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韵作品无需标注 ——兼与梦回360度老师商榷
看得出来,燕赵风骨前任版主梦回360度老师乃资深平水韵诗者。令人欣慰的是,近日也开始尝试采用所谓新声韵亦即现代读书音为诗了,比如这首:
七绝:秋恨(新韵)
秋荷褴褛卧陂塘,底事涟漪长又长。 一恨潜心孤廖我,抛石向水打鸳鸯。
遗憾的是,诗题后面画蛇添足一般用括号标注了“新韵”二字,令人甚为不快。其实,早在五六年前,吟者先生就有专文谈及这个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将新声旧韵分栏管理,原文如下。
“一个只需举手之劳的小小建议——将新声旧韵作品分栏管理 文/吟者 尊敬的律版首席、常管、版主先生们:
大家好!
如列位所知,业内有一个所谓“双轨并行”的说法,也有称“双轨制”的。在由来已久的新声旧韵之争中,一些诗友总爱拿这个说事,实在令人费解。遇到矛盾时,也拿这个当挡箭牌,一推六二五。由此时常引发一些版主与诗友之间无谓的争执或毫无意义的质疑与解释,甚至导致难以调和的矛盾。
毋庸讳言,所谓双轨并行或曰双轨制并未得到实质性的贯彻执行。众所周知,目前论坛绝大部分板块默认平水韵,美其名曰新声旧韵双轨,实则只有平水韵一轨——新韵若不注明,便被视为出律。毫无疑问,起码从客观效果上来看,这一不争的事实本身,便有执行层面对双轨并行或曰双轨制蔑视和歪曲之嫌。
据在下初步调查,几乎所有的诗词类板块,都有常驻或客座新韵诗者光顾。还有个说法叫倡今知古吧?既然提倡新声韵,就该拿出些实际行动来,既然有所谓双轨制的说法,就该有点儿双规制的样子,是吧?否则不成明里提倡、暗里打压了吗?一个真正的诗者,一颗真正的诗者之心,难道应该这样“倡今”吗?难道可以这样“倡今”吗?
在此,我们姑且不论新声旧韵孰是孰非,也不探究以上说法是否仍合时宜。只想就事论事,并尝试给出一个旨在贯彻双轨制、规范论坛和板块管理、有效解决不必要的矛盾、进而营造和谐交流氛围的小小建议。
以上初步思考和以下初步建议的核心思想显然是通用的。鉴于风之歌兄初执牛耳,又兼律诗专栏乃是位列核心区的大板块,这个建议就先贡献给贵版吧:
在下的建议其实很简单,只需将现有栏目设置中的五言、七言两个分栏目变通为“新韵作品”和“平水韵作品”即可。请看:
贵版现有栏目设置:
全部 五言 七言 文论 资料 其它 精华 版务
按在下建议变通后的栏目设置:
全部 新韵作品 平水韵作品 文论 资料 其它 精华 版务
如此一来,起码在这一环节上,才算体现了双轨并行的初衷或主旨,新声旧韵才可以各行其道,互不相扰。版主也可人尽其才:不谙旧韵者可以专门点评新韵作品,不谙新韵者可以专门点评旧韵作品,新声旧韵兼而为之者可以两面点评~~~~~~至于贵版其他栏目如何增删、如何变通,与本建议无涉,不赘。
此建议虽小,但意义可能不小,明眼人一看就会明白。此建议在技术上当毫无问题,预期效果更可皆大欢喜。看似举手之劳,看似只有这一小步,实则在诸多方面都是迈出了一大步。
当然,以上纯属一己之见,不堪成谋,仅供参考。权作抛砖引玉吧。请列位版主、方家和诗友们批评指导为盼。”
当时,该帖一经贴出,便立时引起热议。请看下面几个跟帖: 【四星诗友唐尧】 “这个建议非常好,这个建议是一块试金石,所有表面上支持双轨制,支持新韵、普通话韵的人,都会现出其原形来。” 【四星诗友白太痴】
“韵者,所以取顺口也。读来顺口悦耳,新韵可,旧韵可,诗词合韵亦可。
提倡新韵,是中华诗词学会的最重大举措,因而也应成为中华诗词论坛最首要的选择。
新韵代替旧韵,已为期不远了。这是规律!
平水早该寿终正寝了!”
【律诗专栏”前任首席版主风之歌】
“感谢吟者、钓者批评建议。
关于不分五言、七言,我认为很对,五律、七律,谁会看不出来呢?
关于通常的做法,平水韵默认,新韵要注明,是有歧视性的,应当一视同仁。吟者建议有理,即行采纳。考虑有以词韵等写作的,就分新、旧二韵好了。
还有简化字、繁体字,也不要有歧视,应尊重大家的习惯。”
一晃几年过去了,诗词界依然如故,中华诗词论坛依然如故,燕赵风骨版块依然如故。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停歇,眨眼之间,声韵易帜已然进入倒计时阶段,二〇一九年五月四日已被全国新声韵普及与推广指导委员会限定为中古平水韵让贤、新声韵入主诗坛的极限底限时间,所谓新声旧韵双轨并行的过渡期堪堪只剩短短五个月了。
随大溜也是资深平水韵诗者,曾因采用“平水韵”而名利双收,眼下虽然投入新声韵阵营,但仍迫切希望新声韵入主诗坛后,能够给予“平水韵“一韵之下、万韵之上”的亚尊地位,一旦本人发迹于斯的“平水韵”被降至区域性的《东南韵》甚或局部地方性质的现今各地方言土语地位,真不知届时我等平水韵同道将何以自处。有鉴于此,随大溜不久前曾发出专帖“呼吁“平水韵”诗友力争第一种归宿”。
为了平水韵诗友的共同利益,随大溜再度大声疾呼:诗界上下均应充分尊重“韵乃声韵”这一基本韵理,让格律诗词的音乐美得到切实体现,让现代读书人及其他圈外读者都能欣赏,让时人和后人拿我们当诗人而不是当匠人看。为此,思想观念要转变,管理方式也要转变,实际行动更要有所转变,否则一旦被死死地钉在现代民主诗词文化历史的耻辱柱上,纵然我们自己无所谓,可我们的“平水韵”诗名还能不能带进棺椁,我们的子孙后代会不会因此而备受歧视呢?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严酷的现实问题。
同时也请梦回360度老师大大方方地采用你其实更熟悉的现代读书音为诗填词,不必标注,也让那些新声韵倡导者们看看,我们自“平水韵”阵营毅然回归的诗者也是理直气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