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15

[诗词研讨] 我不是教你诈

[复制链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偶然想起了当代作家刘墉《我不是教你诈》书中的一些事,刘墉说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看清世事。免得你被卖了,还在帮人数钞票!

       所谓诗词论坛往简单了说其实也是个小江湖,既然是江湖就难免会有人是要充大的,譬如词学一途,有的人整了几首酸词被人捧了个什么首版啥的之后便要开始充大了,你跟他谈词的修辞,他就跟你说词的风格,你要跟他谈词的风格了,他就跟你说词牌声情,你要跟他谈词牌声情了,他就跟你说词的历史,你要跟他谈词的历史了,他就跟你说阴阳清浊,你要跟他谈词的阴阳清浊了,他就跟你说七宫十二律二十八调,你要跟他谈七宫十二律二十八调了,他就跟你说词的境界,你要跟他谈词的境界了,他就跟你说倚声之学,总之,他说的什么永远都不会跟你在一个频道上,好显得自己对词很有造诣似的,整天一副高深莫测神秘兮兮的样子,不把你唬得一愣一愣的不算显得很有学问,目的就是好让你觉得自己在他面前就是个幼儿园的水平,永远都对他只有仰望的份,只是,说穿了其实不过就是码过几首酸诗歪词而已,而已。

      诈,总是跟术连在一起的,文人之诈远比江湖之黑其实更无法,江湖,大不了可以凭自己之力独自行走于江湖,揭穿或不鸟黑老大自己随意就行,而文人之江湖,纵算明知道某类人不过就是那副装模作样的鸟样子也最好别去揭穿,否则会象个冤死鬼一样缠着你,让你不得安生。

     术,又总是跟心连在一起的,术有多小往往心就有多小,譬如茅山道士的把戏的一样,一但把戏揭穿了便无法再骗人钱财了,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揭穿茅山老道,这茅山老道可是要跟人拼命的。

       对于这样的文人江湖人们又能说些什么好呢,刘墉说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看清世事。免得你被卖了,还在帮人数钞票!嗯,认真你就输了。

       所谓诗亡而词兴,词亡而曲兴,此亡,即不再歌也。词之于中国屡变,宋翔凤云:“宋元之间,词与曲一也;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元明以降,因为历史因素,南北曲盛行,诗词并就衰颓,而词尤甚。元代文人处于异族宰制之下,典雅派歌曲,既不复重被管弦;激昂悲愤之词风,又多所避忌,不能如量发泄;凌夷至于明代,而词几于歇绝矣!

       逮及清代,词体虽复兴,只是清代之词,早已不复唐宋就乐制词了,龙榆生说;清代二百八十年,词人辈出,超轶元明二代,骎骎与两宋比隆。虽此体不复重被管弦,仅为“长短不葺之诗”;而一时文人精力所寄,用心益密,托体日尊;向所卑为“小道”之词,至是俨然上附于《风》《骚》之列;而浙常二派,又各开法门,递主词坛,风靡一世。吾辈撇开音乐关系,以论清词,则实有同于唐人之新乐府诗,于中国文学史上,占极重要之地位焉。

       所谓【虽此体不复重被管弦,仅为“长短不葺之诗”;】,说白点,词体在中国的演变早就变成跟诗一样的文体了,很多词牌也是打破了原固有的声情限制,题材上也更加开拓,几无所不包,还真就是仅为“长短不葺之诗”了。

       不论是谈题材,谈风格,谈宫调,谈声情还是谈韵音,谈宫商,谈阴阳清浊等等一大堆劳杂子,想不承认词在历史上的变化是不可能的,直白说,词体早就不是那些自命不凡的词家之专利了,也根本就没几个所谓方家,迷信哪些什么方家的话你就被人忽悠瘸了还要大夸特夸人家真是方家,不带这么傻玩的。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5-8-13 18:24 编辑

      易安李阿姨在《词论》中‘’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本来是要说词别是一家的,也即是倚声,但这里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诗文是分平侧的,而词跟诗文是不一样的,所谓古人自应律度,所填或所度之词并不是、起码都并全是按平侧去整的,加之又可以上代平、以入代平云云,所以今天的我们能看到很多可平可仄的句式或变格,如《临江仙》之类,起两句有一大堆的中中啥的玩意,有如《绕佛阁》之类,整得好象几无平仄规律可言,为什么这就是古人自应律度倚声制词,此声是什么,乐也,也即是李阿姨所说的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这些劳杂子,这些劳杂子在唐宋大谈特谈倚声之学起码还有点道理,但也未足全信,姑按李阿姨《词论》中所举的来说,有宋一代也就柳永、李阿姨、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一小群人能知之,加上后来的张炎几个,所谓倚声之学已经是接近大熊猫的状况了,逮至元明清,除了李渔是个音乐大家恐怕就难得举几个了,倚声之学沦落至此,李阿姨所批评的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反而成了词家之主流,即词论平仄,而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这些劳杂子反而变成了无足轻重的了,故词律于中国之变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反客为主。

