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7|回复: 27

[转]李白和王维为什么老死不相往来

[复制链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4-30 21: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5-1 10:06 编辑

李白,人称“诗仙”。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王维,人称“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个人皆与杜甫齐名,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李白与杜甫的关系好的多,这是早已公认的了,两个人的友谊在中国流传只怕是仅次于钟子期与俞伯牙之交。王维与杜甫关系虽然没有李白与杜甫好,但是也是相当不错的。老杜还给王维赠过一首诗:“中允声名久,如今契阔深。共传收庾信,不比得陈琳。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

都是唐代诗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有着共同的信仰和报复,杜甫和李白、王维走到一起并不奇怪。但李白和王维呢?

奇怪的是,两个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诗人就好像没有见过面一样。李白的诗作从来没有提到过王维,王维的诗里面更找不到跟李白相关的字。李白生于701年,死在762年,王维则生在701年,死在了761年,两个人几乎是同年生,同年亡。李白奉诏入长安侍奉翰林,这个时候王维也正在长安为官。两个人都是当时的著名诗人,双方不可能不知道对方,但谁也没有看望过谁。但以当时唐代诗歌兴盛的程度,诗会、诗社这种社团在长安遍地开花,共为诗人的他们不可能不去参加,可是两个人在这里也没有见到面。李白善歌,王维对于音乐的造诣更是不浅,两个人也不可能不参加音乐晚会。哪怕真是两个人这些都不参加的话,两个人亦都是社会的名流,同朝为官,不可能没有相见的机会,唐代宫廷、贵族宴会更多,每一次也少不了诗人的身影,两个人更是不可能不参加。但为什么两个人就是没有结交呢?

两个人甚至拥有同一个朋友——杜甫。而且与杜甫之间关系还是相当的不错。只不过是老杜较为出名罢了,肯定不止老杜一个人。中唐时期,白居易与元稹共称于世,并且两个人也是知心的好朋友。那么在盛唐时期文学的两大高峰,王维与李白,怎么会毫无关系?

自我感觉,还是“自古文人相轻”那句话,两个人就是那么别扭着,就是谁也不理谁。当时王维在京中任右拾遗,兼监察御史,李白说到底却只是侍奉翰林,靠着自己的文笔吃饭的御用文人。王维可能会觉得李白不过如此,诗好又有什么用?还不是靠着博皇帝一笑来吃饭的。李白本心虽然并不是如此,但事实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李白心高气傲历史闻名,你瞧不起我,我更是没有道理去瞧得起你。官谁当不来,我只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但至于自己是不是个“蓬蒿人”先放到一边再说。

更重要的是诗人都自负,王维怎么看自己的诗都觉得比李白的好,但李白的名声就是响。李白怎么看王维的就是看不上,但王维的名声却一点也不比自己的差。可能王维看不惯李白上天入地天马行空的风格,认为是有害诗风;李白也看不惯王维那点田园情调,更不喜欢动不动就是把佛理引入诗中。王维拿了李白的诗可能颇有微辞,然后会指出诗中的种种不当,亦显示水平高出李白一筹;李白拿了王维的诗估计根本问也不问,拿了便丢,口中还“怎么怎么不屑”的阵阵有辞。两个人更是为诗打起了冷战。殊不知后人把他们两个摆到了同样的高度。杜甫就不同了,当时的杜甫不过是个谦虚有礼的上进小青年,是个来长安闯世界的“北飘”,两位大诗人对于青年的前途当然关心。

想想老杜也是够为难的,跟李白在一起时可不能提及摩诘的新作,在王维那里更是不能说起太白诗歌。在两个人中间耐心权衡,小心应付,真是难为了一辈子老实巴交的杜甫。

总之,就是这样,两人同去诗社,却根本不给对方作诗,同去乐坊,李白唱李白的,王维弹王维的。即使是社交场面非见不可,估计也是一句“见过李大人”和“王大人安好”了事。也许两个人都了解对方的才能,但是就是不明说,暗地里佩服但表面上就是不服。两个人永远地这么腻崴着,除非对方低头认输,但是决不可能。诗界的仙人和活佛最终也没有拉起手来。

不知道两个人临死时是不是后悔此生没有交到对方这个朋友,都是闻名遐尔的文豪,但是此生却根本没有说过几句话,是不是成为两个人心中的一大遗憾。

文人自古相轻,这不是练武术,你打得过我你是你厉害,文学这东西就是没法子评价的。风格不同,思想不同,有人喜欢美女细嗓子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有人喜欢东北大汉扯着脖子嚷着“大江东去浪淘尽”,谁都有理由看不起对方。因为文学就是这么个玩意。



另有传说:

