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5|回复: 6

沧浪书院曲二期第五讲论坛作业贴(特训组)

[复制链接]

753

主题

950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二兼赋二词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02
贡献
1046
金钱
6156
发表于 2024-4-19 18: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 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曲二期第五讲论坛作业贴:(特训组)


一、必做题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二、选做题
有精力的学员,可再填一首《叨叨令》
二、选做题
有精力的学员,可再填一首《叨叨令》

参照曲谱:无名氏的《正宫·叨叨令》
正宫·叨叨令曲谱:
×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仄仄×也么哥,仄仄×也么哥,×平×仄平平去。
曲例;【正宫·叨叨令 】溪边小径舟横渡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也么哥;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在这两个重叠句句尾加上"也么哥"三字,是[叨叨令]的定格。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附对仗类相对应的部分曲谱:

1.合璧对〔双调•沉醉东风〕小令兼用。首二句对。首二句可为×仄平平厶上(平)△,×平×仄平平△。三、四句可作五字句,亦对。第五句可为×××、仄平平去。
谱:××仄、平平厶上(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上)△,×××、平平去上(平)△。
张可久〔双调•沉醉东风〕
林君复先生故居,苏子瞻学士西湖。六月天,孤山路,载笙歌画船无数。万顷玻璃浸玉壶,夕阳外荷花带雨。
2.鼎足对〔越调•天净沙〕小令兼用。

谱:×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厶上△(平)。×平×厶▲,×平×仄平平△。
例1:马致远
枯籐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例2: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草,以上作平。)

B.〔正宫•醉太平〕小令兼用。又名凌波曲。首两句须对,五六七鼎足对。
谱:×平仄平(上)△,×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上)△。×平×仄平平厶△,×平×仄平平厶△,×平×仄仄平平△,×平去上(平)△。
例: 张可久
黄庭小楷,白苧新裁,一篇闲赋写秋怀,上越王古台。半天虹雨残云载,几家渔网斜阳晒,孤村酒市野花开,长吟去来。

3.扇面对(隔句对)1:〔双调•驻马听〕次牌。小令兼用。幺篇同始调,用者极少。首四句须作扇面对。五、六句亦须对。第七句可为厶平平△。
谱:×仄平平▲,×仄平平×厶上(平)△;×平×厶▲,×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厶△。平厶上(平)△,×平×仄平平厶△。
例:罗本
黄道烟迷,瑞霭盘旋飞凤椅;紫垣风细,御香缭绕衮龙衣。近宫墙杨柳拂旌旗,傍雕栏花萼迎环佩。行大礼,这的是太平天子朝元日。
附曲谱2:【驻马听近】散套首牌。亦可联入套中。首六句同[驻马听],结处小异。有[幺篇]换头,用否均可。亦可单用[幺篇]。
×仄平平,×仄平平平厶上(韵)。×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平厶,仄平平(韵)。
[幺篇]换头 较始调减去一、三两句。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厶(韵)。仄平平,平×厶,仄平平(韵)。

4.救尾对:〔中吕•红绣鞋〕小令兼用。又名朱履曲。首二句对。第三句可为×仄平平仄平平△。第四五句有作平仄仄,仄平平三字对句者。
谱:×仄×平×厶△,×平×仄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去上(平)△。
例:冯子振
东里先生酒兴,南州高士文声,玉龙嘶断彩鸾鸣。水空秋月冷,山小暮天青,苏公堤上景。

