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学院联校十二期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5-9-26
威望731
金钱10091
贡献1459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二期版主
  
威望- 731 点
贡献- 1459 次
金钱- 10091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7-5-6 16: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得报告(一)
菊28一梦之蓝
一,对联六要素的理解,
(1),什么是对联
对联就是既对仗又相连的两句话。
必须要符合对联六要素,否则就不是一副联。
(2)对联的六要素:
①字句对等
例如:
心平积福
胸大载舟
赏家山景,十里桃花,满苑春风,一片繁荣景象;
探始祖踪,方圆四舍,娲娘故里,几多壮志情怀
②词性对品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等。例如校长的联:
怕见花开深闭户(东风)
惊闻燕语悄窥窗
怕见都是动词,下联,惊闻都是动词,花名词,燕名词,深,形容词,悄形容词,窥动词,闭动词,户名词,窗名词。
③结构相当
例如还是这个对联,
怕见/花开/深/闭户
动补主谓,,动宾
惊闻/燕语/悄/窥窗
动补主谓,,动宾
怕见和惊闻都是动补结构,燕语和花开是主谓结构,都词性都一致。
④节律对拍
节律就是联中如2221,2212节律。例如上联
怕见/花开/深/闭户
2212节拍
惊闻/燕语/悄/窥窗
2212
上下联节律都相同。
⑤平仄相反
就是对联中上下联的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平仄相反,即2,4,6位置平仄相反,1,3,5位可有条件不论(在不犯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情况下)
例如上联
怕见/花开/深/闭户
仄仄平平平仄仄
惊闻/燕子/悄/窥窗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下联2,4,6位置平仄相反。
⑥形成意联
就是上下句要为同一主题服务,不能各说的,不然会造成景隔或者意隔。你不能在上联说月满楼,下联对雨倾盆,这样就景隔了。
二,对联的意义和价值
1,它的意义:
①对联是一种格律文学,它要求严格,必须符合共六要素。
②短小精炼,形式活泼。
③它具有大众化特点,形式独特,活泼多姿,以少见大,可以陶冶人的情况。
2,对值的价值
它是中国文学界的一朵奇葩,
对联短小,两句成意,诗则四句成意。
三,对联的分类
1,按用途分:
可分为通用联,即春联,专用联一包括贺联,喜联,挽联,寿联等。
2,按字数分:
可分为短联,中联和长联。
3,按修辞分:
对偶联,包括正对,反对,工对,流水对等。
4按联语来源分
可分为:集句联,集字联,摘字联,创作联。
四, 流水对又有那些特征
1,首先,流水对就是对联在某种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接下连。上下两句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它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2,流水对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①连贯关系
上下联相互承接,承上启下,例如:
曾经沧海千重浪
又上黄鹤一道桥
②递进关系
句句阐述,层层深入,例如:
生不曾屈服
死还要斗争
③条件关系
出句给出条件,对句说出结果,例如:
必须经得千般冷
才可炼得一段香
④假设关系
上联提出某种设想,下联肯定理论结果,例如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⑤转折关系
下联所举事所包含得意义 与上联相对或者相反,例如
已过半程临古渡
忽生一念转长安
⑥选择关系
要么这样,要么那样,经比较,决定取舍,例如:
但愿人皆健
何防我独贫
⑦因果关系
上联是原因与结果得关系。例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⑧目的关系
半联表行为,半联表目的,例如: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五,对联与诗不同
对联是独立的格律体感,不押韵,只上下两句。而诗则押韵,最少四句成完整的文体,
以上就是我得学习心得,请老师指点。
学联
平仄古风学
佳联字里敲
菊28-梦之蓝 14:48:57
心得(2)
一,关于对句
对句就是给出上联或下联,让你对出另外一句,使之成为一副完整的对联。我们拿到一个出句首先分析分析,不要急于成对,我就是一看到句子立马对,呵呵,坏习惯。
第一步先判断平仄,词性结构,小断句,再看看其色调是暖色还是冷色。对句色调也必须统一。你不能说上句有月亮,对句来个大雨连绵,这叫时隔,还有意隔,这就是对句的三大忌中其一。最后看是否符合对联的六要素。
例如:出句:
闲向山中野野趣~
先断句标平仄,析句。
闲向/山中/寻/野趣~
平仄平平平仄仄
析句:我悠闲自在的向山中寻找野趣。
这句属暖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那么对句也要暖色。
再找关联点一野趣
物象一山
贴入点,以闲为贴入点,去寻_野趣拓展开来,引出下联。这样是不是很清楚了这条脉络。
对句:好将妙句入诗囊
这样对句算完成了。
二,关于出句
就是由自己出,别人对,也可自己对,自出自对的也叫成联。出句最怕前四后三合,隔,断。这就要用动词去街接,五言联第三字用动词,七言联第五个字用动词。比如我们出句:
先随便说个词语,如谎言
向两扩展,一纸谎言,
一纸谎言怎么样呢
你选择的物象要为意服务,我刚开始出句为:
一纸谎言泅我梦
前后衔接不好,又改:
一纸谎言难骗我~
意象模糊
最后改了几遍,改为:
一纸谎言伤我久~
这样老师说这个可以,这样一个出句算完成。
出对句还要学炼字,这样才能使之把联对活对好,主要练习填空。
例:一、给下面的联句填上合适的词。
1、
莫问(窗)(前)花落几
何堪(月)(下)影成三
2、
屋后疏篱多(翠)(绿)
庭前一树是(春)(红)
3、
汲水(捞)(来)千古月
翻书(醉)(入)一声鸡
另外要符合格律,对联六要素,五言联格式有:
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仄两种,
七言联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和
仄仄平平平仄仄两种
这都是正格。
我们古风都以出上联为主。
三,成联
就是一副完整的对联。
前面所学的平仄,结构,词性,对联六要素都是对联的基础,就像我们修房时打的地基,地基稳了,上面建筑物才更坚固。
成联是对联中重点也是难点。
老师给出题目,你要用对联把它写出来,就如写作文,通过上联和下联把它表达出来。比如写菊花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用荷菊两物为意服务,表达一种秋已逝去菊仍傲立寒霜的坚强。
成联和对句出句是相反的过程。
古风把基础知识作为初级班,对句出句作为中级班课,成联为高级班课程就是按从简单一难的过渡_从而照顾所有零基础同学的教课方式,循续渐进,就好比爬山,一脚一个脚印,修房建地基,打基础一样。犹如刚学步的幼童,先学会走才能为以后跑打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用恒心,信心和诚心去学习,一步一个脚印。
最后一句联概括:
触易迎难登远路
知新温旧学联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