       简了说,所谓五音即喉、牙、舌、齿、唇五个发音部位所发之音,所谓五声即宫、商、角、徵、羽五声,五声分于文字则平上去入四声,六律即阴六律和阳六律,清浊轻重牵涉音韵学和等韵学,简了说清浊即清音和浊音之总称,细分的话又有全清、次清、半清、全浊、次浊、半浊一大堆劳杂子,而即今中国之音,绝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浊音清化,唯吴语区、最多含泛吴语区还保留有浊音,轻重涉等韵之学,《文镜秘府论》中的所谓【律调其言,言无相妨,以字轻重清浊间之须稳。至如有轻重者,有轻中重,重中轻,当韵即见。且庄字全轻,霜字轻中重,疮字重中轻,床字全重,如清字全轻,青字全浊。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之类的劳杂子正是此类,看看,是不是把人整死了都很难搞懂这些玩意,后学之辈,总不能被人忽悠瘸了再去学玩词吧


       词中之学,其实并不比诗学难多少,说白点词体就象我们今天的流行歌辞一样的道理,或因辞制曲,或依曲填辞,或自度辞曲,稍懂点流行音乐和卡拉OK的人都清楚,原本一些很柔绵的歌辞一但变为了DJ就会显得轻快,变为说唱的话就更快了,流行歌曲中有些过音会很长,在这样的过音中兴致来时加点句子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故古词中有添声、摊破啥的也就好理解了,如《添声杨柳枝》、《摊破浣溪纱》之类,又有嫌韵密了就减韵,嫌韵疏了就增韵,嫌句长了就减字,嫌句短了就衬字,诸如此类,我们都能在词中找到相关的例证,譬如《减字木兰花》啥的。。。

       只是,乐已不存,原本依附于燕乐的曲子辞反而因了文字的遗存变成了一种文体,后来的文史学家为了区分乐府之辞和燕乐的曲子之辞而把曲子辞独立为词体了。

     《我不是教你诈》中说我不是教你诈,我是教你认清这个世界,若真有人非要冒充什么方家跟你大扯什么倚声之学的话,无妨先请教一下他们,请先把古乐谱给拎几个出来,然后可再请教一下他们,把文字四声的宫商先给拎拎清,米元章曰‘沈隐候求宫商而不得’,我还真就不信连沈约都未能整明白的事难道还能让那些什么玩意方家能把沈约从坟里头扒出来给整明白了,嘿嘿。

       扯了一大堆,是不是说诸如什么词牌声情、韵部声情、宫调声情之类的劳杂子就没有意义了呢
其实也不完全是,参考意义还是有哪么一丢丢的,要不然龙榆生也不用费了哪么多的篇章去扯这些,要不然《唐宋词概论》、《唐宋词通论》也不可能费了哪么多的篇章去扯什么十二月律、七宫二十八调哪些玩意不是只是,参考归参考,所谓【虽此体不复重被管弦,仅为“长短不葺之诗”;】,后世之诗词复归一理,词的风格构成跟诗一个道理,仍须通过文辞的组织来决定就是了,迷信哪些玩意被人唬得一愣一愣的不敢动笔去学填词的话可真就是傻到家了。

      嗯,我不是教你诈,认真你就输了,下一句是认真到底你就赢了,走自己的路,该如何填词就如何填词,让那些自命不凡的方家们见鬼去不就完事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19

主题

6万

帖子

2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东方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812
贡献
62080
金钱
7614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问好诗友

点评

谢谢首版临帖,问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7 天前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355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83
贡献
3844
金钱
5011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穷则思变,写到牛角尖里就变通一下。进步也是这么来的。

点评

一时还没领会到版友的意思 问候晚上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首版临帖,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邱淑宝 发表于 2025-8-13 21:46
穷则思变,写到牛角尖里就变通一下。进步也是这么来的。

一时还没领会到版友的意思

问候晚上好

点评

就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变格也行,不要被格式束缚,放开镣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355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83
贡献
3844
金钱
5011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5-8-13 21:49
一时还没领会到版友的意思

问候晚上好

就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变格也行,不要被格式束缚,放开镣铐。

点评

对,是这样的,今人之词,说白了只是跟诗一样的文体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5-8-13 22:07 编辑
邱淑宝 发表于 2025-8-13 21:52
就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变格也行,不要被格式束缚,放开镣铐。

对,是这样的,今人之词,说白了只是跟诗一样的文体了,平仄上甚至比近体格律还要宽松,起码都还有个以上代平、以入代平的理论依据可凭,只是格式的约束还是要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71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121
贡献
40284
金钱
48900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为人师者大有人在,我们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夏虫不可语冰,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开心就好

点评

港坛有位叫扬之水的版主有段点评我觉得说得很在理,分享一下 历史文化特别是语音演变之后,依于某一时代所产生的艺术种类(如中古语音的燕乐词体,所谓词之正体)只能成为一种学问存在,而对于后代人来说也只能以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7 天前
是的 反正我也不想承认这吊在网上装模作样的方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音敏儿 发表于 2025-8-13 22:32
好为人师者大有人在,我们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夏虫不可语冰,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开心就好 ...

