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韵部划分的依据、方法与准则 ——兼与《中华通韵》课题组商榷
作者 程宝庆
第二章 韵部划分的依据、准则和方法 第一节 韵部划分的理论依据 从《切韵》到《佩文诗韵》,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是用反切的方法辨音;用等韵图分析韵母之间谐韵关系的远近;以当时的官话作为韵书的基础语音。这是指导古人编写韵书的理论依据和音韵学工具。 到现代,作为辨音工具的“汉语拼音方案”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作为研究分析字音谐韵程度的汉语语音学、音韵学,可以指导我们通过韵母结构、音素等微观分析,全面揭示押韵现象的秘密。至此,韵部划分不再是少数人把控的玄学、绝学。只要掌握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任何一个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人,即使只有小学文化,也可以准确的划分现代汉语韵部。 第二节 韵部划分的准则 如前所述: 字音之间的谐韵现象与声调没有关系; 字音之间的谐韵现象与声母没有关系,与韵母有关; 字音之间的谐韵现象与韵头没有关系; 字音之间的谐韵现象与韵腹(主元音)、韵尾有关,当韵腹(主元音)或者韵尾相同时,字音之间存在谐韵现象,但谐韵效果并不完美; 当字音之间韵腹(主元音)与韵尾相同时,它们具有完美的谐韵效果。 综上,现代汉语韵部的划分准则是:字音之间韵腹(主元音)相同,并且韵尾也相同。
第三节 现代汉语韵部的划分方法 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押韵的原理,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分析韵母之间谐韵关系的方法——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运用“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对汉语拼音方案39个韵母逐一加以分析,寻求其共性,并将韵腹(主元音)相同和韵尾相同的韵母划到一个韵部。具体操作方法举例(限于文章篇幅不能逐一罗列): 现代汉语韵母主元音分析表(片段) 韵母 | | | | | |
| -i并不是元i ,而是[ɿ]、 [ʅ]。-i是指zh[tʂ]、ch[tʂʻ]、sh[ʂʻ]、r[ʐ]、z[ts]、c[tsʻ]、s按声母发音。–i组并非含 这个音,因而不能将-i与i混淆。 | |
| | i发音为 ,不是[ɿ]、 [ʅ],与–i组没有相同的主元音。 | | | | a为单韵母;ia[ia]与ua[ua]为后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a。因而,三韵母共有主元音 a[a]。 | | | |
| | | |
| | | | e发音为[ɤ],不是ê[ɛ],不应将e [ɤ]与ê[ɛ]混淆。 | | | | ie[iɛ]与üe[yɛ]同为后响复韵母,两者共有主元音ê[ɛ],但不是e [ɤ]。从注音符号看,前人已经发现了e与ê的发音差别。 | | | | | | |
|
(限于篇幅,其余韵母分析省略) 笔者根据“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将现代汉语划分为十九个韵部,具体结果如下文。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