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3

[其它]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有何深意

[复制链接]

17

主题

41

帖子

5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5
贡献
103
金钱
221
发表于 2025-5-16 10: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唐气象 于 2025-5-16 15:08 编辑

武穆之青山,秦大士之归隐,洪杨之乱,曾公之联,对于这些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以前非常地不理解,或问武穆是否愚忠,秦状元又是何意,洪杨如何就是祸乱,曾公的联又是何意。系统地思考了一下历史问题,才发现一切竟然是如此之简单。大道至简,诚不虚也。以武穆当时的形势,粮草系于朝廷,民心亦向朝廷,进不可,退亦不可。以其才智,当知面圣即死。然慷慨往之,何也,非忠于帝,是忠于百姓,忠于民心,一死固然引北复之败,然其事业还可待之以后来之人,以死不失其精忠报国,是以虽死犹生,其浩然气之气,千秋尚凛然。秦大士讲完“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不久便辞官而去,隐而兴学。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形,清入关,汉人变成了臣民,复明,不大现实,亦引兴亡之动乱,降清亦心有不甘,于是,看透局势之人,一部分人归去,以兴学育人为长远计,一部分人入仕,以左右朝政为当下之计,这些人是有很多往来的。秦大士写联隐去,其深意则是昭告天下,靖汉之河山,安天下之百姓。然洪杨则性质不同,引入的拜上帝教,虽一时煽动了民心,却违背了五千年流传下了的道统仁治忠义孝悌,纵使一时成事,亦是千年罪人,况在外邦觊觎之时,引发内乱,于长远于当下均为不可取。谈到这里,曾公的联应该就无须多解释了吧。


2万

主题

17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韵新弹第一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4597
贡献
155019
金钱
20928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5-16 11: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感佩才情!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16万

帖子

62万

积分

论坛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管理员兼高山流水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2459
贡献
162670
金钱
230064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5-16 11: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佳作,点赞笔力,感佩才情,遥祝文丰!
菜根谭文学院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8 1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