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北山钓者

明朝的格律书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31 20: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1 06:40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24 07:58
谁说过,近体律诗不能仄韵啊。只是写押平韵的多些罢了!所谓阳关、折腰的,我可没说不是律诗啊。我可写的 ...

我已经说过,不会因为少的可怜的一两首被误选入律诗的古风,而改变自己的看法。在这个上,我更多的还是要从律诗与排律的比较中,去感受这个律字:即除了平仄律外,更重要的是对仗要合律比如这一百三十三首律诗中,所谓的通首不对只有偶而的一两首,那我肯定不会认可。拗律诗,折腰体诗,更比通首不对象个律诗吧。在诗律中,好象没有否论拗律的吧。 我之观点,对律诗必须要有个严谨的说法:即可解释近体,也可解释拗律以及折腰体等。——我们就从由律诗增联为排律来说,如果通首不对(只要平仄合律)也可作为律诗,那么排律岂非也可通首不对!我们总不能先来个三具备,再来个不具备也可的吧——这也太笑话了吧!
又因为我没有比对过,现在还不好说。如果其中有没有一首拗律以及失粘格律诗的,那么这里选的律诗只是近体之一格。在将律诗绝对化为近体一格的时候,难免会极端——即以平仄律为定音,从而否定了其它更重要的对仗性。然毕竟也是要对仗的更多——这也是颇有讽刺的吧。
我从不会将律绝对化为近体之一格,如果你只是将律诗绝对化为近体之一格的,即你是不承认除了近体律诗外,还有拗律、折腰体等的,那么我们本就没有有交集的话题可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31 20: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8-31 22:49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8-31 20:46
这里的论者大多都承认律诗有全不对者。

不要为了这极少的现象,失去了对律诗表述的严谨性。我只要问几个问题就可以了:通首不对只要平仄粘对合律就算律诗,那么通首不对平仄粘对也不合的你该称什么?你该如何表述拗律(请你不要说没有拗律)?你承不承认失粘的折腰体也是律诗?——按此解释是会产生悖论的。如果将律仅仅看作近体一格,那么你可以说平仄合律就是律诗,因为你将律绝对化了。但如果你是承认除了近体诗之外,还有拗律、折腰体的也是律诗的话,那么对仗则是比这个平仄合律的还要重要的多。我从不将“律”只看作近体之一格,所以,对“通首不对只要平仄合律也可看作律诗”的理论是必须予以否定的了——不然是无法解释拗律及折腰体的。我们对理论的表述需要严谨些,不然是会漏洞百出的!为了这个严谨,否定所谓的权威说的也是可以的——不要被那个名号所吓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帖子

28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11
贡献
87
金钱
99
发表于 2016-8-31 21: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1 08:53
从《诗法大成》看,明代格律观于平仄上有正格,偏格和变格,变格就是平仄不合的律诗,此外还有五平五仄体。 ...

从《诗法大成》看,明代格律观于平仄上有正格,偏格和变格,变格就是平仄不合的律诗,此外还有五平五仄体。在对仗上也很灵活,有中二联对,前三联对,后三联对,全不对,偷春格,蜂腰格,扇对格。三羊企图用二四六分明来涵盖律诗平仄的多样性,陷入了孛论。


北山,三羊说过25法涵盖24法。何时说过用246分明来涵盖律诗的多样性。你不是不承认刘慎虚吗

出尔反尔,都是北山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0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通首不对的律诗唐代有,后代就基本没有了。就和吴体律诗只有杜甫写过,后来再也没人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31 21: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8-31 22:50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1 21:05
通首不对的律诗唐代有,后代就基本没有了。就和吴体律诗只有杜甫写过,后来再也没人写了。 ...

谢谢。我对律这个概念,是要与排律进行比较的。因为排律是律诗的增联所致,那么从排律的对仗性,可以理解律诗也是必须要对仗的。如果律诗可以通首不对的,那么排律岂非也可不对!这是一。另外,我个人的观点,总不能为了那少的可怜的情况(因为我们完全可以说那是将古风误选入律诗了),将律诗这个概念弄得前后自相矛盾——这又如何让人信服!。我这个人,是有点较真的,即任何一个理论,首先要能自圆其说!拗救论因不能自圆其说,所以必须放弃。我是代之以对拗句的容忍度去解释的。——这可是比那个可救可不救、有救有不救的要强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22: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格律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18: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