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精华18
注册时间2014-6-1
威望281
金钱933
贡献417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威望- 281 点
贡献- 417 次
金钱- 933 枚
|
关于哲理诗的问答 4.15
问:读古人的诗很多都带有哲理,显得特别高深。嗯,俺去读哲学,可是读哪本呢?正在读庄子,算不?。
答:这个话题说起来就话长了。而且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1、读古人的诗很多都带有哲理。这当然没错,但总体来说,历来的选本不那么注重富有哲理的诗,相对更重视富有人情和反映社会或者政治的作品,如:
赠汪伦 李白
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长信秋词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金炉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王的这首诗多说说,这首诗当特别留意秋叶黄、清漏长两处,一般人在秋、清处,都选仄声字。王用平声,应是有意为之。音韵上更加绵长。从性情上,我觉得王和后来的七绝高手李商隐颇像,感觉之细腻皆近于女性,只是李技法的处理更加深曲些,我想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时代不同,心理各异,李很难有王那样的中正从容;二是出自拓展技法的需要。譬如:
屏风 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因为这种不重视,导致了尽管古人有大量深蕴哲理的作品,但我们熟知的还是很少,比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但其实宋人这类作品很多,如:
杨万里《过松塬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送德轮行者 杨万里
沥血抄经奈若何,十年依旧一头陀。
袈裟未着愁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诗不太好,意思不错。
欧阳修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魏野 盆池萍
乍认庭前青藓合,深疑鉴里翠钿稠。
莫嫌生处波澜小,免得漂然逐众流。
咏柳_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和李才甫先辈快阁五首其一 黄庭坚
长江淡淡吞天去,甲子随波日日流。
万事转头同堕甑,一身随世作虚舟。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还有兴趣,可以参看:http://www.docin.com/p-1295694366.html
事实上,古人禅诗里基本都含有哲理(可惜的是,这个宝藏被重视和挖掘得太少了),如: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王梵志禅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梅花尼嗅梅诗)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
(守端蝇子透窗诗)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德诚船居寓意诗)
放出沩山水轱牛,无人坚执鼻绳头。
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怀海沩山牯牛诗)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世,便是人间无事人。
(杜荀鹤赠质上人诗)
好了,回答第二个问题。
2、嗯,俺去读哲学,可是读哪本呢?正在读庄子,算不?。
庄子若读得进去,那实在是好极了。庄子实在是个大文豪,李白这样的天才都深受庄子的影响。譬如逍遥游的精神,若能化入诗里,那境界不是一般的高。
关于哲学书,我倒也没有特别的推荐。我所说的要懂一点哲学,其实还是要具有哲学思维,即反思内观的思维。我觉得不妨举一些鲁迅的语句为例: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我本来也无可尊敬;也不愿受人尊敬,免得不如人意的时候,又被人摔下来。更明白地说罢:我所憎恶的太多了,应该自己也得到憎恶,这才还有点像活在人间;如果收得的乃是相反的布施,于我倒是一个冷嘲,使我对于自己也要大加侮蔑;
小说集《呐喊》题诗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无题 (烟水寻常事)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深霄沈醉起,无处觅菰蒲。
类似语句多揣摩揣摩,不难有所获益。又如哲学家的一些语录: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飘泊。尼采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他人即地狱——萨特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福柯
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蒙田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觉得要有哲学思维,除了勤于反思,别无他法。
残荷又按:似乎得订正一下,王用平声,应是有意为之——这说法可能不确。其诗类似例子颇多,如:欲卷珠帘春恨长,水殿风来珠翠香,长信宫中秋月明,今日公然来浣纱,细草沾衣春殿寒,梦里相逢同入关,类似例子太多,让人不得不疑心大概是王性情较为平和,所以好用这一句式。大体来说,小李诗更绵丽,没有王诗的平和爽朗。如王昌龄的这首:
李四仓曹宅夜饮
霜天留饮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当然王和李比较,又显得李白诗又更加飘逸爽朗了。诗风多做对比,容易见得分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