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8-5-9 05:28 编辑
香港東方日報專題對此事之觀點:
**(转载) 北大校长不识字 学术殿堂笑料多 香港东方日报- 神州观察 20180509
北京大学一百二十周年校庆,国际及国内几百间知名大学校长、校友前来捧场,高朋满座,更有国家领导人出席,堪称盛况空前,然而就是在这样重要的场合,北大校长林建华致词时却频频读错字,引发轩然大波。次日林校长发出致歉信,名为道歉,实际上却更像是在为自己的过错辩解,再遭舆论无情挞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莘莘学子」,都是常用词句,有中学水平的人都识读,偏偏身为大学校长的林建华读错了,这不仅是丢自己的脸,是丢北大的脸,更令出席活动的国家领导人难堪。须知北大身份特殊,作为中国最古老亦最著名的高校,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发源地,亦是中国人文教育的高地,这里曾涌现出众多文学泰斗、名家大师,星光璀璨,影响深远。在国人的眼中,北大地位神圣,北大校长也应是知识的化身,教育的楷模,不料在「双甲子」校庆如此重要的场合,竟然发生这样的低级错误,实在不可饶恕。
滥竽充数 误人子弟
林建华写公开信道歉,本来是好事,然而他将读错字归咎于文革,声称小学启蒙期间没有条件认真学习,结果非但得不到公众同情,反增加其丑。说到底,小学只是人生一个阶段,过去在北大任教的不少大家泰斗都没有正式文凭,未受过正规教育,都是靠后天的努力及个人修为,林建华自己不努力,学术不严谨,却一味怨天尤人,与其说这是承认错误,不如说是推诿责任。
当然了,滥竽充数的不仅是北大校长。近些年内地各大高校校长因不识字当众出丑的事件不绝如缕,清华校长不认识「侉离分裂」,人大校长错解「七月流火」,厦大校长的「皇宫立东南」等等无不成为笑柄。难怪有人慨叹说,中国的大学在世界排名中总是不高,中国大学生的毕业文凭难被国际承认,其实并非别人歧视,实为自我犯贱所致。
知名学府的校长教授都能读错字,其它博士省长、硕士书记也是半斤八両。比如有官员将「熠熠生辉」读成「习习生辉」,把「趋之若鹜」读成「趋之若鹰」,「关系暧昧」读成「关系暖味」,其中最讽刺的要算云南省长阮成发,在某次讲话中连续两次将「滇越铁路」读成了「镇越铁路」。地方诸侯主政一方,连当地省会的简称都不认识,真是令人无法想象。最可笑的是,在阮成发的官方简历中,注明多个博士、硕士等头衔,这些文凭是怎么弄来的已是不问可知。
清朝时,曾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说,如今则是「校长不识字,何故乱致词」,见微知着,如今的中国高校学术界不是「知识贬值」,而是无知无能之辈窃据高位,误人子弟。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80509/00182_001.html ---- 各位应不能翻墙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