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571
注册时间2015-9-29
威望7453
金钱27197
贡献13899
功勋诗友
 
威望- 7453 点
贡献- 13899 次
金钱- 27197 枚

|
《赋得寒蝉寄友人》
文:君子乎
天寒叶飞尽,抱树有蝉鸣。
断响因风续,微躯带露轻。
此时无倦意,何处寄高情。
地僻知音少,谁来听一声。
君子乎,吾友也。喜其鍾情古韻,治學嚴謹,為人豁達。
此律以寒蟬寄友,我看應是自述某種情懷感慨。寒蟬鳴於秋,何其凄婉?全詩基調在於此也!又因“地僻知音少,谁来听一声?”而倍加悲涼意!唯有“此时无倦意,何处寄高情。”透露幾許昂藏,然知音既少,“断响因风续,微躯带露轻。”亦覺風中餘燭,心上虽明,口中难说,不亦再悲乎?奈何秋蟬抱樹,其實天寒叶飞尽矣!說實話,俺讀來心中一陣同悲!只能說:珍重,朋友!
這首詩,除了每聯出句上尾(或是故意為之,營造幽咽晦澀之境?),中二聯,句式變化不大,少些五律特有韻味,還有一個,首聯兩個韻腳,白腳“尽”韻腳“鸣”按現代讀音接近,也應該避免。頸聯“此时无倦意,何处寄高情。”出句,無倦意,斧削之痕重,秋蟬氣息奄奄,談不上無倦意。另外,個人覺得,全詩由景入境,這個轉換,有些生硬,秋蟬比如為知音少,些許牽強。但是,全詩詞語考究,寫景堪稱一絶,值得肯定!
由此,我有一些感慨——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古人畢竟是古人的,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審美觀念大大改變了。你去學他,未必尽有精义,自我作古,斷不可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