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9|回复: 3

词的杂体之四 词也多打油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5-9 13: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词也多打油
      张明善尝作《水仙子·讥时》云:“铺唇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锺,胡言乱语成时用,大都来却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
      有人嘲秃指,《醉扶归》云:“十指如枯笋,和袖捧金樽,搊杀银筝字不真。搔痒天生钝,纵有相思泪痕,索把拳头揾。”
.
      一妓为人伤目,睫下有青痕。嘲之者作《沉醉东风》词曰:“莫不是捧研时太白墨洒,莫不是画眉时张敞描差?莫不是檀香染,莫不是翠钿瑕?莫不是蜻蜒飞上海棠花,莫不是明皇宫坠下马?”
.
      词客贫甚,戏作《清江引》曰:“夜半三更睡不着,恼得我心焦躁。吃蹬的响一声,尽力子吓一跳,把一股脊梁筋穷断了。”
.
      杭州酒淡,有作《行香子》云:“湖水澄清,灰价廉平,升半酒,搀做三升。茅柴焰过,肚胀彭亨。教君霎时饮,霎时醉,霎时醒。听得渊明,说与刘伶,这一瓶,约莫三斤。君还不信,把秤来秤,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
.
      妓王四面有红疤,文长作《黄莺儿》嘲之曰:“王四有天黥,火烧斑秽素绫,胭脂误落馒头蒸。似猪油带精,似西瓜有丁,石灰坛上黄泥印。细论评,白罗帕上,累一搭月经痕。”
.
      里中有胡矮子,浑名三寸丁,县前开一饭铺,饬极精腆,以胡饭出名。曾石卿作《黄莺儿》嘲之曰:“胡饭寸三高,进阴沟带雉毛,鹅黄蚕茧燕毡帽。扇套儿束腰,拐杖儿等稍,紫榆绰板棺材料。摆摇摇,重阳白菜,错认做老芭蕉。”
.
     《二老堂诗话》载:康与之重九词庆元丙辰重九,风雨中,七兄约登高于神冈西,喜,因记康与之在高宗时谑词云:“重阳日,四面雨垂垂。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路上水平脐,淹浸到东篱。”“茱萸胖,黄菊湿虀虀。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买蓑衣,都道不如归。”为之一笑。与之自语人云:“末句或传‘两个一身泥’,非也。

      启功先生的一首词(其中字应作仄声)
    沁园春·自叙
     检点平生,
     往日全非,
     百事无聊。
     计幼时孤露,
     中年坎坷,
     如今渐老,
     幻想俱抛。
     半世生涯,
     教书卖画,
     不过闲吹乞食箫。
     谁似我,
     真有名无实,
     饭桶脓包。
     偶然弄此蹊跷。
     像博学多闻见解超。
     笑左翻右找,
     东拼西凑,
     繁繁琐琐,
     絮絮叨叨。
     这样文章,
     人人会作,
     惭愧篇篇稿费高。
     从此后,
     定收摊歇业,
     再不胡抄。
      启功先生,集学者、教授、书画家于一身。他在“自贬”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表现出谦逊、务实、淡泊名利的美德。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4
贡献
2281
金钱
3452
发表于 2018-5-9 21:5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个词,是来形容有些人的服饰打扮,叫非主流,看了刚刚老师这几天的帖子,就是诗词文学里的非主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08: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8-5-10 08:06 编辑

词分律词,是主流,被人研究了。于是我捡人家剩下的,研究非主流的杂体词。但就怕非主流过多汇聚起来会淹没了主流,那时主流就名存实亡。比如古风就是如此,明存,是有大量古风作品在,实亡,七十岁范围的人几乎写的都是假古风,实际是打油冒充。
按律词研究者说90%以上词谱是律词,但他的345项从用韵角度则是杂体,加上填词中用杂体手法写作的,词的杂体数量那就不得了。此外还有词谱中部分句子不属于律句的情况,还有大量的另一体词谱,律词研究者把它们开除了,如果用雨梦先生的概率论去算,恐怕律词早已被杂体词淹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08: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不起杂体,但大家忽视了一个明显的现象,其实诗人们生活在杂体之中而不自知。下次我发一篇专文,估计诗人们看后便再也不好意思指责杂体诗了------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杂体作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14: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