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精华376
注册时间2014-10-8
威望6689
金钱116728
贡献107105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威望- 6689 点
贡献- 107105 次
金钱- 116728 枚
 
|
关于诗的30条箴言(一)
1.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指学习做诗,不能就诗学诗,而应把工夫下在掌握渊博的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上。
2.声韵是诗的外壳,意境是诗的灵魂;对联也如此。所以意境和表达的内容是第一位的,好多人认识偏差,把声韵平仄放在第一位。记得红楼梦中说到,遇上好的句子,平仄声韵可以灵活。
3.艺术造诣是修炼来的,装深沉玩清高者自误;自卑虚荣爱面子不敢交流者,也会使自己原地打转而进步很难;自己闷头在那闭门造的车,多是上不了大路的。
4.我们说楹联用语,需用律句,也就是应该遵守诗语那样的平仄规范。但是,这不是绝对的,对于趣味联,机关联一类的楹联,是不做那样强行要求的,大体上平仄分布通顺就可以了,只是要求联脚必须上仄下平,这一点是必须死守的。
5我们可以平和地看待“律句”之律,律,其实不可以看做是限制人们语言的死的框架,所谓的“律”,其本质意义体现的是一种语音上的节奏感,因为这种节奏感的存在,即使你在心里默读,也能感觉到一种起伏有致的韵律美。而这种谐趣之联,对平仄放宽,其目的是为了不影响其“谐趣”的主旨,也更多适用在寻常朋友间逗趣取乐或文字游戏之中。
6.楹联律之宽窄的讲究,其实多与此有关。楹联之所以如此普及,爱好者多,也概因这种“不拘”的存在,这反映了楹联“俗”的一面。反过来说,如果你做的联,既趣味横生,又在格律上无可挑剔,达到一种雅俗共赏的高境界,那不更是两全其美吗?
7.诗有“四不”:一不---气高而不怒,怒则失于风流。二不---力劲而不露,露则伤于斤斧。三不---情多而不暗,暗则蹶于拙钝。四不---才赡而不疏,疏则损于筋脉。
8.诗之用语追求的是风雅,即使达不到萧散之别趣,也须避开“细碎卑冗”,诗法有云“要使方寸之中,无一字世俗言语意思,则其诗不期于高远,而自高远矣”。
9.“诗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也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10.常听有人说意为先,这话初听是很有道理的,写诗嘛,不就是为了表达一个“意”吗?所以,强调意是没啥错的。但是,说这话的人,往往目的不是在如何重视这个意的表现,他的真正目的,只是在于他对形式(格律等)的轻视或惧怕,以强调“意”来掩饰他不懂“形”的尴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