘦削的身板上
一件旧得掉色的暗橙色夹克
胸前挂着一个土灰色的包
在图书馆伏案读书
那双看书前一定要认真搓洗的双手
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12月13日
那场猝不及防的车祸
无情地带走了这位拾荒老人的生命
却让我们无尽的缅怀
然而实际上
老人有房、有退休金、有3个关心他生活的女儿
但多年来却一直过着拾荒生活
父女之间埋怨、不解、心疼,复杂的情绪
终于在女儿们整理遗物时解开

一沓沓小心收藏好的助学证明和书信
《浙江省社会团体收费专用票据》
《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卡》
《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
几十张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捐助证明
静静地展示着老人这些年的生活
让人感触最深的
是那张签了名的遗体捐赠志愿表
何其伟大的精神!
何其伟岸的情操!

而受助者
或许至今都不知道捐助人真实的姓名
助学证明上的落款
仅仅都是“魏丁兆”这个化名
至此
社会终于知道
老人并非生活窘迫的拾荒者
而是行的高标
做的楷模!

然而你是否知道
老人毕业于原杭州大学
即现在的浙江大学
曾参与过《汉语大词典》的编写
如此的一位智者
在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同时
无限地褪去了自己原有的光彩
隐匿于默默的拾荒生涯中

韦,伟大
思,思想
浩,浩然
浮躁的今天,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横行其道。
而真正的悲悯,仍如流水般涓涓流淌于至善者心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于求是园中,静默修行。
今日的我们,愿在他的感化下,一扫精神上的荒芜,聚集我们微小的力量,温暖这个世界。



因此,我们只需要你的一次转发
写下我们的送往天堂的祝福
愿那时,万物美好
天堂,应该是有他所在的图书馆的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09: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后,所有照片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3: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19-3-23 13: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毕业于浙江师院(杭州大学的前身之一),后来杭大又并入浙大。
所以我常说自己是没有母校的人:小学中学都已改建到面目全非,不认识了;大学呢,连名字都变了。
想当年,我们杭大人调侃浙大:浙江,算你们第一;但在杭州,我们是第一


韦思浩老先生往事,在杭州、在网上红过好些年了。感人至深。
杭州是全国道德建设的高地,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甘于奉献的人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19-3-23 14: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天有人问到“仄平仄平仄”,我找到你52网空间去借了些例句

对句首字作平以救,有例证在,便觉得是可信的。可以补充王力的缺失。

点评

不但有例证,而且有典证,确实补充王力的缺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23 1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19-3-23 14: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5: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19-3-23 14:40
老人离世后,他的故事才一一被揭开,他的遗产震惊了世人。

老人真名叫韦思浩,是上世纪60年代老杭大中文系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5: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19-3-23 13:49
老人毕业于浙江师院(杭州大学的前身之一),后来杭大又并入浙大。
所以我常说自己是没有母校的人:小学中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5: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19-3-23 14:12
前天有人问到“仄平仄平仄”,我找到你52网空间去借了些例句

对句首字作平以救,有例证在,便觉得是可 ...

不但有例证,而且有典证,确实补充王力的缺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3-23 15: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20: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9-3-23 20:06 编辑
塞外秋来 发表于 2019-3-23 15:27
老樵那能和这样崇高品质的人比,老樵吃、喝、玩,乐四字俱全,不尽如此,还人前炫耀,沾沾自喜,不过老樵也 ...

