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10-21
威望210
金钱1997
贡献1640
金牌会员
 
威望- 210 点
贡献- 1640 次
金钱- 1997 枚
|
我对《中华通韵》的几个建议
第一,要相信教师、学生的汉语拼音能力,不要以为细分对他们会成为障碍。要使分韵更合韵理,要考虑舌尖前后音与非舌尖前后音在拼写中的音位移动,带来的不合韵理和不和谐。本着最和谐的韵理逻辑,应把汉语拼音在诗韵的前提下,再分出与舌尖前后音与非舌尖前后音相拼的 e、eng,各一为二之后,再分成如今的“十六韵”。我见到的韵书,已经做到了。
第二,要和历史相适应,有“诗韵”“词韵”的观念。要在一个《中华通韵》的系统下,“十六韵”为诗韵,再合成“八韵部”的词韵,这符合海内外诗者的习惯。我见到的韵书,已经做到了。
第三,要有“承传古今”的意识,要有考虑古韵使用者的意识,还要使其符合普通话,要认真反思《诗韵新编》失败的教训。这样使《中华新韵》做到,“看,符合古韵;读,符合普通话”,能更合韵理,最大限度减少违和。这样,才能为海内外诗者接受,彻底消灭音韵问题的争论,真正一统天下的诗词用韵,才无愧我们编纂者的地位。而不是又成为一个新的《中华十四韵》,仍然是争论不休,诗者不接受。要知道这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儿戏我中华文化的自信。我见到的韵书,已经做到了。
所谓“古韵”至少包括三者: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
我可以提出建议,但我没有递传建议的渠道,望有渠道者,施以援手。不甚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