玉真公主!不仅唐代诗人受道教影响深刻,一些皇室成员也受其影响。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就曾在青城山修炼;李白自叙“与逸人东严于隐于岷山之阳(即青城山)”,“东严子”就是与他“弱龄”订交、结为“异姓天伦”的道友元丹丘;他们三人在青城山结识,故后来李、元二人均由玉真公主推荐入朝。

《玉真仙人词》:“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就是李白在开元十七年时,和玉真公主见面时所作。“鸣天鼓”、“腾双龙”、“弄电行云”之类的,把玉真公主写得像九天玄女一般浪漫,比起王维那篇《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绿溪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要浪漫得多。太白本性桀骜不驯,生来就是个飞扬跳脱、风流多情的人物,不像王维那样腼腆。不知后来玉真公主冷落王维也有着这方面的因素。

当时,元丹丘和玉真公主之间有相当牢固的信赖关系,蔡玮《玉真公主受道灵坛祥应记》天宝二载:“西京大昭成观威仪臣元丹丘奉敕修建”。元丹丘到天宝二载仍然担任昭成观威仪。昭成观在长安皇城的西边,旁边是长安最大的道观——玉真观。元丹丘为了玉真公主修建纪念碑。而李白通过元丹丘的介绍得到玉真公主的支持。魏颢的《李翰林集序》云:“(李)白久居峨眉,与丹丘因持盈法师达。白亦因之入翰林。”这里的持盈法师指的就是玉真公主。李白和玉真公主之间,除了有元丹丘作用和才华因素之外,道教也在其中起了不少作用。玉真公主和李白之间对道教,尤其是上清道的知识上有不少的共鸣。

因此,当李白和玉真公主相遇后,如同风筝遇上可风,肯定会发生一些故事。只是事不凑巧,开元十七年时,王维正好也回到了长安,而且很可能就正是他回心转意,和玉真公主生活在一起的时候。王维有才,有貌,精书画,擅琵琶,少年得意,21岁高中状元。据说开元八年(720年),诗佛王维尚未进仕,但王维善于奏乐,因音乐而结识了歧王,他常在宁王、歧王府中出入,王爷对他相当好——“待之如师友“。歧王把王维介绍给皇妹玉真公主,王维替玉真公主弹琴,玉真公主听了王维演奏的《郁轮袍》后,让宫婢将王维带入室内,换上华丽无比的锦锈衣衫。然后置办酒宴,安排王维入宴,坐在宾客的上首。席间,众人谈笑之际,公主觉得座中王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不禁一再瞩目。于是第二年,王维就顺顺当当地进士及第。

王维进士及第后,被封为太乐丞(八品)。品级虽然不高,但是这却是个为皇室宫廷宴乐培养乐队伶人的官。玉真公主这样安排,肯定是为了让他方便进出宫禁及皇家苑观之类的。但王维几个月后就因“伶人舞黄狮子”一案,被贬出京,远去山东济州做个看粮仓的九品小官——司库参军。“伶人舞黄狮子”据说依唐代律令,舞黄狮子节目,是专门为皇帝而演的,不得私自娱演,否则当以犯律处置。

王维一下子被贬到济州,这一去就是四年半的时间。这事在当时也算不上什么大罪,难以得此重罚?答案很明显,正是王维不再愿意到床上侍侯公主,又“私自”(未经公主同意)娶了妻子,于是玉真公主动怒,就找借口贬他到穷乡僻壤“劳动改造”一番。

在济州熬了四年多后,王维终于熬不住,辞去了在济州的官职,潜回了长安。但他在长安闲居了七八年,根本没有实授什么官职。于是有了开元十七年的另一个故事。当时孟浩然到长安来求官找差事,他和王维意气相投。孟浩然和王维正在聊天儿,突然唐玄宗就驾到了,吓得孟浩然钻到床底下去了。后来唐玄宗也没有生气,还让孟浩然吟诗。

按理说,孟浩然和王维是朋友,一起谈谈诗文,为何要往床底下钻?皇帝有那么可怕吗?人家还削尖了脑袋找机会拜见呢,你大大方方地让王维引见一下不正中下怀?再者,皇帝为何突然到王维家去串门?而且皇帝还像是学生公寓里查宿舍卫生的似的,来个突然袭击,因此有人断定,王维此时定是住在玉真公主居处,或成了玉真公主的“外宅”。可能这天正好公主不在,王维就私自请了他来,所以皇帝一来,他才吓得朝床底下钻。

李白和王维同岁,文才相当,又同是孟浩然的好友,但历史文献中找不到一星半点有关他们之间友谊的记载,答案就在这里,——王维和李白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既有这层关系,不争风吃醋可能有些不容易。