哟哟,我还想将我获奖剩下的壹仟元再邀老樵将这回必胜无疑而保住的印章一同捐出,以预庆贺老樵剩粒而归,举办一个诗赛。
老樵不是说我舍不得拿1000元买他石吗?1000元,毛毛毛雨也,拿它去买这次他赌的石章本是小菜一碟,然太辱我智商,故萌生为老樵与花花设赌大获全胜庆贺诗赛,而以我赞助的1000元及老樵石章作为奖品。
1.诗赛就以此赌为题,赋五律一首‘
2.诗赛设一等奨一名,奖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银行发行的人民币1000元,该奖金由潭州雨梦赞助;
3.诗赛设二等奨一名,奖品为绝谷野樵此次设赌赢回的一寸见方的圆石章一枚,(石章见老樵所刋发的照片,市值约合人民币300元。
如老樵愿意小小落红(非大出血也)可将右章寄与诗赛组委会,组委会刋发收据后,我即将币汇至组委会。老樵因出买国家机密,富得流油,敢称五百石印富翁,断不至为方寸小石做缩头乌龟吧?
4.推荐诗词理论版块所有版主为诗赛组委会成员,负责征稿评审,首版为俎委会组长。
5.采用不记名投稿,投稿人注明身份证出生年月日8位阿拉伯数加手机号前3位加后4位数共计15位数为领奖凭证。如194010101811234.
6.待老樵确认赞助后,可发文至论坛征稿,组委会成员及赞助者不予参赛。
7.具体规则后议,但首要一条为诗用平水,若诗合平水又合新韵者,等同新韵,一脚踢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3-25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偏执者,文革受到迫害,十分的惨。平反后却对国家没有一句怨言,语焉不详。

点评

首先这是引用大学生的话,(改用藍色字显示)写得通顺,不详正显示老人不计前嫌高风亮节。文革整死和逼死那么多人,从国家元首直至平民百姓(如刘少奇.....张志新),还用得着详语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25 1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10: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9-3-25 10:24
思想偏执者,文革受到迫害,十分的惨。平反后却对国家没有一句怨言,语焉不详。 ...

首先这是引用大学生的话,(改用藍色字显示)写得通顺,不详正显示老人不计前嫌高风亮节。文革整死和逼死那么多人,从国家元首直至平民百姓(如刘少奇.....张志新),还用得着详语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25 11: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每个月工资全捐给了希望工程,自己捡破烂为生,------科大的教授?
-----不赞成。捐赠应以保障自己生活为前提。捡破烂毕竟不卫生,容易危害身体健康。除非这人患了老年痴呆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25 11: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过有些老年人翻垃圾桶捡破烂完全不是因经济原因,而是类似于强迫症似的老年痴呆症。他们的退休工资完全可以满足其生活需要,他们成天围着垃圾桶转完全是一种病症,没什么可推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25 12: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破烂大王”杨建林,今年46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苏州人。自2005年至今,依靠自己的废旧物资回收站,加上兼营的工程机械设备和钢板出租生意,杨建林已累计捐资助学20余万元,帮助32名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杨建林也在去年被苏州市文明办评为了第四期“苏州好人”。
------这人捡垃圾是其职业,也是一项事业,与检拾垃圾的老人有本质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13: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拾荒助学老人刘盛兰入围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山东人物
  2月10日晚,“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在北京揭晓,烟台92岁老人刘盛兰光荣当选。从1996年开始拾荒助学,18年来刘盛兰总计捐款10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由于身体不便,刘盛兰没能去北京领奖。当晚,大众网记者来到刘盛兰所在的招远市轮胎西区日间照料中心,与老人一同观看了电视直播,再次感受老人的这份大爱和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13: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拾荒助学老校长 荣登中国好人榜
时间:2019-03-11 来源:关爱明天网 作者:李琳 点击: 6 次
  两件脱了线缝的老中山服,一件穿了30年的破洞运动衫,两个旧箱子装下全部家当……吴定富,看上去是个穷人。
  资助3名大学生12万元学费,给一所小学连续6年每年捐款3000元,把24年拾荒收入送给困难学生,35年退休工资几乎全部捐出……吴定富,其实是个富人。
  2018年4月2日,中央文明办发布最新一期“中国好人榜”,重庆市铜梁区石虎小学88岁的退休校长吴定富榜上有名。
  拾荒者
 


 
  铜梁区东城街道标美街63号,一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老楼。吴定富和小儿子吴启伟一家租住在这里,已有5年。
  4月11日清晨6时许,吃过简单早餐,吴定富隔着没有玻璃的窗框,望了望窗外。没有下雨。他拿起夹钳、塑料袋和蛇皮口袋出门,开始了又一天的拾荒。
  他蹒跚踱步,眼睛四处搜寻。果然,在拆迁房屋中发现了不少纸板、钢筋和塑料瓶。不多时,他的塑料袋和蛇皮口袋就装得满满当当。
  吴定富如往常一样,走很远的路捡拾破烂。
  一个上午,两次往返,16公里,翻找了三户拆迁农家,吴定富终于满载而归。
  吃过午饭,短暂休息后,下午3点他又出发了,单边4公里。这对一位88岁的老人来说,不是一段容易的距离。尽管如此,他却舍不得花1元钱坐公交车。
  这样的一天,几乎是吴定富的每一天。自从24年前300米外的金泉街废品收购点开张,吴定富便加入了拾荒队伍。
  一天外出捡废品,中午必须回家吃饭,省一点是一点。
父亲

