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诗歌名句(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处:唐 孟浩然 【春晓】
含意:描写春天景色之句。 原诗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格律:五言仄声韵绝句。虽然这首诗还不十分规范(失粘),即第三、四句的格律颠倒了位置,但这不妨碍它成为千古名诗存世。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 ”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
四行,20个字,可谓短小,但是言近旨远,意境更在文字外。20个字没有一句写所见,只是通过所闻,就足以为我们勾勒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图了。真正体现了文字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精妙。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