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6|回复: 16

素无名读《老子》之二

[复制链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发表于 2017-11-14 22:0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自以为明白什么是美,这就是恶了。都自以为明白什么是善,这就是不善了。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彼此成全;长和短互相对照;高和下互相包涵;音与声彼此融合;前与后互相依存。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故圣人不多事不多舌。看万物兴起而不谋划,生长而不占有,护佑万物而不自得。功成身退。因为从未占有,所以不会失去。

素无名诗曰:
拂去微尘观彼此,纷纭生化谁为美?
一片青天高杞人,依然落入东流水。

2017.11.14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22:0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句纠结了很久,取我自以为最妥贴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1-17 2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是无为之理论根据--师法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1-17 20: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个人理解,斯恶之恶应是很讨厌了的意思,斯不善应是这就不好了之意,大意是说大家都知道了的事没什么好说的,这不是老子所要的学问之道,接下来的才是他所想要说的独特之见

点评

这种解法很新。表示大受启发。 七年前我是这么解的:天下人都懂得什么是美了,就没有丑恶了……后来想想不对啊,知与行是两回事,李老不可能说出这么低智商的话。 后来,我又想,标点与符号是两码事,好想将"已"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7 2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22:5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1-17 20:25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个人理解,斯恶之恶应是很讨厌了的意思,斯不善应是 ...

这种解法很新。表示大受启发。

七年前我是这么解的:天下人都懂得什么是美了,就没有丑恶了……后来想想不对啊,知与行是两回事,李老不可能说出这么低智商的话。

后来,我又想,标点与符号是两码事,好想将"已"之后的圈改成问号。

再后来,我想,是不是可以"为"通"伪",又或者将"为"作动词,取刻意行善之意。

现在看来,译文也只不过记录我翻译时的心路历程,以供日后观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主题

8524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00
贡献
9975
金钱
12213
发表于 2017-11-20 19:0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翻译的偏硬偏表面啊?
怎么躲这里搞学术,久不见去隔壁串门了

点评

呃。不是学术啊,主要是想看看自己的译文与几年前比有没有什么明显和大的变化。这样就能明白自己的思维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比如看见楼上山人兄那种翻译,会有惊喜。只要不刻意求新,每点新意都值得品味一番。 近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0 22:43
微信号daoyu_gmd;公众号xianfengshizhan_s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22:4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亓魛 发表于 2017-11-20 19:04
感觉翻译的偏硬偏表面啊?
怎么躲这里搞学术,久不见去隔壁串门了

呃。不是学术啊,主要是想看看自己的译文与几年前比有没有什么明显和大的变化。这样就能明白自己的思维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比如看见楼上山人兄那种翻译,会有惊喜。只要不刻意求新,每点新意都值得品味一番。

近段时间没什么诗情诗思,只偶尔去看下你们。以后再多来。

点评

我最近也少。可能也是好事。冷却一段,重新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1 1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7-11-20 22: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斯”,似乎当指既成的现实。现实实在是恶了,所以天下人知道什么是美;现实实在是不善了,所以天下人知道什么是善。
我读《老子》也不“甚解”,提供一种看法,公大家研究。

点评

前辈喝茶。 也有道理啊。因为环境实在不善了,才知道什么是善。这似与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同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0 23: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23:0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7-11-20 22:53
“斯”,似乎当指既成的现实。现实实在是恶了,所以天下人知道什么是美;现实实在是不善了,所以天下人知道 ...

前辈喝茶。

也有道理啊。因为环境实在不善了,才知道什么是善。这似与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同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7-11-21 08: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后面接着的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事物对立而统一,故这样理解。但是否对,也在推敲。

点评

^_^ 您这种是最合情合理的解法,在我现在看来。这几句我六七年中换过几种译法了,和我自己的心境不无关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1 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1 10:3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7-11-21 08:56
因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后面接着的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 ...

^_^

您这种是最合情合理的解法,在我现在看来。这几句我六七年中换过几种译法了,和我自己的心境不无关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主题

8524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00
贡献
9975
金钱
12213
发表于 2017-11-21 12: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无名 发表于 2017-11-20 22:43
呃。不是学术啊,主要是想看看自己的译文与几年前比有没有什么明显和大的变化。这样就能明白自己的思维和 ...

我最近也少。可能也是好事。冷却一段,重新写。

点评

当然是好事。我很少觉得写诗是件幸福的事。 你会被后来的诗人们记住的。你可以将自己的诗多发些地方,听听其他人的想法和说法看看其他人的做法,顺便检测一下自己的心理素质。^_^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2 09:22
微信号daoyu_gmd;公众号xianfengshizhan_s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7-11-22 06: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翻译是否好一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此乃丑陋(之因)矣----这是因为都知道了丑陋。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是因为都知道不善。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②斯:此乃。《說文》析也。又《爾雅·釋詁》斯,此也。又《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斯,猶耳也。《疏》耳是助句之辭。



点评

我读来这几句的意思,为,其意大约通"伪与刻意"。大意是天下人都自以为知道什么是美而刻意追求美,可能会同时要求他人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这种行为本身差不多接近恶了。(毕竟人在尘世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那些适合A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2 0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09:2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亓魛 发表于 2017-11-21 12:45
我最近也少。可能也是好事。冷却一段,重新写。

当然是好事。我很少觉得写诗是件幸福的事。

你会被后来的诗人们记住的。你可以将自己的诗多发些地方,听听其他人的想法和说法看看其他人的做法,顺便检测一下自己的心理素质。^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09:3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7-11-22 06:16
这样翻译是否好一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此乃丑陋(之因)矣---- ...

我读来这几句的意思,为,其意大约通"伪与刻意"。大意是天下人都自以为知道什么是美而刻意追求美,可能会同时要求他人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这种行为本身差不多接近恶了。(毕竟人在尘世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那些适合A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适合BCDEF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7-11-22 13: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7-11-22 20:26 编辑

联系后面的话,也许会更明白。
有无相生,---有与无互相对立而产生,不是互相转化而是互相依存
难易相成,---难和易是互相对立而形成。   ---“彼此成全”的说法欠准确。


整个意思是说事 物都有对立面,互相依存。这是对立的统一。  
这样,前面的话,无非是说:有“善”是因为有“丑”的在,大“善”是因为有大“丑”来相比,相对立而共存。而非“善”转化“丑”,转化“善”互相

是不是这样?

点评

有段时间我与您想法差不多。 有点想不通的是,他前四句干嘛不用四字句呢。照他惜字如金的习惯,若只为说美丑善恶相对,不应该浪费那么多字。 只是个见。喝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2 1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484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72
贡献
5189
金钱
58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16:1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7-11-22 13:59
联系后面的话,也许会更明白。
有无相生,---有与无互相对立而产生,而不是互相转化而是互相依存。
难易相 ...


有段时间我与您想法差不多。

有点想不通的是,他前四句干嘛不都用四字句呢。照他惜字如金的习惯,若只为说美丑善恶相对,不应该浪费那么多字。

只是个见。喝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08: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