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诗歌名句(8)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译文: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原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赋得: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一词。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本来是考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
格律:符合平起式格律的五律。其中野火烧不尽(仄仄平仄仄)一句为大拗句,必须在第四句的第三字用平声拗救。春风吹又生一句的“吹”字(平声)救野火烧不尽的“不”字。
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作者初进京城,携诗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借“居易”之名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待读其诗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遂广为延誉。
按“赋得体”的标准,此诗之结构可谓严谨妥当:前四句写“原上草”,后四句写“古道送别”。然而此诗之佳处远不止于此。其为名作,实因意胜──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