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7|回复: 31

素无名读《老子》之三

[复制链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发表于 2017-11-18 12:4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无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将贤者推至高位,使民众不生嫉妒争夺之心。(此为爱护贤者,理同木秀于林。)不将珍稀之物标以高价,使民众不生贪婪之心与占有之念。见不到引发贪念的事物,则民心不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应使百姓心无所欲,腹有所食,无远大志向,有强健体魄。常使百姓无所知复无所求。如此一来,纵偶有聪明人也不敢肆意妄为了(孤掌难鸣不作无用功对吧)。一切顺其自然,则天下太平。(有很多人译至此处表示愤愤然,觉得老子愚民太可恶。其实呢,人想得多了的确不会太幸福。尤其是我们不能以功利的思想去压迫纯粹的心,那是无法解脱的重负。何况被别有用心的聪明人引入歧途还不如原地休憩来得安全与安逸。)

2017.11.18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18 13: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18 13:30 编辑

不贵难得之货,------不以难得之货为贵。    贵,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贵。是指思想上,不是直译为“标高价”
不将贤者推至高位   不见可欲      译得也不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18 13: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18 14:03 编辑

发现这段的动词使动用法太多了,把它们准确翻译出来,那种民可使使之不可使知之的味道就出来了,愚民政策不管怎么说都是反动的。
意动用法的动词:尚、贵;
使动动词:见、虚、实、弱、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13:54: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18 13:28
不贵难得之货,------不以难得之货为贵。    贵,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贵。是指思想上,不是直译为“ ...

《老子》只能意译,若逐字直译,与原文差别不大,不如就读原文。当然这纯属个人感觉。

在简单而功利的思想中,名≈位,价=值。他们看不见那些不耀眼不显赫然而无价的东西。

我这个算取其意吧,虽然只是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18 14: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18 14:09 编辑

不是直译的问题,是这些动词准确表达问题。思想上东西就不能当实际行动来写。此段写的都是看法,这些意动使动的动词一定要解释到位,才能体现作者的思想。
我现在几乎不翻译古文了,见猎心喜,偶尔提点看法,供你参考我也只是看了你发的这段,才感到作者真会使用动词,准确表达了思想,那可都是点铁成金的使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14:0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18 13:38
发现这段的动词使动用法太多了,把它们准确翻译出来,那种民可使使之不可使知之的味道就出来了,愚民政策不 ...

民不愚则不能愚。民愚则不可不愚。不过前提是有圣明之主。

好吧,我也不是武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14:1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18 14:02
不是直译的问题,是这些动词准确表达问题。思想上东西就不能当实际行动来写。此段写的都是看法,这些意动使 ...

不然人家怎么会是圣人呢。

这些用法我懂,难的是同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可能含义不同。这个比较伤脑……

诗兄多拍砖。喝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18 14: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无名 发表于 2017-11-18 14:12
不然人家怎么会是圣人呢。

这些用法我懂,难的是同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可能含义不同。这个比较伤脑… ...

在这版中,我们都是好朋友,即不必送高帽子,也不会拿棍子撵你出门,所以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讲错了大家也别放在心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18 14: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18 14:30 编辑

不将贤者推至高位(对贤者不要过分的推崇),使民众不生嫉妒争夺之心。(此为爱护贤者,理同木秀于林。)不将珍稀之物标以高价(不把难得之物当宝贝),使民众不生贪婪之心与占有之念。见不到引发贪念的事物(避免见到会引起贪念的事物),则民心不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应使百姓心无所欲,腹有所食(却使百姓能吃饱饭),无远大志向(使百姓没有远大的志向),有强健体魄(却使百姓有强健体魄)。常使百姓无所知复无所求。如此一来,纵偶有聪明人也不敢肆意妄为了(孤掌难鸣不作无用功对吧)。一切顺其自然,则天下太平。(有很多人译至此处表示愤愤然,觉得老子愚民太可恶。其实呢,人想得多了的确不会太幸福。尤其是我们不能以功利的思想去压迫纯粹的心,那是无法解脱的重负。何况被别有用心的聪明人引入歧途还不如原地休憩来得安全与安逸。)

常,通倘,假如,假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14:3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18 14:26
不将贤者推至高位(对贤者不要过分的推崇),使民众不生嫉妒争夺之心。(此为爱护贤者,理同木秀于林。)不将 ...

"推崇"一般不会引发嫉妒与争夺,惟有位与名兼具,才会令人心失衡。这就是为什么圣人多是后人所封,能人多为当世所困。个见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14:3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常,通倘,假如,假使一一一呃,从沒这么解过和想过。多谢诗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14:4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18 14:19
在这版中,我们都是好朋友,即不必送高帽子,也不会拿棍子撵你出门,所以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讲错了大家也 ...

对极了。百无禁忌,重要的是坦诚与平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18 14: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无名 发表于 2017-11-18 14:35
常,通倘,假如,假使一一一呃,从沒这么解过和想过。多谢诗兄。

译文中我加了两处“却”字,表示句型看似一样,实际却是两个转折句,前一句为目的,后一句为达到目的的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14: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18 14:46
译文中我加了两处“却”字,表示句型看似一样,实际却是两个转折句,前一句为目的,后一句为达到目的的做 ...

注意到了。我不够严谨是短板。您不说,我看起来居然与自己的译文是一样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18 15: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无名 发表于 2017-11-18 14:54
注意到了。我不够严谨是短板。您不说,我看起来居然与自己的译文是一样的呢。 ...

古文翻译很难到位。我是因为大学时古代汉语全班最好,这方面会好些。只要你不嫌我,我知无不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15:54: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18 15:11
古文翻译很难到位。我是因为大学时古代汉语全班最好,这方面会好些。只要你不嫌我,我知无不言。 ...

好。先说谢谢了,以后还请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7-11-20 22: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读书不求甚解”的,感到翻译很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22:46: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7-11-20 22:17
我也是“读书不求甚解”的,感到翻译很到位。

多谢前辈鼓励。

圣人之意,也许只有圣人可解。我主要想看看自己的心态与思维变化。请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1 10:3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1-21 08:59
老子自己说:“吾言其易知。”;所以不要把《道德经》往深奥推。但《道德经》距今已近2500年,要理解它的真 ...

对呀,要首尾兼顾,全本贯通。

难在只见其文未见其人。比如我们平常连一个寻常的"哼"字,对不同的人说和表情不一样语气不一样,涵义也是不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1 10:4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1-21 09:15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此处的“货”是商业上流通的物品。

林兄这个解法也许过于狭义。个人更偏向于是那些大家都明白了它非常值钱的东西(不流通亦会保值或升值)。我也是个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1 10:4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1-21 09:29
顾及完整性:《道德经》八十一章,合双九而成。第一章的内容是整部《道德经》的总纲,第八十一章是总结,一 ...

个人感觉第一章是很好懂的,倒是后面有的章节易生歧义(正常情况)。一般抽象的好说,具体的难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1 10:4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1-21 10:00
有人这么意释此章:天地失掉常规,把万物当作祭祀用过的刍狗,随意蹂躏;统治者失去常性,把百姓当作祭祀用 ...

嗯,此章颇多争议。我以前大概是解作不以外力干涉之意(仁,取亲亲之意。)等读到那一章,再将林诗兄此两帖贴过去互为观照。

喝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2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