 

 
  吴定富穷?其实不然。是他舍不得用在自家身上。退休前,他是石虎小学的校长,如今每个月有4000多元退休工资,加上各项补助,一年收入约6.5万元。但是,小儿子吴启伟说:“父亲的钱一个子儿我们都用不到。”
  走进吴定富的家,两室一厅,每年6000元租金。
  墙壁四处龟裂的屋内,一张布帘加张床垫,客厅内便隔离了一间卧室。在他卧室里堆满了书报,一台21英寸的老电视机就是最值钱的家当。
  床下两个黑色旧木箱,装下了老人的全部衣物,没一件新衣。
  吴定富佝偻着背,须白苍老。他内穿印有“蒲吕”字样的运动衫,购于上世纪80年代,红中泛白,胸前洞口如峰巢,右臂线头脱落,外面套件有着同样破洞的涤卡中山服。
  吴定富老伴郭秀祥去世多年,膝下有两儿两女,大儿子吴启国退休后在蒲吕工业园区一家公司当保安。
  父亲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衣服也舍不得买一件,就连去掉孙子买房向他借了2万元,也立下了字据。吴启国印象中,父亲最慷慨的一次,是二娃考上大学时,一次性奖励了3000元。
  老人对儿女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把你们养大就行了。”
  捐献者
  吴定富隐藏的秘密,5年前才浮出水面。
  当时老屋拆迁搬家。原本该寄往他家的感谢信,一封又一封被寄到了老屋所在的全兴社区。
  这样,吴定富捐资助学的事情才被大家发现。
  3年前,吴定富在合川教书时的同事邹光济,在病逝前说起了吴定富捐资助学的事。早些年,吴定富经常向邹光济打听,哪里有需要捐助的孩子,而且叮嘱不想让家里人知道。邹光济就介绍了合川红十字会和几所学校。
  经过全兴社区信息搜集,老人有以下捐助:全德小学儿童节捐款,每年3000元连续6年;定向资助3个本科大学生,每人每学期5000元累计12万元;汶川地震捐2000元……
  铜梁区东城街道宣传委员卢应伦证实,老人资助的3名大学生,都是铜梁本地人,毕业后已走上了正式岗位。其中一个也姓吴,老人不愿再去打搅对方的生活,连电话都不会打一个。
  卢应伦介绍,作为铜梁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会员,每年六一儿童节和重阳节组织的捐款活动,吴定富单次至少捐200元,今年已是延续的第20个年头。全兴社区党员花名册上,每个月缴纳的党费也是他最高,最少都是200元。4月27日,一家企业老板特地奖老校长1万元,可老校长1分没有要全捐出了。
  吴定富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钱?老人没统计过,“退休35年工资,绝大部分都捐了。这一年多没找到合适的捐助对象,工资卡剩了5万多元,我也会捐出去的。”
  对于捐款对象,他说:“主要捐给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和学校品学兼优的孩子,希望他们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遇上困难单位和困难群体,我也会捐。赶场天遇到可怜人,只要身上有钱,我都会掏出来。”
  全兴社区党委书记陈天伦算了笔账,按目前老人4000多元的月退休工资,加上各种补助,全年收入约6.5万元。他捐助35年退休收入,按实际价值少说也是近百万元。
  老校长
  2018年4月12日上午,吴定富抽了半天空,去曾经任教的石虎小学转转。
  1950年从江津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先后在合川张家桥小学、铜梁庆隆小学任教,后调往石虎小学直至1983年从校长岗位退休。此后在学校做了十来年的绿化义工。
  在校门处,吴定富遇见了自己的学生——蒲吕街道沙心村7社50岁的梁昌明。
  尽管梁昌明大声喊着“老校长”,吴定富丝毫没有反应,直到握住了他的手才回过神来。
  梁昌明说,老校长是他的恩人。
  曾经的石虎小学有初中教学部。当时经济条件差,许多学生读到中途面临辍学,包括我梁昌明。“老校长几次到我家来劝说我父母,还答应给我减免学费。”
  后来他才知道,减免的学费是老校长垫付的——学校里许多生活困难同学的学费,都是吴定富从微薄的工资中一点点抠出来的。“老校长经常教导我们:“读书是好事,只有读了书才会有出息。”
  不少学生在老校长的资助下,跳出了农门,当上了国家或企业领导。“饮水思源,这都和老校长的帮助分不开。”
  62岁的铜梁区农委退休干部李淑泉说是吴定富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1978年恢复高考后,老校长多次上门动员我参加考试。”
  李淑泉兄弟姊妹众多,吃穿都成问题,吴定富不仅送了他钢笔,还资助学费。当年,李淑泉以优异成绩被永川农校录取。“读书期间,老校长还来我家问过我好几次。”
  大儿子吴启国说,老人已立下口头遗嘱:离世后,除少部分钱负担小儿子房租外,其他全部捐给社会。
  人的一生,有如花开花落,来去匆匆,有些人为自己活着,难免有失去奋斗目标而空虚茫然,有些人为名利活着,难免起起伏伏患得患失。但吴定富为他人活着,为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和鼓励优秀孩子。工资资助外还拾荒资助近百万元,48年资助几千孩子和群众,这不正是一个共产党员最最真正的本色吗?这不正是一位老校长最最执着的关爱吗?但老人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说道:“我88岁了,58年党龄,是党培养了我,是党在我晚年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我活得更有滋味,这正是在兑现我入党的誓言。”
(李玉婵摘自关爱明天网2019年3月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13: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7点半,合肥。

