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9-1-26 20: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9-1-26 20:42 编辑
这个问题也讲过,法家是实用哲学,在国家危亡时十分起作用,这也是当年孔子的儒家思想“推销”不出去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诸子百家中,孔子是周公跨时代后最优秀的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掌握最全面,所以最后历史还是要选择他。“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论,这是一种普世教化,是可以跨时代传承的。佛经也有“善男子、善女人”,“恶男子、恶女人”难道就没有了?肯定有,但是不公开提,要“隐恶扬善”。
法家的思想也不是从此就消亡了,也被后世吸收了,只是“性恶论”不再公开宣讲而已。
孔子能著《易经》,从中就可以看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并不是僵化、教条的,它的教义是被后人机械地曲解后才会变成这样的。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是想让社会重新回到上古混沌、民风淳朴,画地为牢的时代,得以“太上,不知有之”。而孔子认为已经回不到那个时代了,人的智慧会退化到从前吗?所以才要主张沿用周公的礼制来约束人的行为。在物质无法无穷满足人的各种欲望的情况下,通过“礼制”来维护社会秩序,人人要付出仁爱,君主爱护他的子民,子民爱戴他的国君,团结一心把国家建设好。佛陀当年也是看到了人面对生老病死的无奈才放弃王位而出家求道的。
在物质缺乏的情况下、在人体机能不完美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通过节制欲望的方法来寻求社会的和谐、同舟共济。不是我们的圣人都不懂“自由”为何物,正是因为他们太懂了才会想的更长远,才会提出这些教义。
所以我们的古圣先贤为了我们华夏一脉能够得以延续殚精竭虑地操碎了心,试问你们当中的一些人公开去毁谤良知何在?希望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学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从此不要再做一些贬损古圣先贤、历代君王等亲着痛、仇着快的幼稚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