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精华1874
注册时间2015-4-24
威望17594
金钱123870
贡献94067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威望- 17594 点
贡献- 94067 次
金钱- 123870 枚
  
|
41、抒情诗词名句——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出处:宋 姜夔【解连环】
含意:伊人独睡,只有明月相照。
原词
解连环
玉鞍重倚,
却沉吟未上,
又萦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
小乔妙移筝,
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
更何必、
十分梳洗。
道郎携羽扇,
那日隔帘,
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
叹幽欢未足,
何事轻弃。
问后约、
空指蔷薇,
算如此溪山,
甚时重至。
水驿灯昏,
又见在、
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
照伊自睡。
词牌格式:《解连环》词谱双调,一百零六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五十三字。后段十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定格
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韵]。
仄仄◎,
◎仄平平,
仄◎仄◎平,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
◎◎仄,
◎平平仄[韵]?
仄◎平仄仄,
◎仄◎平,
◎◎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韵]。
仄仄平,
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
仄◎仄,
◎平平仄[韵]。
◎平◎,
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韵]。
(◎:可平可仄。)
姜白石作词一丝不苟,体悟到自然的妙境。他的词也体现了布局精致,用词精致的特点。即选择现成调名,也往往有所用意。
“玉鞍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起笔三句,点出事因。驿舍清晨,即将离开所爱的人,词人却沉吟徘徊,离情别绪,又萦绕心头,牵绊得他难以遽去。却字转折有力,刻画出将渐行渐远而又不忍远去的内心冲突。又字亦可玩味。虽说又萦离思,只在这里停留了片刻,何曾片时忘怀。离思为何?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三国时东吴“桥公两女,皆国色”(《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人称大桥、小桥。“桥”常又写作“乔”。此指合肥恋人姊妹。临别前,姊妹俩为行人作临行践别的最后一次演奏,姐姐拨动琵琶,妹妹弹起筝,诉说衷曲。句中“春风”二字代指琵琶及其演奏技艺。
接上来三句,用道字领起女子的话语。“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半面指初次见面。那时的相见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样子。女子道:还记得初次见面那天,隔着帘儿看见您携了羽扇而来的样子。语短情深,声吻宛然。女子缅怀初次见面,实叹惋轻易离别。
“西窗夜凉雨霁。”换头写临别前夕情境,以收束追忆。亦能起承上启下之功。当雨住时,天将拂晓,人将启程矣。心念及此,的确叫人惋叹天地,词人不禁叹息:“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叹欢好未足,何苦轻别,词笔已收回现实,遥遥应合起笔之“沉吟未上,又萦离思”。
紧接着,词人又陷入追忆。“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溪山映照伊人。溪山、淮南,皆指合肥,实即指合肥女子。女子询问何时才能够再相会,词人指蔷薇花谢为期,实则自己亦心中茫然,溪山如此美好,不知何日才能重到。自己心中茫然但为给情人一个希望,只能空指蔷薇,掩饰不住的凄惶尽现于表。此三句是临别情境之一重要补笔,刻画出合肥女子的一片痴情,也写出词人内心的失落感。论笔致可谓曲折尽致。
追忆至此已到尽头,接下来写的是幻觉之境。“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见,想象之辞,在,语助辞。近,白石自注:“平声。”按词律此字须用平声,白石制词心细如发,此亦可见。底,里也。以上皆宋人口语。水边驿舍,一灯昏黄,朦胧中,词人好像又回到伊人居处,曲曲屏风旁边。此一霎幻觉之描写,亦写出此时词人相思入骨以致神志恍惚。极言相思之切尤妙者,将水驿灯昏之现境与曲屏近底之幻境叠印为一境,真耶,幻耶,恍不可辨。词人又陷入痴情之悬想:“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想得伊人夜来最苦,只有淮南皓月,冷照伊人孤眠。一结凄凉无尽。
此词显著特色是寓叙事于抒情。情以叙出主要是借助于其动作言语的悲伤,而使叙述、抒情融合无间。
《解连环》词律规定要用一系列仄声单字领起下文。领字兼有声情并至之妙,是此词又一特色。词中每下一领字,如:却、为、更、道、叹、问、算、又、念,便领起一层词情词境。领字递用,则情境层层翻进。诸领字又多为感叹辞,表达怀想叹惋,最是虚处传神。用字在声律上对和谐要求与讲究,除却字外,其馀领字皆用去声,去声振奋,恰好振起声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