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精华1871
注册时间2015-4-24
威望17574
金钱123753
贡献93987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威望- 17574 点
贡献- 93987 次
金钱- 123753 枚
  
|
写景诗歌名句(48)——行云有影月含羞。
出处:宋 吴文英 【浣溪沙】
含意:描写月夜景色的句子,乌云蔽月,时隐时现,像含羞的姑娘。
作者简介: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游踪所至,每有题咏。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原词
浣溪沙
门隔花深旧梦游。
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坠泪,
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词牌格式
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格律对照例词: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这是怀人感梦之词,所怀所梦何人,难以查考。旧日情人,一度缱绻,而今离隔,欲见无由。思之深故形之于梦,不写回忆旧游如何,而写所梦如何,已是深入了一层。
“门隔花深”,指所梦旧游之地。当时花径通幽,春意浓郁。不料我去寻访她时,本拟欢聚,却成话别。为什么要离别,词中并未明说。时则斜照在庭,燕子方归,也因同情人们离别之故,黯然无语,相对生愁。不写人的伤别,而写惨淡的自然环境,正是烘云托月的妙笔。前阙结句“玉纤香动小帘钩”,则已是二人即将分手的情景了。伊人纤手开帘,二人相偕出户,彼此留恋,不忍分离。
下片用的是兴、比兼陈的艺术手法。“落絮无声春堕泪”,这兼有两个方面的形象,一是写人离别时人的吞声饮泣。但这略去了。絮花在空中飘落,好像替人无声堕泪,这是写春的堕泪,而人即包含其中。
“行云有影月含羞”,和上句相同,也是一个形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写人,“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是写妇女言别时的形象,以手遮面,主要倒不是为了含羞,而是为了掩泪怕被人知,增加对方的悲伤。二是写自然,行云遮月,地上便有影子,云遮月是由于月含羞。表面是写自然,骨子里是写人。词人把人的感情移入自然界的“落絮”与“行云”,造成了人化的大自然。而大自然的“堕泪”与“含羞”,也正是表现了人的离别悲感的深度,那就是说二人离别,连大自然也深深感动了。这两句把离愁幻化成情天泪海,真乃广深而又迷离的至美的艺术境界。
这种黯然消魂、心折骨惊的离情,怎么能忘怀呢!有所思,故有所梦;有所梦,更有所思。无明无夜,度日如年,这刻骨相思是够受的。
如此心情,如此环境,自然完全感觉不到一丝春意,所以临夜的东风吹来,比萧瑟凄冷的秋天还萧瑟凄冷了。这是当日离别时的情景,也是梦中的情景。而且也是今日梦醒时的情景。古人有暖然如春、凄然如秋的话,词人因离愁的沉重,他的主观感觉却把它倒转过来,语极警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