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情怀特邀顾问
精华337
注册时间2014-10-5
威望11823
金钱136307
贡献115809
论坛元老
雪域情怀特邀顾问
 
威望- 11823 点
贡献- 115809 次
金钱- 136307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08: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像》画于1959年刻画杜甫的孤寂与傲骨
.
《杜甫像》画于1959年,这个时期正是蒋兆和艺术创作的高峰期,他在把握光影与造型结构能力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画面上,他用素描的明暗法结合传统人物画重结构的线描手法,表现“诗圣”的孤寂与傲骨。画家一改传统绘画中塑造人物的概念化倾向,着力刻画杜甫的个性特征,注重人物的心理描绘,但不拘泥于文人画的程式和规范,用笔大胆 、粗放和自由。画家通过着力刻画诗人的面部表情,让人油然体会“诗圣”忧国忧民却又压抑无奈的心境,整个画面充满悲愤苍凉的色彩,难怪蒋兆和论自己的艺术不是“一杯人生的美酒”,而是“一碗苦茶”。
.
蒋兆和在题款中先引了两句杜甫的诗:“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又自题诗:“我与少陵情殊异,提笔如何画愁眉”,从而使这幅杜甫画像形神俱备,达到外貌与精神的高度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