5、首尾对〔正宫•叨叨令〕小令兼用。前四句多作对句。五、六两句叠,“也么哥”是定格。通体都叶去声。
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仄××也么哥,仄××也么哥,×平×仄平平去△。
例:无名氏
  黄尘万古长安路,折碑三尺邙山墓。西风一叶乌江渡,夕阳十里邯郸树。老了人也么哥,老了人也么哥,英雄尽是伤心处。
〔双调•折桂令〕小令兼用。又名蟾宫曲、步蟾宫、天香引、秋风第一枝。首句可为六字句×平×仄平平,七八句可为六字句×仄×平厶上(平),×平×仄平平。第九句下可增四字句若干,平仄同上。小令以增一句为多,增句须协韵,倒数第二句以不协韵为宜。第五、六两个四字句,可合并为上三下四的七字句。
谱:×××、×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厶上(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例:卢挚
笑征西伏枥悲吟,才鼎足功成,铜爵春深。敕勒歌残,无愁梦断,明月西沉。算只有韩家画锦,对家山辉映来今。乔木空林,几度西风,感慨登临。

6、连壁对
〔仙吕•后庭花〕小令兼用,小令必须按谱用平韵。
谱:×平×仄平△,×平×厶平△。×仄平平厶▲,×平×厶平△。仄平平△,×平×厶,×平×厶平△。
例:吕止庵
湖山曲水重,楼台烟树中。人醉苏堤月,风传贾寺钟。冷泉东,行人频


例:吕止庵
湖山曲水重,楼台烟树中。人醉苏堤月,风传贾寺钟。冷泉东,行人频问,飞来何处蜂。
附曲谱2:〔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例: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叨叨令〕小令兼用。前四句多作对句。五、六两句叠,“也么哥”是定格。通体都叶去声。
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仄××也么哥,仄××也么哥,×平×仄平平去△。
例:无名氏
    黄尘万古长安路,折碑三尺邙山墓。西风一叶乌江渡,夕阳十里邯郸树。老了人也么哥,老了人也么哥,英雄尽是伤心处。

7、联珠对:〔仙吕•寄生草〕小令兼用。首末两句对,中间三句须作鼎足对。首二句多变为五字句或六字折腰句。
谱: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厶△,×平×仄平平厶△,×平×仄平平厶△。×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去△。
例:同前例2
曲弯弯穿出芳径,慢腾腾行过画桥。急飐飐酒旗儿斜剌在茅檐外挑,虚飘飘彩绳儿闲控在垂杨袅,韵悠悠管弦声齐和在花阴下闹。骨剌剌坐车儿碾破绿莎茵,吉蹬蹬马蹄儿踏遍红尘道。

8.两韵对
〔正宫•脱布衫〕小令兼用。每句上三字“×××”以用仄平平为宜。脱布衫带小梁州合为带过曲。无独用。
谱:×××、×仄平平△,×××、×仄平平△。×××、×平厶上(平)△,×××、仄平平去△。
例:王实甫(王德信)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著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9.衬字对:〔正宫•醉太平〕小令兼用。又名凌波曲。首两句须对,五六七鼎足对。谱:×平仄平(上)△,×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上)△。×平×仄平平厶△,×平×仄平平厶△,×平×仄仄平平△,×平去上(平)△。例: 张可久   黄庭小楷,白苧新裁,一篇闲赋写秋怀,上越王古台。半天虹雨残云载,几家渔网斜阳晒,孤村酒市野花开,长吟去来。

10.叠字对:〔越调•天净沙〕小令兼用。 谱:×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厶上△(平)。×平×厶▲,×平×仄平平△。
如:乔吉〔越调•天净沙〕即事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请诸位老师必须做到  自评 和相互点评 谢谢 祝创作愉快 !


本次作业一周内完成,


交作业截至时间2024,4.25 .8点



23

主题

1411

帖子

8006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7
贡献
1967
金钱
3409
发表于 2024-4-20 20: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雨竹 于 2024-4-27 17:51 编辑

元曲第五讲作业:
一、必做题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1、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
2.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
3、扇面对(隔句对),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
4、救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
5、首尾对,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
6,连璧对,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
7、联珠对,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
8、两韵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
9、衬字对,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
10、叠字对:通俗词语,清新易懂
〔正宫•塞鸿秋〕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正宫•塞鸿秋〕中秋望月
文/春雨竹
中秋皓月悬高树,孤亭瘦影思归路。清辉异客增愁处,此时难寝踱方步。
蝉鸣离散苦,鹤唳浮沉悟。几曾伤感同谁诉。
评后修改稿
〔正宫•塞鸿秋〕中秋望月

