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客家苇笛 于 2016-8-13 22:33 编辑
我在创作之前,对这首诗进行了细读,还查阅了有关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意愿。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划破历史的长空,与故人心心相印,设身处地地以故人的意愿诱导出我进行书法创作的意境。接下来,就是要从诗的意义出发,进而决定书法创作的字体。在创作前,我参阅了岳飞的《满江红》中暴溢着一股忠愤之气。对七十年前抗倭胜利的历史讴歌,我就想以较为狂放的行草书体为之,行笔宜沉健果敢,内含精忠报国、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慨。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才能达到内容、形式与意蕴的高度统一,相得益彰。
我创作这篇作品是在晚十二点,这时清静极致,更重要的是表达对老舍先生的崇敬。这时虽已处于夜深人静之时,一人独处,远离尘嚣,在这种氛围中,不躁不慢、一气呵成,似梦似幻、不知不觉中,一幅疏朗恬淡,具有冲击内心豪放的书法作品就已呈现在我的眼前。这时才可谓有意识地做到了书法作品内容、形式与时代风尚的一致。提到了时代风尚问题,也自然而然地牵出了书法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问题。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与已往的各个时代大不相同了。创作好这篇作品能被当今人们普遍理解、接受和喜爱,一是其立意新,二是对人对社会有益。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就是要让国人时刻警醒人民勿忘国耻,坚定理想信念,宣传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报效祖国的热情展现国威、军威振奋人心。 如今,日本右翼势力一再歪曲事实,挑衅历史,刺痛中国的伤疤。面对历史,70年的时空历史轮回,我们在重新体验熟知的历史情境的过程中,重新感知历史、现实和未来。震摄小日本。向为民族独立自由牺牲的先烈致敬!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老舍与郁达夫等十五人被推举为常务理亊。老舍为总务部主任,郁达夫为研究部主任。协会不设会长或理亊长,由担任总务部主任的老舍,对外代表协会,对内领导协会,实际上等于是会长或理亊长。老舍激情迸发,作七律一首以志庆,题为《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三月莺花黄鹤楼,骚人无复旧风流。 忍听杨柳大堤曲,誓雪江山半壁仇。 李杜光芒齐万丈,乾坤血泪共千秋。 凯歌明日春潮急,洗笔携来东海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