不过李白有个致命的毛病,那就是嗜酒如命。李白曾在《赠内诗》里对妻子表示歉疚:“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太常妻说的是东汉有个叫周泽的官封太常,可能性功能有些问题,经常借口要洁身敬祖睡在斋宫里。他老婆跑去看望他,他怒骂妻子冒犯斋禁,把妻子关到牢里监禁起来。时人讥曰:“生世不谐,为太常妻”。李白可能因嗜酒如命,在这方面也亏待了妻子。故赋诗道歉。

在玉真公主那儿,必定也是美酒不缺,猫改不了偷腥的德行,李白必定做不到有酒不喝,时常烂醉如泥的李白,在玉真公主眼里,肯定渐渐不如和她花间弹曲、镜前写真、黄昏联句、清晨画眉的王维好。

于是,玉真公主渐渐把感觉超好青莲居士李白晾在终南山下的“玉真公主别馆”里不管不问了。玉真公主贵为公主,住处自然不只一处,玉真观、安国观、山居、别馆等等都是她的。玉真公主不愿意嫁人,自愿出家为女道士。但却没有“缁衣顿改昔年妆”,过青灯黄卷下的日子。她的宫观之华丽一点不逊于皇宫,甚至尚有过之。当时就有大臣上书嫌太过奢糜。被冷落的李白,后来发了一通牢骚后写诗云: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不知是诗起了作用,还是玉真公主对李白仍忘旧情。到了天宝年间,玉真公主又对王维渐渐疏远。王维一生情境清寂自苦,在妻子死后,孤居三十年不再续娶,实在罕见。有人说王维学佛,这学佛未必就完全像出家人一样完全四大皆空,白居易不也是一边诵经拜佛,一边左手搂着“杨柳腰”小蛮,右手抱着“樱桃口”樊素,其中的种种原因,不便揣测。我们只知道王维的心中一直是存在着一种苦闷的。“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不知王维是不是因为这难以启齿的羞辱之事,他的内心才一直处在忏悔中,寻求着解脱。反正,这时候李维是去了蓝田辋川别墅和裴迪吟诗钓鱼去了,后来又被打发到榆林等边塞之地作侍御史,这才有了我们千古传唱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

而此时,在玉真公主的推荐下,玄宗宣李白入京,封他为翰林学士,并曾有“御手调羹,龙巾拭吐”之宠。但李白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整天醉得昏天黑地,天子都叫不醒,公主恐怕也叫不动他。不仅这样,李白和同僚间的关系也差,得罪了高力士等人,于是天宝三年,唐玄宗只好将他“赐金放还”。但玉真公主不同意,赌气对玄宗说:“那将我的公主名号去掉吧,包括封邑中的财赋,也都去掉。”玄宗有了杨贵妃在侧,顾及不上这个妹妹,于是听任她去除名号,散财修道。玉真公主于是真的离开京城,远去安徽宣城修道。

李白还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叫做:“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在这首诗中在意的不是在山,而是玉真公主也。玉真公主后来正是在安徽敬亭山上修炼,所以李白对着敬亭山,终日心驰神往。李白终其一生,都对玉真公主充满爱慕之情。这不,不求同年生,但求同年死。公元762年,玉真公主去世,时年七十多岁,葬于敬亭山。李白也于同一年死于敬亭山下的当涂县。



(摘自新浪博客)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4-30 23:25: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为什么两不厌,其中大有深意,和老情人相会敬亭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8
贡献
5502
金钱
1003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5-1 08:0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相轻,这种解释是可信的,我和本诗的某些诗人接触过,因这种原因不能深交的概率很大,说不上是谁的错,不想勉强自己,只好算了。

点评

在盛唐当时诗人的名气来说,王维可能要稍微高一点,唐代三大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道、儒、佛三种信仰,王维被称为诗佛,其实他的诗里更多的是山水田园,只是一些诗里有佛理存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 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5-1 11: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5-1 11:04 编辑
北戴河 发表于 2018-5-1 08:04
文人相轻,这种解释是可信的,我和本诗的某些诗人接触过,因这种原因不能深交的概率很大,说不上是谁的错, ...