中秋皓月悬高树,孤亭瘦影思归路。清辉异客增愁处,空廊小院踱方步。蝉鸣离散苦,鹤唳浮沉悟。几曾伤感同谁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186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版主兼沧浪书院曲二、赋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28
贡献
2603
金钱
516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4-22 10: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讲作业
特训-02孤独芳客

元曲有如下10种: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对仗特点;
1合璧对,两句相对,与诗词相同!
2鼎足对,三句相互为对。
3扇面对,四句相对,第一句和第三句相对,第二句和第四句相对。
4救尾对,把鼎足对的一支放在结尾。
5首尾对,为首一句和末尾一句相对,也叫鸾凤和鸣对。
6连璧对,凡如中有四句相对者称连璧对。
7连珠对,曲中有更多句子相对者称连珠对。
8两韵对,曲中即押韵又对仗的两个句子。
9衬字对,曲中为唱腔流畅增加口语化的字就是衬字。
10叠字对,
曲的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正宫.塞鸿秋】人生咏叹
文/特训02一孤独芳客

半生漂荡谋生计,老时放弃求名利。性耽辞赋寻佳意,心迷网络余高志。
到头却是空,回首还流涕。
红尘看破心逾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186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版主兼沧浪书院曲二、赋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28
贡献
2603
金钱
516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4-24 05: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岁月霓裳 于 2024-4-26 10:23 编辑

沧浪书院曲二班特训组第五讲作业
特训一岁月霓裳

一、必做题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对仗种类
①合壁对  ②鼎足对 ③扇面对(隔句对) ④救尾对  ⑤首尾对 ⑥连壁对  ⑦联珠对  ⑧两韵对 ⑨衬字对 ⑩叠字对

对仗的特点:
①合壁对,两句相对,称为合壁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在曲词中普遍常用。
②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鼎立,故称鼎足对,也称三句对。
③扇面对:第一句和第三句相对,第二句和第四句相对,也叫隔句对。
④救尾对:把鼎足对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有些曲子写得较弱,用来强化结尾,故称救尾对。
⑤首尾对: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风和鸣对,这种对属于元曲的一个独特存在,常用于【叨叨令】一曲中
⑥连璧对:凡曲中有四句相对者称为连璧对。
⑦联珠对:在曲中更多句子相对的叫联珠对,更多句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通篇句子相对的叫联珠对,另一种是同一种句式多句相对的也叫联珠对。
⑧两韵对。曲中一般有较密的用韵特点,两句(甚至三句)既可对仗,又押韵。
衬字对:衬字是某一曲在曲谱规定的字数外,为演唱口语化而增加的文字里使用的对仗或对偶
叠字对:就是叠字句相对。

元曲对仗的特点
①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②俗语入对十分普遍。
③所加衬字多应相对。也有不对的情形,但一般正文相对,所加衬字也应相对。
总之曲句的对仗广泛应用是元曲的语体形式,也是元曲的特点之一。曲的对仗与诗词对仗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自身特点。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正宫.塞鸿秋】辞春
文/特训一岁月霓裳

梧桐夜夜铺花路,白杨日日飞棉絮,榆荚串串摇钱树,东风贯贯分财禄。三言长叹吁,两语低愁诉。留春无计人无助。


二、选做题
有精力的学员,可再填一首《叨叨令》
参照曲谱:无名氏的《正宫•叨叨令》
正宫•叨叨令曲谱:
×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仄仄×也么哥,仄仄×也么哥,×平×仄平平去。
曲例;【正宫•叨叨令 】溪边小径舟横渡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也么哥;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在这两个重叠句句尾加上"也么哥"三字,是[叨叨令]的定格。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正宫.叨叨令】暮春
文/特训一岁月霓裳