  张景兰从位于安徽省人大机关大院里的家出发。

  沿着百脑汇电脑商城、曙光商厦、中国科技大学……这个衣着简朴而整洁的老人,拉着一个简易的手推车一路走过。不时地,她会弯下腰,捡起丢弃在路上的塑料瓶、硬纸壳、小铁片……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出发,是因为张景兰既担心被别人认出来,又考虑到此时环卫工人已经下班,“捡废品更容易”。

  在路灯照射下的合肥街头,她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城市拾荒者。

  而在安徽省人大机关,她是一名退休的机关工会主席。

  在安徽绩溪县的乡村学校里,她是孩子们敬仰的奶奶。

  64岁的张景兰希望能轻松地在这多重角色之间自由变换,不为别的,只为能够顺利地延续她可能永远也做不完的一件事为贫困的乡村孩子捐资助学。

  捡废品的老太太

  夜晚的合肥街头,匆匆的路人和车辆不停地从张景兰身边经过。这样一位捡废品者,的确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

  夜里11点半左右,“满载而归”的张景兰在家里开始盘点一天的成果。

  她将捡回来的“破烂”一一归类,再加以包装,然后按类码放整齐。

  8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就是一个堆满“破烂”的仓库。卧室、客厅、厨房,甚至门外的过道上都堆满了各色物品。整个屋里,除了一张收拾得还算整洁的床之外,其它地方已经很难看出这是一个退休的机关干部的“家”。

  “昨天刚刚去五里庙卖了一回废品,共6元1角钱。”张景兰说,“最近废品市场行情不好,我要等到价格回涨一些再去卖,这样,我就可以给孩子们多筹得一些钱。”