在盛唐当时诗人的名气来说,王维可能要稍微高一点,唐代三大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道、儒、佛三种信仰,王维被称为诗佛,其实他的诗里更多的是山水田园,只是一些诗里有佛理存在,之所以称为佛,不仅仅是因为那一点点佛理,更多的是人们对王维诗歌艺术的推崇和赞美,在中国诗歌史上就是一尊佛,这是对王维诗歌地位的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5-1 14:0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5-1 14:40 编辑

关于当时王维与李白的文学地位问题,是有些争议的,曾经看过一篇文字,考证说虽然成名入仕比较早,但中后期与李白相差甚远。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时候,如日中天,而王维当时半隐退,并没有很大影响力。一定程度可能是唐人当时国力强盛,比较喜欢李白这种奔放的风格。

点评

李白算是皇帝身边的弄臣,也不是如日中天,可以实现政治抱负,只是一个翰林侍从,李白确实代表了盛唐气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 15: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5-1 15: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和李白在交往时根本不在一个层面,老师和学生之交。杜甫诗在唐时不被大家认可。直到格律诗成主流诗体后抬起来的。

点评

杜甫诗歌艺术的形成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在盛唐时期,杜甫诗歌不属于盛唐诗歌的审美范畴,杜甫诗歌是在中唐元稹赞赏,并为杜甫写了墓志铭,后来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中国诗歌发展到杜甫,诗风开始嬗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 16: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5-1 15: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5-1 15:34 编辑

这种风流传说似乎同诗论国学不太对路?不但有公主,还有杨贵妃呢。

点评

诗化的历史,史化的诗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 16: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5-1 15: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5-1 14:01
关于当时王维与李白的文学地位问题,是有些争议的,曾经看过一篇文字,考证说虽然成名入仕比较早,但中后期 ...

谁规定李白一定要同王维交往?李白在长安来也怱怱,去也怱怱。时间不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5-1 15:3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骚仔 发表于 2018-5-1 13:08
情敌?

当是,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5-1 15:5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5-1 14:01
关于当时王维与李白的文学地位问题,是有些争议的,曾经看过一篇文字,考证说虽然成名入仕比较早,但中后期 ...

李白算是皇帝身边的弄臣,也不是如日中天,可以实现政治抱负,只是一个翰林侍从,李白确实代表了盛唐气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8-5-1 16:0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也这么重口味~十五到五十的统吃?

点评

大道先生好,李白的婚姻也挺闹心的,好几段,最后又离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 16: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5-1 16:3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5-1 15:25
杜甫和李白在交往时根本不在一个层面,老师和学生之交。杜甫诗在唐时不被大家认可。直到格律诗成主流诗体后 ...

杜甫诗歌艺术的形成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在盛唐时期,杜甫诗歌不属于盛唐诗歌的审美范畴,杜甫诗歌是在中唐元稹赞赏,并为杜甫写了墓志铭,后来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中国诗歌发展到杜甫,诗风开始嬗变,宋代的以文为诗,滥觞于唐代杜甫。


李白是前人诗歌的集大成,杜甫创立变体,对后世诗歌做了垂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5-1 16:3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5-1 15:28
这种风流传说似乎同诗论国学不太对路?不但有公主,还有杨贵妃呢。

诗化的历史,史化的诗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5-1 16:3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8-5-1 16:05
李白也这么重口味~十五到五十的统吃?

大道先生好,李白的婚姻也挺闹心的,好几段,最后又离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发表于 2018-5-1 16: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 有点 八卦,跟陈寅恪 论证 杨贵妃 入宫 是不是 处女  好有一比。

点评

八卦旧闻,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2 05: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8
贡献
5502
金钱
1003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5-1 21:0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之间的交往主要不在于诗词界的地位,官位还是很重要的,再说诗词的高低本来就没有硬性标准,官位可能几品是很分明的,现在也是一样,别太天真了,没有物质基础诗人什么也不是。

点评

说到官位与诗词界的地位,二者兼得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宰相张九龄,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在诗歌创作上承前启后,引领诗坛走向了盛唐,提携了大批文学后劲。我们说盛唐气象,不仅仅是诗歌艺术的审美高度,也是盛唐诗人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2 05: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05:2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5-2 05:55 编辑
削足翁翁 发表于 2018-5-1 16:55
这个 有点 八卦,跟陈寅恪 论证 杨贵妃 入宫 是不是 处女  好有一比。


八卦旧闻,问好削足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05:4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5-2 05:46 编辑
北戴河 发表于 2018-5-1 21:08
诗人之间的交往主要不在于诗词界的地位,官位还是很重要的,再说诗词的高低本来就没有硬性标准,官位可能几 ...


说到官位与诗词界的地位,二者兼得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宰相张九龄,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在诗歌创作上承前启后,引领诗坛走向了盛唐,提携了大批文学后劲。我们说盛唐气象,不仅仅是诗歌艺术的审美高度,也是盛唐诗人们在宰相张九龄的影响下,呈现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氛围,张九龄德才兼备,德高望重,“九龄风度”的典故,来源于皇帝的赞美。

李白、王维,不相往来,也并没有多大隔阂,只是保持距离,或许还相互欣赏呢,只不过中间有个玉真公主。



北戴河先生说:没有物质基础,诗人什么也不是。


说的好,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杜甫说: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就是这个意思。杜甫又说:但有故人供米禄,微躯此外更何求。也是这个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3 11: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