桐花别欲随春嫁,东风恨也藏心挂,余钱送就惊人讶,时光替个愁侬怕。舍不得也么哥,舍不得也么哥,偷偷对月留情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2

帖子

53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89
贡献
1371
金钱
1970
发表于 2024-4-24 19: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曲二期第五讲论坛作业贴:
一、必做题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有如下10种: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1.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形式在曲词中普遍采用。
2.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3.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
4、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5、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相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两韵对
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9、衬字对
王力《汉语诗律学》:“曲和词的最大分别就在于有无衬字。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10.叠字对
在诗、词、曲中,元曲作品的叠字运用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元曲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在格律上又比较宽的缘故。有许多散曲在叠字使用上很为出色,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初夏山村
      文/玉竹草堂
轻衣软履穿沙渡,青莲碧水飞汀鹭,桐花香气浮村路,阳光竹影遮居处,树头有蜕蝉,墙角排山芋,炊烟袅袅相迟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477

帖子

6329

积分

副首版

菜根谭楹联艺术苑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64
贡献
1833
金钱
2291
发表于 2024-5-22 17: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曲二期第五次作
一、必做题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1、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
2.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
3、扇面对(隔句对),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
4、救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
5、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
6,连璧对  ,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
7、联珠对,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
8、两韵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
9、衬字对,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
10、叠字对:通俗词语,清新易懂
二,.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沧浪书院曲二期第五次作业
〔正宫•塞鸿秋〕春-02浪漫满屋
春风送暖桃花绽,雨丝润柳青帘见。燕莺对语穿田院,蝶蜂三五黏花瓣。人间春易老,名利皆虚幻。年华不负春常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186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版主兼沧浪书院曲二、赋三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28
贡献
2603
金钱
516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8-24 16: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曲二期特训组第五讲作业点评:风清清



沧浪书院曲二班第五讲作业:
曲二特训04一春雨竹
一、必做题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1、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
2.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
3、扇面对(隔句对),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
4、救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
5、首尾对,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
6,连璧对,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
7、联珠对,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
8、两韵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
9、衬字对,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
10、叠字对:通俗词语,清新易懂
〔正宫•塞鸿秋〕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正宫•塞鸿秋〕中秋望月
文/春雨竹
中秋皓月悬高树,孤亭瘦影思归路。清辉异客增愁处,此时难寝踱方步。
蝉鸣离散苦,鹤唳浮沉悟。几曾伤感同谁诉。

■评:关于元曲的对仗,请仔细阅读讲义或有关资料,弄懂各种对仗定义,并举例说明或自作。比如连璧对,衬字对叠语对等。
写作部分,几个韵脚去声字正确,对仗第三四句没成,第一二句对仗,第五六句对仗。此曲最好写成联珠对。此曲情感分明,景语烘托到位,结句情语偏弱。



沧浪书院曲二班第五讲作业
特训-02孤独芳客


1.简要回答元曲对仗的种类及对仗特点:
元曲有如下10种: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对仗特点;
1合璧对,两句相对,与诗词相同!
2鼎足对,三句相互为对。
3扇面对,四句相对,第一句和第三句相对,第二句和第四句相对。
4救尾对,把鼎足对的一支放在结尾。
5首尾对,为首一句和末尾一句相对,也叫鸾凤和鸣对。
6连璧对,凡如中有四句相对者称连璧对。
7连珠对,曲中有更多句子相对者称连珠对。
8两韵对,曲中即押韵又对仗的两个句子。
9衬字对,曲中为唱腔流畅增加口语化的字就是衬字。
10叠字对,
曲的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正宫.塞鸿秋】人生咏叹
文/特训02一孤独芳客

半生漂荡谋生计,老时放弃求名利。性耽辞赋寻佳意,心迷网络余高志。
到头却是空,回首还流涕。
红尘看破心逾气。

■评:叠语对没有写特点,衬字对特点没写清楚。另外,扇面对,不可说“四句相对”应该是四句中,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
写作部分:可以,韵字,对仗基本符合要求。



