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7

[诗词研讨] 杂谈诗词诗歌(167)再谈读诗

[复制链接]

606

主题

5153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44
贡献
5848
金钱
8891
发表于 2025-8-30 03: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寂静之声 于 2025-8-30 05:50 编辑

杂谈诗词诗歌(167)再谈读诗
文/韩鲁珩

阅读几乎是所有识字的人都在做的事情。读书有读书的方法,莫蒂默·杰尔姆·阿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对如何读书有过系统的论述。读诗当然也是阅读,但由于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它的阅读方式与一般书籍不同。要读懂一首诗,或者说从中获得真正的滋养,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感,二是思。

1,感
所谓“感”,就是感性。它包含情感、情绪、意境和氛围。
诗歌常借助比喻、联想、象征等修辞手法,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画面感。读者即便不能完全理解诗句中的每一个字义,也能在其中感受到一股情绪的流动。比如读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即使分析语法,也能立刻感受到诗人孤独而又浪漫的心境。

读诗贵在体会这种感性,不是执着于逐字逐句的逻辑解释。诗的魅力往往就在于它的“言不尽意”,在于它让人忽然一震、心灵被触动。假如一首诗缺乏这种自然的感性力量,仅是冷冰冰的叙述或者生硬捏合的堆砌,那么即使形式上符合诗的样貌,本质上不是好诗。

2. 思
然而,诗不仅仅是情感的流露。任何诗歌都来自人的大脑与心灵,即便再感性,也必然会带出作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就是“思”。

一首真正优秀的诗,往往在感性之下隐藏着深层的思维与理念。例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仅是春日景象中的感性描写,更深层地蕴含了诗人对家国破碎的忧患与悲思。这就是“感”与“思”的交织。

“思”不仅意味着有思想内容,更要求思想的独立与新意。空洞的喟叹、重复的陈词滥调,只能让诗显得苍白无力。真正的诗应当呈现出诗人独立思考的结晶,哪怕是瞬间的灵感闪现,也该是独特的火花,而非人云亦云的重复和模仿。


诗的“感”与“思”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彼此渗透。有的诗以“感”为主,动人于氛围与情绪;有的诗则以“思”为主,启发读者去思考和追问。但最打动人的诗,往往是二者水乳交融,让人既能在情感上获得共鸣,又能在思想上有所启发。

诗歌不是科学论文,也不是哲学笔记,它是一种文学创造。它既要求诗人倾注真情实感,又要求在字里行间透露思想与独创。读者在阅读时,若能把握“感”与“思”两个维度,即可走近诗歌的本质,获得更清晰、更深刻的阅读体验,对作品的优劣有着清晰明确的判断。

必须强调 ,华丽的形容,夸张的描述,跨界的比喻,玄奥的联想,貌似惊诧的文字拼凑等等都不是诗的本质,一首好诗不在于风格,不在于矫饰,在于写出了感和思。



263

主题

372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16
贡献
4032
金钱
5243
发表于 2025-8-30 07: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现在矫饰是许多书写者的追捧。写得天马行空却毫无内涵。

点评

仔细领会这个短文,我们管不了别人如何写,如何读,但自己需要明白。这个短文讲的不仅是如何读,其实也是讲该如何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30 1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9

主题

6万

帖子

2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东方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848
贡献
62265
金钱
7639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8-30 07: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有感而发,就是在感性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发出内心感悟,诗兄写的有思,深刻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6

主题

5153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44
贡献
5848
金钱
8891
 楼主| 发表于 2025-8-30 18: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邱淑宝 发表于 2025-8-30 07:02
不过现在矫饰是许多书写者的追捧。写得天马行空却毫无内涵。

仔细领会这个短文,我们管不了别人如何写,如何读,但自己需要明白。这个短文讲的不仅是如何读,其实也是讲该如何写。

点评

谢谢诗兄分享,受益良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30 23: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80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155
贡献
40406
金钱
49065
发表于 2025-8-30 23:2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8-30 18:17
仔细领会这个短文,我们管不了别人如何写,如何读,但自己需要明白。这个短文讲的不仅是如何读,其实也是 ...

谢谢诗兄分享,受益良多

点评

最近很少写这些,缺乏兴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31 06: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6

主题

5153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44
贡献
5848
金钱
8891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06: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音敏儿 发表于 2025-8-30 23:22
谢谢诗兄分享,受益良多

最近很少写这些,缺乏兴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9

主题

6万

帖子

2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东方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848
贡献
62265
金钱
7639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8-31 21: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读,问好诗兄

点评

谢谢荷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9-1 02:58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6

主题

5153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44
贡献
5848
金钱
8891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02: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荷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16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