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5|回复: 10

匠人体研讨缘何不为中诗词诗品诗论所容?

[复制链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发表于 2017-2-2 15: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匠人体研讨缘何不为中诗词诗品诗论所容?
      日前,在匠人体与老干体的本质特征中,笔者曾用两个字高度概括匠人体的本质特征:薄情——可薄到无。该帖腊月二十九贴到中华诗词论坛诗品诗论版块,大年三十便被删除了。或许正值年关,此帖有煞风景之嫌,才惨遭枪毙的吧?为了照顾大家情绪,此后笔者一言未发,硬生生憋到现在,今日正月初六,已经破五,这个旧历年基本过完了,有关人等穷欢乐也乐得差不多了,该给个说法了吧?
      纵观古今诗坛,任何可称为诗的作品无一不是缘情的,当然也是得味的。时下与老干体联袂充斥大雅之堂的匠人体则不然,匠人体或薄情或无情或虚情,不过是舞文弄墨、生拉硬扯、胡拼乱凑的文字游戏而已。比诸老干体,匠人体有时的确可以得味,惜乎尽是馊味,而非杨万里所云之纯正诗味,以致品味高者读过一遍之后,绝不想再读第二遍,甚至读到半途便不想往下看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段时间以来,寡味的老干体备受排斥,屡遭挞伐,而薄情的匠人体则堂而皇之地在国字号诗词论坛上以诗自居,长期无人敢于品头论足。这种现象显然极不正常,与诗品诗论这一金字招牌也极不相称。为诗词计,笔者率先斗胆对匠人体提出质疑,旨在引发研讨,拨乱反正,还诗以本来面目,并希冀在国人共同努力下振而兴之,未知匠人体有关研讨缘何不为诗品诗论所容?恳请有关人等并热心诗友指点迷津为盼!


附大年三十被删原文链接地址:匠人体与老干体的本质特征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楼主| 发表于 2017-2-3 00: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河之子先生临帖交流说:
新年问好!不知匠人体的特征是什么?

笔者答曰:
  楼主| 发表于 1 秒前 | 只看该作者
西河之子 发表于 2017-2-2 16:44
新年问好!不知匠人体的特征是什么?

呵呵,特征多啦,诸如情未动于衷而句稳律工、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说理为诗、以舞文弄墨为能事、以胡诌八咧为雅事、以玩诗弄韵为乐事等等,皆属匠人及其匠人体之特征......然而归根结底,匠人体最为本质的特征乃是薄情——可薄到无。
匠人体看上去像诗,其实不是。纵然很像,仍然不是。因为匠人体从根本上违背了诗乃心声、无情则无诗这一基本诗理。


大有同人首版临帖交流说:
请删除掉与诗论无关的内容。


笔者本拟如是作答:
请大有同人首版先行恢复在下被删原帖,并责成无端删帖者公开道歉为盼!
至于哪些内容与诗品诗论无关,可请值班版主用心甄别后直接编辑掉即可。

却突然发现已无权在诗品诗论板块回帖,紧接着该主帖便又被无端删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2-3 08: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乃心声、无情则无诗----------应制诗不要活了。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3 09:5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到饭店门口贴反对用病死猪肉小广告还不挨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4 06: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诸如情未动于衷而句稳律工、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说理为诗、以舞文弄墨为能事、以胡诌八咧为雅事、以玩诗弄韵为乐事等等,皆属匠人及其匠人体之特征......然而归根结底,匠人体最为本质的特征乃是薄情——可薄到无。
匠人体看上去像诗,其实不是。纵然很像,仍然不是。因为匠人体从根本上违背了诗乃心声、无情则无诗这一基本诗理。

--------以攻击所有当前的诗作为目的发明名词,是吟者一贯作风。本人诗作不怎么样有何资格傲视天下?先拿出几首像样的诗作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楼主| 发表于 2017-2-4 11: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4 06:39
诸如情未动于衷而句稳律工、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说理为诗、以舞文弄墨为能事、以胡诌八咧为雅事、以 ...

针锋刺破仄平天,
叶落何须傍树眠。
林外皆余埋骨地,
怂人灶下也酣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4 12: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赠吟者马甲赏花人
针尖刺破牛皮天,
叶细难遮吟者颜。
林下尚余埋骨地,
赏花逝者可安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2-4 13: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2-4 13:38 编辑

这个问题如观个人是这样看的:

我们的作文就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大分类,其中记叙文又有1、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2、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3、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4、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中也有各自相应的分类,不一一列举。

诗词是什么?是经过语言提炼的、浓缩的作文,所以无论在体裁与内容上也有相应的分类,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它的分类并不发达与充分。

政论诗、应制诗就相当于我们作文中的议论文、应用文,从文学艺术的角度上看它的文学性的渲染肯定不如记叙文,并且这种两种体裁本身也不允许有过多的文学性的渲染。

象政论、应制等内容的诗我们古人也都尝试地去写过,但正是因为它受题材内容所限而导致文学渲染性差等原因并不占主流。所以在我们的《全唐诗》中呈现的是一个橄榄型的结构,就是说以描写风花雪月和民俗、民风的“记叙文”式的“风月体”诗词为主。而政论诗、应制诗等这种题材占比很小。

如果不把这些分类搞清楚,很多诗友就会把政论诗、应制诗也一律归类为“匠人体”、“老干体”。其实“匠人体”、“老干体”还是就诗病而言的,前面所述象政论诗、应制诗的文学性的渲染肯定不如那些“风月体”型的记叙诗文。所以导致很多诗友不加区分地也把他们也归为“匠人体”、“老干体”。

我认为这些问题可以讨论,只要把这些概念厘清,完全可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所以,如观不认同某坛对类似的这种讨论一味封杀的做法。前段时间此栏热议的诗词用韵问题也是属于被某坛禁止讨论的话题,但是我们通过讨论,其实效果很好,天也并没有蹋下来。

关于诗友所说的“匠人体”,如观也有个人的理解。诗友如有兴趣,等如观有空也很愿意继续阐述。希望如观所说的能够帮到诗友,欢迎诗友多来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楼主| 发表于 2017-2-4 13: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4 12:00
赠吟者马甲赏花人
针尖刺破牛皮天,
叶细难遮吟者颜。

针长线短夜光寒,
老叟枯灯破布衫。
干到窗前星月落,
好风犹未度兴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2-4 13: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2-4 14:14 编辑

政论诗、应制诗就相当于我们作文中的议论文、应用文,从文学艺术的角度上看它的文学性的渲染肯定不如记叙文,并且这种两种体裁本身也不允许有过多的文学性的渲染。

这个观点我是同意的。从新诗的理论角度,往往不认可所谓非心灵迸发灵魂写作,认为其他都是非法行为,但实际上看,除了精神状态过于有异常人的,都很难完全摆脱世俗性。
顺便说下,很多大诗人还写过一些可称鸡毛蒜皮内容的小诗作,比如晚上吃的什么菜,肉怎么烧之类,这些基本可以看做是林语堂周作人的散文类型。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楼主| 发表于 2017-2-4 14: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3 08:50
诗乃心声、无情则无诗----------应制诗不要活了。

自古行吟不厌痴,但求说与会人知。
行间若有情和味,信手拈来俱是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07: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