沧浪书院曲二班特训组第五讲作业
特训一岁月霓裳

一、必做题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对仗种类
①合壁对  ②鼎足对 ③扇面对(隔句对) ④救尾对  ⑤首尾对 ⑥连壁对  ⑦联珠对  ⑧两韵对 ⑨衬字对 ⑩叠字对

对仗的特点:
①合壁对,两句相对,称为合壁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在曲词中普遍常用。
②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鼎立,故称鼎足对,也称三句对。
③扇面对:第一句和第三句相对,第二句和第四句相对,也叫隔句对。
④救尾对:把鼎足对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有些曲子写得较弱,用来强化结尾,故称救尾对。
⑤首尾对: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风和鸣对,这种对属于元曲的一个独特存在,常用于【叨叨令】一曲中
⑥连璧对:凡曲中有四句相对者称为连璧对。
⑦联珠对:在曲中更多句子相对的叫联珠对,更多句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通篇句子相对的叫联珠对,另一种是同一种句式多句相对的也叫联珠对。
⑧两韵对。曲中一般有较密的用韵特点,两句(甚至三句)既可对仗,又押韵。
衬字对:衬字是某一曲在曲谱规定的字数外,为演唱口语化而增加的文字里使用的对仗或对偶
叠字对:就是叠字句相对。

元曲对仗的特点
①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②俗语入对十分普遍。
③所加衬字多应相对。也有不对的情形,但一般正文相对,所加衬字也应相对。
总之曲句的对仗广泛应用是元曲的语体形式,也是元曲的特点之一。曲的对仗与诗词对仗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自身特点。

■评:基础部分回答详细准确!▲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正宫.塞鸿秋】辞春
文/特训一岁月霓裳

梧桐夜夜铺花路,白杨日日飞棉絮,榆荚串串摇钱树,东风贯贯分财禄。三言长叹吁,两语低愁诉。留春无计人无助。

■评:对仗、用韵正确。但有些词语似乎为了对仗而凑,比如“贯贯”。另外首句用词有不准确,梧桐开花吗?又是咋个铺花路的?▲

二、选做题
有精力的学员,可再填一首《叨叨令》
参照曲谱:无名氏的《正宫•叨叨令》
正宫•叨叨令曲谱:
×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仄仄×也么哥,仄仄×也么哥,×平×仄平平去。
曲例;【正宫•叨叨令 】溪边小径舟横渡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也么哥;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在这两个重叠句句尾加上"也么哥"三字,是[叨叨令]的定格。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正宫.叨叨令】暮春
文/特训一岁月霓裳

桐花别欲随春嫁,东风恨也藏心挂,余钱送就惊人讶,时光替个愁侬怕。舍不得也么哥,舍不得也么哥,偷偷对月留情话。

■评;用韵,对仗正确。但也有让人不明白之处,比如“余钱送就”?你把钱送给谁?干什么去了?前面四句的写景抒情或感叹,最好在结句有一个交代。而你的结句是对月说情话,应该是相思之情,这与余钱、时光等干系不大。▲



沧浪书院曲二期第五讲论坛作业贴:
特训03一玉竹草堂

一、必做题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有如下10种: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1.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形式在曲词中普遍采用。
2.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3.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
4、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5、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相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两韵对
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9、衬字对
王力《汉语诗律学》:“曲和词的最大分别就在于有无衬字。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10.叠字对
在诗、词、曲中,元曲作品的叠字运用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元曲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在格律上又比较宽的缘故。有许多散曲在叠字使用上很为出色,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初夏山村
      文/玉竹草堂
轻衣软履穿沙渡,青莲碧水飞汀鹭,桐花香气浮村路,阳光竹影遮居处,树头有蜕蝉,墙角排山芋,炊烟袅袅相迟暮。

■评;基础部分回答详细准确。写作也不错。对、韵正确。读后山村初夏呈现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