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远望
——丁酉年立春雪后登海州白虎山感怀
悠游碑刻阶轻踏,望远登高迷雪晴。
水墨锦屏添秀逸,琉璃楼宇透升平。
飞霜斑驳虎峰石,辞岁沧桑人世庚。
昔日古风何处觅,青山幽巷海州城。
注: 1、海州: 此处为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海州古城 素有“东海名郡”和“淮海东来第一城”之称的海州古城现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三个主城区之一”的中心城区海州区西南部。古城有印迹可考的历史一万年,建城两千多年。先秦时期置县,公元前212年建郡, 1500年前设州。古城拥有将军崖岩画、孔望山摩崖造像、汉代圆雕石像、“五大宫调”、九庵十八庙等诸多国家级文化遗产,有国家和省市级文保单位2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16类205项。。
2、白虎山 白虎山是海州八景“虎峰夕照”的处所,位于海州古城南。遍山磊磊青石,形状像只白虎蹲伏在那里,因以为名。古人迷信,认为白虎是凶星,“白虎临城”很不吉利,多次想把山名改掉。明朝改作白辟山,清朝改作鳌头山,但终因山形确实太像白虎了,所以老百姓便一直称呼到今。 白虎山虽不甚高,但靠近州城,登临方便,所以游人甚众。从唐代至清代,历朝都有人在山上勒石留名,形成了一处有价值的小碑林。其中尤以宋代张叔夜题名碑更为后世所珍重,究其缘由那是因为张叔夜和梁山泊英雄的覆灭有着直接的关系。该石刻长2.2米,宽1.5米;正文10行,每行7字;文曰:“微酞阁待制知州事张叔夜(同行官员人名赂)宣和庚子重阳日同登……” 据正史记载,宣和三年(1120年)仅在张叔夜等人登高之后四个月,梁山泊英雄好汉便打到了海州。原来宋江等人在河北、京东一带举义旗,转战10郡,所向披靡,各地闻风丧胆,没有敢和他们正面交锋的。宣和二年十一月,义军同朝廷调来的曾孝蕴部队激战一场。接着在沂州(今山东临沂)和知州蒋园的军队又接上了火。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南下攻入沭阳县城,然后移兵至海边。传言宋江他们可能要攻打海州城,准备以云台山为依托,与宋室作长期抗衡。不料由于轻敌,被张叔夜诱离海边,焚烧了船只,终于全军覆灭。许多俘虏惨遭杀害,在海州城外堆起了一座“好汉茔”。
2、锦屏: 此处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锦屏山 连云港锦屏山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西南3公里处,因山色锦绣,美如画屏,而被康熙皇帝命名为锦屏山。这里古迹众多,是古海州文明的发祥地。
注释参考文献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