  让张景兰略感欣慰的是,在去五里庙卖废品的路上,她看到了很多金属小垫片,“一个个捡起来,共有几十片,也能卖钱”。

  另外,她最近新发现一个废品来源裁缝铺里有很多裁剪下来的边角料,经和那裁缝商量都给她,也可以当废品卖钱。

  在张景兰眼里,很多东西都可以废物利用拿去卖钱的。

  张景兰有个小本子,专门用来记录每次卖废品的所得。

  去年,张景兰卖废品共积累了2000多元。今年,她也已经积累了300多元。

  “退休已经4年了,每天都出去捡废品。尤其是下雨天,我更要出去,这样的天气里更容易捡到。”张景兰说。

  亲切的奶奶

  绩溪县的很多学校里都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认识张景兰,并且亲切地称她奶奶。

  在孩子们眼里,这位从省城来的穿着朴素的奶奶能给他们带来很多吃的、穿的和用的东西。

  还在安徽省人大担任机关工会主席时,张景兰因为一次绩溪之行而下定决心要帮助贫困女童上学。

  1998年,张景兰出差到绩溪县。

  当地人和张景兰说笑:绩溪人一辈子只干三件大事:给娃念书,给活人盖房,给死人修墓。但“给娃念书”只让男娃念、不让女娃念的现状刺痛了张景兰。

  回到合肥后,张景兰有了一个想法:让绩溪的贫困女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安徽省人大机关的老领导知道情况后,非常支持张景兰的想法,第一时间纷纷解囊,每人结对帮扶几名贫困女童。

  2000年,安徽省人大机关更是开展“心系绩溪困难学童帮扶行动”,这一年,策划这一行动的张景兰资助了4名女童。

  现在东山中学补习班上学的汪黄宁,从小学6年级开始接受张景兰的资助。每年的学杂费、衣服、书包都是张景兰给买的。汪黄宁很想感谢这位奶奶,她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坚持写信给张景兰,告诉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伏岭中学初一学生章锡祥是张景兰最新资助的一位学生。18岁的他患有轻度弱智,平衡能力差,走路时很容易摔跤。其母离家出走多年,父亲年前又死于意外。

  当得知章锡祥的情况后,张景兰和自己88岁的老母亲商量,决定从给老母亲的赡养费里“挤”一点出来资助章锡祥。

  目前,张景兰共资助了14名学生。

  “挤”出来的捐助

  在很多人看来,张景兰作为一名退休机关干部,即便资助学生,也用不着通过捡废品来攒钱。

  张景兰不这么看,她对拾荒有着自己的理解。

  1948年10月,张景兰出生于淮南市凤台县。当她还在襁褓中时,父亲因肺结核去世,母亲一个人既要照顾自己的3个弟弟,还要抚养女儿。

  艰苦的成长环境和艰难的成长经历,让张景兰领悟到一个细微的善良举动对一个身处困境的人是多么重要。

  退休后的张景兰每月工资不到4000元,除去还房贷的钱和给老母亲的赡养费后,也就所剩无几了。

  每增加资助一个孩子,对张景兰来说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为此,张景兰有四个“开源节流”的办法:从嘴上省一点,从腿上省一点,从穿着上省一点,通过其它方法增加积蓄。

  “一天只吃三个馒头,从不吃鱼也不吃肉。”张景兰的这个特点在安徽省人大机关人人皆知。

  即便去较远的地方卖废品,张景兰也从不坐车,说这样既省钱,还能在来回的路上多捡一些废品。

  张景兰经常穿一件灰色运动服,是单位举行运动会时发的,已经穿了很多年。左腰背包的地方已经被装废品的包磨破了,补着一块大大的补丁。

  通过捡废品攒钱资助学生,这想法是受安徽省人大会议中心一工作人员的启发,该工作人员告诉她:“我在会议中心里一天拾3个瓶子,一年就可以资助一个孩子。”

  “我为什么不能捡废品卖钱资助孩子呢?”张景兰大受启发。

  一开始,张景兰怕这样做会影响工会主席的形象,晚上偷偷去拾,早上6点起来偷偷去卖。有时碰到同事问她包里装着什么,她都说是刚买的蔬菜。

  终有一天,捡废品时被熟人发现了。当晚,张景兰彻夜未眠。最终,她用一句格言说服自己:“小事产生完美,完美绝不等于是小事。只要是正确的,都是可贵的,就应该坚持。”

  “靠捡废品,起码一年能多资助几个孩子,又不费什么事,干吗不去做呢?”张景兰说。

  不断扩延的爱

  在安徽省人大机关,很多人都参加过张景兰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

  “张主席逢人就说绩溪学生的事。”安徽省人大机关的很多人都这样说。同事们为她的诚挚所感动,一听到有需帮助的孩子,都会爽快应允结对帮扶。

  几年来,安徽省人大机关共有200多人参加资助,受助学生多达250多人。

  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这个活动中来,张景兰不放过任何可以说服别人的机会,甚至将一些陌生人也吸引过来。


