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诗歌名句(20)
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
出处:唐 章八元 【题慈恩寺塔】
含意:落日流霞中的长安城充满了淡淡的雾气,使得城中的春树都好像笼罩在细雨蒙蒙之中。
作者简介:章八元(743~829年),唐代诗人,字虞贤,桐庐县常乐乡章邑里(今横村镇)人。少时喜作诗,偶然在邮亭(旅馆)题诗数行,严维见后甚感惊奇,收为弟子。数年间,诗赋精绝,人称“章才子”。
唐大历六年(771年)进士。贞元中调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主簿,后升迁协律郎(掌校正乐律)。曾在长安慈恩寺浮图前留有《题慈恩寺塔》诗一首,后元稹、白居易到寺游览,见其题作,吟咏良久,赞叹说: “不意严维出此高弟,名下果无虚士也。”章八元与郡司马刘长卿相友善,有不少唱和之作,为诗界名流所乐道。
其诗写景状物,功夫独到。在《新安江行》诗中,有“雪晴山脊露,沙浅浪痕交”之句,高仲武(高适:唐著名边塞诗人)读至此,称其诗善于描摹山水状貌。有诗集一卷传世。
原诗
题慈恩寺塔
十层突兀在虚空,
四十门开面面风。
却怪鸟飞平地上,
自惊人语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
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日凤城佳气合,
满城春树雨蒙蒙。
回梯:螺旋的梯子。
凤城:指京城长安。
格律:平起格式的七律。
这是诗人描写自己登上长安慈恩寺塔时情景的一首诗,首联写十层的慈恩寺塔拔地而起,并且每层塔楼上的四面门都是敞开的。 颔联描写塔的高度,在塔上看,鸟好像在地上飞,人是在半空中说话。颈联描写人在塔内的活动,在黑暗中踩着螺旋的塔梯跟穿越洞穴一样,攀爬到塔顶就好似出了被困的笼子一样心情豁然开朗。尾联描写落日流霞中的长安城充满了淡淡的雾气,使得城中的春树都好像笼罩在细雨蒙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