是的
反正我也不想承认这吊在网上装模作样的方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音敏儿 发表于 2025-8-13 22:32
好为人师者大有人在,我们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夏虫不可语冰,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开心就好 ...

港坛有位叫扬之水的版主有段点评我觉得说得很在理,分享一下

历史文化特别是语音演变之后,依于某一时代所产生的艺术种类(如中古语音的燕乐词体,所谓词之正体)只能成为一种学问存在,而对于后代人来说也只能以学问之理存在,不可能也没必要复古似地想重新发掘。现代人创作词体自有现代人的特点,这是很自然的道理。用古代人的词之标准来评论现代人的词作显然是违背了文艺发展的规律,所要评论的重点是某一艺术中共性化的艺术要素,而不是站在古代看现代。

点评

所言甚为合理。贴一首旧作,权当胡言乱语了。 虫吟 蓬草 2016年7月19日 细语嘤嘤下舞池,欣拨蛛网认琴丝。 捐躯换取伤情调,一曲空弹怀旧时。 (学诗不肯效虫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601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7
贡献
7515
金钱
9679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5-8-13 22:39
港坛有位叫扬之水的版主有段点评我觉得说得很在理,分享一下

历史文化特别是语音演变之后,依于某一时代 ...

所言甚为合理。贴一首旧作,权当胡言乱语了。

虫吟
蓬草 2016年7月19日
细语嘤嘤下舞池,欣拨蛛网认琴丝。
捐躯换取伤情调,一曲空弹怀旧时。

(学诗不肯效虫吟)

点评

扬之水先生从文艺发展的规律角度上看问题,既指出了如何看待宋词的历史,又指出了如何看待宋词的现在 谢谢蓬草先贴诗支持,问好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5-8-14 03:19 编辑
蓬草 发表于 2025-8-13 23:54
所言甚为合理。贴一首旧作,权当胡言乱语了。

虫吟

扬之水先生从文艺发展的规律角度上看问题,既指出了如何看待宋词的历史,又指出了如何看待宋词的现在。历史性地看待宋词的过去曾经存在的一些东西对于理论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却对现实的创作意义甚微,这跟研究《文镜秘府论》中的齐梁声律有些类似,即可以让人们去知道历史诗律中曾经有过这么一回事,而不可要求创作上回到历史诗律中去。

即今之人的所谓分析词牌声情、宫调声情、韵部声情之类,说白了也不过就只是抓住现在一脉尚存的中古音之平仄并结合本于元曲理论中的《唱论》和用于北曲总结、指导的《中原音韵》的韵部声情去推求唐宋词的声情,而事实上这样的推求是根本就不可能完全回复到古人自应律度的唐宋词的实践中去的,故,以此为基本的推求反过头来去苛责现代人对宋词的实践是既不符合历史事实又不符合现实实践的错误行为,科学一点来说,这样的一些分析行为最多只能给现实的创作实践提供参考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元明之后的宋词创作和词谱都是不必标宫调的,这点跟元曲仍须标明宫调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谢谢蓬草先贴诗支持,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主题

490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61
贡献
5562
金钱
8464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几句个人体会,从少年时期就写诗,那时其实是非常幼稚,写不形,更写不出神,只是简单表达了个人意识。几十年的浸润终于明白了一些道理,写诗首先需要灵性,再就是文学底蕴,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神兼备。
今天网络太多人不具备形神兼备,但好为人师。

点评

9494,其实我也是这样,一开始哪管得了哪么多,分行就是诗 谢谢交流,问好韩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6 天前
依葫芦画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355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83
贡献
3844
金钱
5011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8-14 03:38
说几句个人体会,从少年时期就写诗,那时其实是非常幼稚,写不形,更写不出神,只是简单表达了个人意识。几 ...

依葫芦画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8-14 03:38
说几句个人体会,从少年时期就写诗,那时其实是非常幼稚,写不形,更写不出神,只是简单表达了个人意识。几 ...

9494,其实我也是这样,一开始哪管得了哪么多,分行就是诗

谢谢交流,问好韩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0 13: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