  有一次,张景兰去建材市场买瓷砖。在与瓷砖店的老板闲聊时,张景兰告诉她山里孩子的事情。对方听完后立刻说:“张阿姨你资助孩子们不容易啊,我也帮你资助一个吧。”

  张景兰自制了一个两联的收据本。每一笔别人的捐助,都会认真地填写收据,盖上自己的私章,一联交给捐赠人,一联自己留着。

  2008年,从机关工会主席的岗位上退休后,有人劝她放下助学这件事。可张景兰说自己舍不下那些孩子。

  “凑起来的这些‘份子钱’和自己节省下来的钱虽然不多,但是能资助多少,就资助多少吧。”在张景兰的眼里,帮助贫困孩子是一份永远也不会退休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13: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哈尔滨2月17日电题:87岁党员朱凤兰:拾荒,更拾“初心”
  新华社记者李建平
  黑龙江,鸡西市。破晓时分,昏黄的路灯下,一个瘦小身影正在仔细搜寻着街角处的旧物……
  今年87岁的朱凤兰是一名普通党员。多年来,她不忘63年前入党初心,坚持拾荒售旧,捐资助学,在黑土地上写下大爱。
  耄耋身影:清晨一景
  北国凛冬,滴水成冰。
  每到周末,朱凤兰都要到市场售卖废旧物品。清晨5点,她双手拖拽着两个大号行李箱,吃力地走出家门。“去晚了,就没好地方了。”
  小到1元钱的酒杯,大到30元钱的毛衣……为了售卖拾荒所得,朱凤兰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室外,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一元、五元、十元……一张张饱含艰辛的钱币,被她源源不断地送到鸡西市慈善总会。
  “她耳背,与人沟通困难,东西卖得不太好。”旧物市场商户张桂清想不通,朱凤兰这么大年龄,早来晚走,遭这份罪是为了啥。
  鸡西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李春毅曾两次接待过朱凤兰,共收到老人捐赠7000元,都是各种面值的零钱。
  感人的故事,叠印着这位耄耋老人近10年间的艰辛身影。
  奉献晚年:救助失学
  “打土匪,别人怕,我上!”1931年出生在辽宁省义县的朱凤兰,年轻时风风火火。作为村干部,她参加过土改和“剿匪”运动。
  如今,子孙满堂的朱凤兰独居在鸡西市中心一栋楼房内,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堆满待售的废旧物品。
  “我呀,啥也不缺。”朱凤兰晚年有固定收入,小女儿在身边,其他四个子女在外地工作生活,老伴患病住敬老院。
  朱凤兰生活十分简朴,平时就爱喝点粥、吃点青菜;儿女买的新衣服也很少穿。她爱看报,还愿意讲给别人听。正是通过看报,她了解到失学儿童状况,想到尽力帮帮那些孩子。于是,她不顾亲人的反对,开始了拾荒。
  “现在的小辈太浪费,衣服旧了就丢,矿泉水瓶随手就扔,看着心疼。”朱凤兰觉得,拾荒可以让那些废旧物品重新利用,让自己心安。
  “咱不能欠党的”
  前不久,有人将朱凤兰的事迹制作成网络视频,获得万千网民点赞。面对赞美,朱凤兰很淡然:“我是党员,要是一辈子都没为大家做一点好事,那叫啥党员?”
  老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记者了解,她常常坐车到30公里外的恒山区亲自交纳党费,并表示,自己万一突然去世,拖欠党费不好。
  “我小时候,母亲走得早,是党培养了我,对我有恩,咱不能欠党的。”
  “如果身体允许,我还要来捐。”李春毅忘不了朱凤兰离开慈善总会时说的这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赖旭华,黄伟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3-25 20: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3-25 20: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2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外秋来 发表于 2019-3-25 20:49
这就是车该撞的人的话。

太正确了!
牢骚尽可发,国事不可妄议,免得将论谈关闭,弄得大家无处寻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3-25 2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3-25 21: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3-25 21: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2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9-3-25 21:14
不平则鸣嘛,没必要自己吓唬自己。

三大问题望人民代表提议:
1.免费教育
2.免费医疗
3.免费供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